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全曲解説《BLUE BLOOD》,X JAPAN的出道專輯塞滿了代表作啊!

 嗨,我是Simacky。

 今天我要來聊聊X的第二張專輯,也是他們在1989年的主流出道專輯《BLUE BLOOD》。

 我是先聽了單曲集和現場錄音,然後才開始聽這張專輯的,一開始我因為音質不好而有點抵觸,但最後不得不承認,我真的喜歡上它了(笑)。

 聽了就知道為什麼啦。


這就是X的最高傑作!名曲多到讓人不敢相信的出道作品!

 對於還不太熟悉X的人來說,我來簡單解釋一下。

 這是X的第二張專輯

 第一張專輯《Vanishing Vision》是他們在獨立音樂圈自主製作的專輯,

 而這張《BLUE BLOOD》就是他們的主流出道專輯啦。

 不過,雖然是第二張專輯,但前作是在獨立音樂圈發行的,這次為了主流市場,有重新錄製過一些舊歌(像是〈紅〉和〈Unfinished〉)。

 還有,雖然在獨立音樂時期以單曲形式發行過,但並未收錄在第一張專輯中的舊歌,也重新錄製了(像是〈X〉和〈Orgasm〉)。

 這四首歌,從獨立音樂時期就已經在Live House之類的現場演奏過了。

 所以,這張專輯雖然是第二張,但因為收錄了從獨立時期到出道時的巔峰之作,我覺得也可以說是一個集大成的作品,實質上也可以稱為第一張專輯

 這張專輯裡的歌,全部都是載入史冊的名曲,整張專輯就像是一個怪獸般的大碟,絕對的。

 因為這些歌,在現場演出時經常都是壓軸,或者在安可時一定會出現的,對吧?

 就像會留傳百年的超級名曲那樣。

 第5首〈X〉,第6首〈ENDLESS RAIN〉,第7首〈紅〉...

 像這樣接下去都是名曲的感覺。

 「這不是精選輯嗎?所有那些名曲都集中在這裡了嗎!?」

 有點像這樣啦(笑)。

 就是這種前所未聞的驚人出道專輯。

 一瞬間就達成了金唱片銷量,成為了日本『X旋風』的傳奇名盤。


「音質不好嗎?」那就閉上眼睛,聽著旋律吧

 後期才認識X的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這張「音質不佳」,挺嚇一跳的。

 我也一開始也這樣。

 相較於前作,這張已經有一點進步了,但還是會有些抗拒感。

 X真正大幅改善音質,是在下一張專輯《Jealousy》裡。

 不過,歌曲的豐富程度足以掩蓋音質不佳的缺點,所以請先聽聽看吧。


#1 〈Prologue (~world anthem)〉

 這首歌是一首翻奏曲。

 在加拿大那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樂團,叫做Frank Marino & Mahogany Rush,

 他們的主唱Frank Marino被譽為「加拿大的吉米‧罕醉克斯」,是一支前衛搖滾樂團。

 YOSHIKI說:

 「不管怎樣,我就是想改編這首歌。」

 結果就是,決定了要翻奏這個樂團的〈The World Anthem〉。

 順帶一提,PATA說:

 「在日本,一般來說,如果不是吉他手,大概很少人知道這個樂團吧?」

 YOSHIKI聽過的音樂居然這麼廣,讓PATA吃了一驚。

 當時的現場演出,就是以這首歌作為開場曲,而MC部分則是用HIDE錄的聲音去加工。

 也就是他們登台時,喊出成員名字的超低沉男聲。

 是的,那正是HIDE錄下的(他也喊了自己的名字)。

 真是太帥氣了!

 「ALL RIGHT!TOKYOOOOOOO!!」


#2〈Blue Blood〉

 就像爆炸一樣開始,像怒濤一樣奔馳不停。

 這種攻擊性,真的是非比尋常。

 就連金屬界天團Metallica的最速曲目,也無法比擬這種兇猛程度。

 吉他Riff又快又犀利,雙踏大鼓也超級強勁。

 不過,這聲音讓我感覺「啊?」。

 真的是跟〈紅〉一樣的錄音環境下錄製的嗎?感覺吉他Riff沒有那種厚重感,有點薄弱。

 是因為貝斯聲被蓋掉了嗎?還是吉他本身就有點薄呢?

 特別是在吉他獨奏的時候,我發現這一點特別明顯。

 但是,就像一顆未經雕琢的毛坯鑽石一樣,就算如此,我還是被曲子的美妙所震撼。

 一直高能量的奔馳著,到最後的高潮部分更讓人驚嘆。過癮啊。

 上一張專輯的〈Vanishing Love〉也相當強悍,但這首也毫不遜色。

 當時在巡演中,X每次都是以這首歌開場,但要在現場表演這首歌,我覺得必須從上台前就把演奏狀態調到最高點才行。

 一見到觀眾就要100%全力疾走啊。


#3〈Week End〉

 好的,名曲登場啦。

 後來這首歌已經改編過,重新發了單曲,所以現在可能更常聽到單曲的版本吧?

