【轉譯】為何「平成明星」在SNS上屢屢失利? ── YOSHIKI因《膽大黨》抄襲爭議引發不必要炎上

 關於動畫《膽大黨》裡的劇中插曲,YOSHIKI在SNS上發文說「跟X JAPAN的歌曲很像」,結果引起軒然大波。作家冨士海ネコ指出,這場炎上的原因之一,其實是「平成明星的思維模式」跟「SNS時代的現實感」之間出現了落差。


 身為X JAPAN的團長,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音樂家,YOSHIKI的成就無人能否定。他把古典與搖滾融合,徹底革新了日本的音樂舞台,那份手腕與獨一無二的魅力,即便走到令和的今天,依舊光芒四射。

 然而另一方面,YOSHIKI近來在SNS上的一些言行,卻逐漸被批評為「不合時宜」。像是針對動畫《膽大黨》裡歌曲的抄襲疑雲,他發表了個人的看法;又或者以「重要通知」為題,提醒粉絲不要有過度接觸的行為。這些本來應該算是正當合理的主張,卻反而意外引發了更多炎上與反彈。

 在這背後,或許正是「平成明星的思維模式」和「SNS時代的現實感」之間,存在著一種落差吧。



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發個推文就能帶過的時代了……
「表達個人情緒」很容易引發粉絲圍攻的「扇形效應」


 關於《膽大黨》裡的歌曲與表演,被質疑和X JAPAN的〈紅〉極度相似這件事,YOSHIKI自己坦言,是收到律師的聯絡才第一次得知。不過,他在SNS上那句「咦?這件事我完全不知情耶,這樣真的可以嗎?各位粉絲,快告訴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以及「這個製作團隊,如果事先打聲招呼就好了……」這樣看似天真的發言,卻引來比他想像中更多的反彈聲浪。

 像YOSHIKI這樣級別、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物,一旦在SNS上做出那樣的指摘,粉絲很可能就會把它解讀成一種「攻擊指令」。再加上,他還針對動畫裡「HAYASii」這個名字,懷疑是不是和自己的本名,或已故父親的名字有所關聯,甚至寫下:「我知道大家沒有惡意,但心還是很痛,不知怎麼的眼淚就流下來了。」這樣的表白,更會讓粉絲產生「一定要替他做點什麼」的衝動。結果,動畫製作方也遭受誹謗與中傷,最後節目組不得不透過官方SNS向YOSHIKI公開道歉。雖然YOSHIKI刪除了最初的一連串發文,並冷靜表示「這次的事情,全部交給相關人士處理」,但「這是號召粉絲集體出征(以粉絲當砲火)」的批評聲浪,仍然無法避免。

 這正好就是SNS時代「表達心情」的兩難寫照。當事人或許只是單純抒發一下情緒,但一出口,就可能影響到成千上萬的人。如何自覺的看待並掌控這份影響力,已經成了現代藝術家無可迴避的課題。

 YOSHIKI的一句話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漣漪,正是因為他身上依舊帶著「平成時代的氛圍」。那份超脫世俗的氣質,的確曾是讓他成為魅力偶像、近乎神格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時代已經改變,過去那種「被奉為神明般的藝術家形象」,在SNS的年代已經不再合時宜。

 在《膽大黨》一連串騷動之後,YOSHIKI舉辦了號稱「全球最奢華晚宴秀」的《EVENING/BREAKFAST with YOSHIKI 2025 in TOKYO JAPAN KURENAI》。8月24日,他的工作人員以「重要通知」的名義,用日文與英文向大家說明,因粉絲突然強烈接觸而造成右手受傷。YOSHIKI去年10月已完成第三次頸部手術,這次巡演原本就是「在第三次頸部手術後的復活演出」,他也再三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但仍有人質疑:「是不是在轉移大家對先前騷動的注意力?」我覺得YOSHIKI本人應該絕無這種意圖,不過SNS的氛圍,有時連善意也會被扭曲為惡意。

 如今,即便不是藝人,大家也越來越支持「身體不舒服時就好好休息,調整好狀態再工作」的觀念。過去那種「忍著傷痛,我也要硬撐上台表演」的發言,與其說是嚴格的專業精神,倒不如說,在某些人眼裡,很可能會變成「博取關注」的自戀狂。



過度的自我意識,濱崎步身上也同樣明顯
這凸顯了平成明星與令和SNS時代之間的距離感


 這種自戀感在SNS上容易顯得格格不入,濱崎步身上也同樣如此。那些意味深長的詩句、認真表情的彩排照、甚至在演出前夕宣布公演取消的舉動,在華麗外表與表演背後,其實是在扮演「承受批評、泥巴中掙扎的悲劇女主角」的角色,有時被笑,有時引發炎上。曾經被稱作平成時代的歌姬,如今卻被嘲笑成「博取關注」的自戀狂,這也清楚反映了時代的變遷,以及SNS所帶來的網路暴力。

 YOSHIKI的發文,同樣充滿了奢華的世界觀,以及來自全球粉絲的讚美,全然展現了「YOSHIKI世界」。這或許就是典型平成明星式的「將自己神格化的表現」,但在現代SNS上,這份過度的自我意識,有時候卻會適得其反。

 那麼,YOSHIKI是否應該遠離SNS?答案是否定的。像他這樣的大牌藝術家,能直接傳達自己的聲音,本身就有很大的價值。而他的忠實粉絲們,也會即時追蹤他的SNS發文,同時對這次騷動保持冷靜的距離來欣賞與理解。曾有以X JAPAN為樣板的惡搞事件,也曾出現在《阿松,這正是人氣的證明,粉絲多以正面心態看待;還有人指出「HAYASii」其實不是人名,而是源自「お囃子」,試圖釐清誤解。而YOSHIKI本人,也對粉絲的反應表示感謝,還會轉發粉絲的貼文,享受與他們的互動,可見他並沒有因此退縮。

 YOSHIKI依然是能在全球舞台上立足的藝術家,他的音樂價值是普遍且永恆的。然而,SNS的世界卻不同於音樂,是一個「戰場」。即便是正論,也可能成為引發炎上的導火線,在這裡考驗的,不是發言的份量,而是「察言觀色的能力」。YOSHIKI也需要在周圍的建議下,不斷更新自己發聲的方式。

 另一方面,現在名人們為了怕炎上都變得小心翼翼,像濱崎步或YOSHIKI這種仍會流露「過度自我意識」的人,反而顯得彌足珍貴。像「因為咖哩太辣而蹺調彩排回家」這類逸聞,也讓人看到YOSHIKI對各種事物的敏感與細膩,反而更有人味。對於他那些帶著悲愴色彩、引起騷動的貼文,也有不少粉絲認為,這早已成為YOSHIKI的一種「風格美學」。

 不是銷售成績,也不是奢華生活,而是那份不畏踩雷的態度。即便忍受著頸部的疼痛,即便在被「紅色」熱潮席捲的炎上中,YOSHIKI仍保持著過度的自我意識與美學追求。在這位能在令和SNS時代屹立不搖的平成明星身上,我想,不只是我一個人,很多人都看到了那股底蘊的力量。

https://www.dailyshincho.jp/article/2025/08301100/?all=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