 之後的單曲集和精選輯都是收錄單曲的版本,所以能聽到原始版本的只有這張專輯了。

 對於先聽過單曲版,但不是在這張專輯裡聽〈Week End〉的人來說,可能會對這種音質感到震驚。

 我也是這樣,老實說,我當初還以為是Demo帶呢(笑)。

 在『破滅に向かって』的現場影片裡,我覺得這首歌真是帥呆了。

 但原始版本感覺稍微有點冗長。

 感覺有點不夠緊湊。

 而且聲音中的空洞感相當明顯。

 當時我的感覺是「有點土」。

 但對於從這張專輯第一次接觸〈Week End〉的人來說,這個版本卻給他們非常大的衝擊。

 借我這張專輯的朋友也說過「我更喜歡這個版本。」

 我後來組樂團的吉他手也說「我超愛這個版本的吉他獨奏。」

 他只會不停的模仿這個部分。

 我想,因為這首歌問世之後太受歡迎,所以才會重新錄製,發行成單曲吧,

 或許是因為原始版本有一種不在乎音質的魅力,才會如此。


#4〈Easy Fight Rambling〉

 這首歌真的很朗朗上口。

 在X的音樂中,這首歌可能是特別容易被忽視的代表作之一。

 所以我會稍微詳細說一下。

 這首歌不是由YOSHIKI獨自譜曲,而是由多位成員一起創作,

 它展現了X明亮的一面,是一首流行曲。

 這種風格在獨立音樂時期也可以找到,甚至在下一張《Jealousy》的未發表音源中也可以找到(如果在YouTube上運氣好的話)。

 一開始的印象是「哇~好流行~」。

 單單聽歌聲旋律,這完全就像是之後TOSHI的個人曲目一樣,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這是非常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旋律。

 要是把它改編成單曲,作為電視劇的主題曲,應該會大受歡迎吧?

 如果你仔細聽,可以發現音樂編排非常精緻,而且對於X來說,採用搖擺節奏實在罕見。

 這種安排既容易被一般人理解,又能滿足搖滾樂迷的需求。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傑作。帥爆了,沒話說。

 YOSHIKI在當時的訪問中表示:

 「這張專輯的每一首歌都適合做單曲」

 他說過這句話,這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對一般的樂團來說,這已經是個出色的作品,但這張專輯的內容,足以讓這首歌黯然失色.....

 果然是一張怪物專輯!(你只是想表達這個吧:笑)


#5〈X〉

 就算是沒聽過X的人,我想『X Jump』這個名詞也聽過吧。

 我從來沒在其他演唱會上見過所有觀眾做出一致動作的瞬間。

 在巨蛋裡,當5萬多人一起跳的時候,周邊地區的震度據說有1到2級(笑)。

 不僅是跳,而且YOSHIKI的雙踏聲幾乎就像地震一樣。

 YOSHIKI的雙踏大鼓,在這首歌可以說是一直踩到最後。

 其實,鼓手要表演這首歌是地獄級的,有機會你可以試試看。

 因為我先聽的是現場收音,所以一開始聽到錄音室版的感想是:

 「節奏怎麼不對啊?是從中間開始嗎?」(笑)。

 在X所有的歌裡面,這或許可以說是最不適合用錄音室版呈現的吧?

 這是為了『現場感』而創作的歌。

 我只能說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覺得很奇怪!

 聽不到觀眾的聲音,光是這點就已經相當奇怪了。

 換句話說,這首歌已經昇華為『包括觀眾在內的歌曲』

 類似這樣的歌曲真的不多呢。

 要擺脫這種不適應的感覺,花了我大約十年的時間(笑)。

 但並不是討厭這個版本,

 而且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地方。

 首先,TOSHI唱的真是太棒了。

 副歌部分的高音,是X所有歌裡面最高的。

 在現場演出中,他以不那麼高的音階唱這個旋律。

 所以這個錄音室版的旋律非常有力量。

 在現場演出時,要同步唱出這樣的高音並不容易,喉嚨絕對扛不住啦。

 當時我和朋友在他家一邊看X的樂譜,一邊討論「哪首歌的音調最高!?」

 我記得是〈X〉,還有獨立時期的〈Sadistic Desire〉〈Alive〉

 這三首在副歌部分是最高的。

 TOSHI即使唱出超高音,聲音仍然是厚的,能感受到他強大的氣勢。

 還有和聲部分。

 這張專輯整體來說,和聲部分非常帥氣。

 像#4〈Easy Fight Rambling〉、#9〈Orgasm〉、#10〈Celebration〉,這張專輯裡的和聲部分都很棒。

 這個和聲部分在封面上標示為「X with power chorus」,

 除了五位成員外,據說還有「第六位X成員」(這是我自己隨口取的名字)製作人津田先生也參與其中(笑)。

 不過,早期的現場表演時,我覺得和聲聽起來很像是TAIJI唱的。

 初期的和聲可能主要使用了TAIJI的聲音。

 所以接下來的《Jealousy》為什麼和聲聽起來會變成那樣?(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讓人感到疑惑。


#6〈Endless Rain〉

 X現場演出的安可表演,經常最後登場的抒情名曲。

 在現場表演的話,一般都長達15分鐘左右,因為觀眾們會持續合唱。

 這是只有X才能創作出的「帶有殺氣的抒情曲」。

 它充滿著一種溫柔,包容一切,同時又帶著某種毀滅性的氛圍。

 這首名曲的完成度太驚人了,吉他、貝斯、鋼琴,每一個樂器都有珍貴的名曲段。

 從美麗到不行的開頭鋼琴,配合著TAIJI柔和的貝斯聲線,吉他獨奏的雙吉他和聲,實在是太厲害了。

 YOSHIKI之後一直想要「打敗Endless Rain」,為此創造出了許多名曲,但我們從沒聽到他說「我超越了Endless Rain」。


#7〈紅〉

 這首火焰傑作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從這首歌中意識到 —— 音樂擁有改變人生、重塑價值觀的強大力量。

 世上有很多音樂被形容為「有靈魂」,但沒有一首歌能像〈紅〉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這是主流出道單曲,但YOSHIKI選擇這首歌的前瞻性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你只聽背景音,聽起來就像是鞭擊金屬(如Metallica等樂團),是金屬流派裡最重最激烈的子流派之一。

 然而,TOSHI的聲音超越了金屬或流派的概念,直接打動人心。

 應該是因為有自信才選擇〈紅〉發行單曲吧。

 這首歌從獨立樂團時代就開始演奏,但前作收錄的版本是英文歌詞。

 當時已經是相當棒的歌曲了,但它還進一步擴展了規模。

 HIDE的吉他獨奏也長達一分鐘以上,彷彿傳達著要打破「電台播放必須是兩三分鐘的歌曲」這一業界慣例的決心。

 這首歌在各個方面都代表了X的『非凡』。

 初期X的特點之一,就是在演奏上有超強的感染力。

 甚至在最一開始的獨奏部分,HIDE的琶音彈奏就長達1分40秒呢。

 對了,這裡有個問題。

 有沒有在卡拉OK唱〈紅〉的時候,看到螢幕顯示「前奏100秒」,還沒開始唱就覺得有點尷尬的人?(笑)

 〈紅〉的吉他獨奏部分也有超過一分鐘的長度。

 就算是說是吉他獨奏,其實裡面的鼓和貝斯也很隨心所欲,節奏變化多端,所以更像是一段器樂演奏而非單純的吉他獨奏。

 我也是直到朋友對我說「〈紅〉的吉他獨奏好長喔」,我才意識到那一段是吉他獨奏。

 這點也適用於後來的〈Silent Jealousy〉和〈ART OF LIFE〉。


#8〈Xclamation〉

 TAIJI的切音技巧相當出色。

 你可以好好欣賞TAIJI和HIDE的編曲才華。

 當時我對切音這種演奏方式一無所知,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那個厲害的聲音是貝斯。

 據說,所有的打擊樂器都是YOSHIKI帶來的,並試驗了印度樂器。

 我倒是想看看YOSHIKI站著表演打擊樂器(笑)。

 這首歌是純器樂曲,沒有人聲也沒有歌詞,我完全不覺得違和。

 當然,X擁有令人驚嘆又美妙的主唱旋律,絕對是他們的殺手鐧。

 但成員的表現慾望也非常強烈,而且TAIJI和HIDE作為編曲者的點子也很厲害。

 在下一張專輯中,他們也嘗試了〈Xclamation〉的類似風格(未發表曲〈Jungle〉)。

 可能是因為時間不夠或被廢棄了,所以《Jealousy》專輯中沒有收錄,

 但TAIJI的自傳裡附贈了單曲CD,在YouTube上也有未發表的音源。


#9〈Orgasm〉

 最後來到了高潮點 —— 

 畢竟在演唱會的歌單上是最後一首歌。

 這首歌是我最期待聽到錄音室音源的。

 一開始的感想是「才不到3分鐘耶!!」(笑)。

 「嗯?這不是有15分鐘嗎?」

 嘿,如果是在聽了現場版之後,會這樣想也是正常的。

 現場版有很多精彩的樂句,所以當我發現,其中大部分都不存在於錄音室版時,我的震驚可想而知。

 這真的就像是將核心部分濃縮,縮成最純粹的鞭擊金屬。比起現場版,錄音室版的猛烈攻擊性更勝一籌。

 嗯,雖然偶爾會感受到吉他音的稀薄之處,但一旦進入副歌部分,那雙大鼓聲彷彿地動山搖了,

 TOSHI如波浪般的攻擊性唱腔,以及高速切音的吉他Riff,讓人感到無比震撼。

 就像是五人一起發動攻勢一般。

 特別是副歌部分,TOSHI的唱腔是無法在現場演出時換氣的。

 那肯定是需要疊錄才行。

 單單能聽這首〈Orgasm〉,我覺得這張專輯就足以值回票價。

 接下來,情景瞬間轉變。


#10〈Celebration〉

 因為之前在『破滅に向かって』的現場版聽過,所以〈Week End〉的錄音室音源,聽起來有點不太順耳,對聲音有點排斥的感覺。節拍好像有點不準,感覺有點鬆散。

 但反而這種古老的聲音跟〈Celebration〉很搭,所以比起〈Week End〉,沒有那麼多的不適感。這首歌為X增添了以前沒有的「滑稽」元素,相當有突破性。

 錄音室音源特別有幽默感(還有HIDE的旁白)。

 我平常不怎麼看歌詞,但這首歌的歌詞我看過。

 這可以說是調侃,也可以說是惡搞,還可以說是諷刺。

 HIDE的表達方式真有趣。

 當時我非常受到這些歌詞的影響,試著寫了一些社會諷刺性的歌詞,

 但要在諷刺中加入樂趣和笑聲是非常困難的。

 我覺得我完全沒有那方面的天賦,所以寫一寫就放棄了,但HIDE之後繼續在〈Joker〉和後來的單飛活動中完全展現了他的才華

 我之前也提過,這首歌的和聲部分也很酷。

 這首歌在『破滅に向かって』的現場版裡,幾乎沒有成員參與和聲唱歌呢~。

 尤其是TAIJI。

 所以,如果你想看到這首歌真正歡樂又充滿活力的現場表演,我覺得比起後期的東京巨蛋演唱會,你應該在YouTube上找找『BLUE BLOOD TOUR』的版本比較好。


#11〈Rose of Pain〉

 然後就是真正的高潮,

 一開始的管風琴聽起來挺酷的,

 有點像是在某個古裝劇場景或什麼地方的感覺,

 嗯,讓我有點「咦」。

 我是透過重金屬接觸搖滾樂的,對於某些子流派所謂的「形式美」或者「惡魔崇拜」、「中世紀恐怖」氛圍、驚悚邪氣的世界觀、浮誇的旋律等等,我並不太喜歡這類型,因為一瞬間就感受到了那種味道。

 這個嘛,當時YOSHIKI讀了一本書《世界の残酷物語》,從中浮現了靈感,所以基本的世界觀應該是共通的。

 不過X的情況有一些不同,所以我沒有什麼抗拒感。

 然後,中途HIDE和PATA的齊聲合奏突然改變了氛圍。

 進入長長的器樂部分,這裡的旋律非常帥氣。

 雖然我自己是鼓手,但也非常努力練過這裡的吉他樂句,因為實在是太酷了(笑)。

 這段旋律真是像波浪一樣連續不斷襲來,你會不禁納悶,怎麼會有這麼多旋律。

 接連的吉他獨奏之後,馬上就是鋼琴獨奏。

 YOSHIKI的鋼琴有古典背景,所以這種氛圍的曲風對他來說太搭了,完美啊。

 音色和旋律都是如此。

 雖然我現在才注意到,實際上這個方法相當接近〈ART OF LIFE〉的風格,

 但我覺得這邊更加適合。

 而且,這些人製造的旋律好像永遠都源源不絕,對吧?

 然後是PATA猛烈的快速Riff。

 一下子就進入了速度金屬模式。

 這裡的吉他Riff太讓人愛了,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是從這裡開始聽的(笑)。

 PATA的吉他Riff很有匠心,好精緻,快感指數很高。

 然後,第一段副歌結束後,接下來是TAIJI輕柔的彈奏技法(用雙手指尖彈)?

 這部分超快的。

 當然,我那時候還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完全不了解在這裡有什麼超級技巧(笑)。

 最後就是一直狂奔。

 YOSHIKI一直以超高速踩著雙踏大鼓。

 太精彩了。

 每一個部分都到了高潮。

 真是一整個集大成啊。

 把所有的東西都包含進來了。

 越聽越喜歡,從頭到尾都聽得出來厲害的地方,

 聽得越多遍,越覺得這首歌真厲害。

 就像〈ART OF LIFE〉一樣,不是那種可以隨便聽聽的歌,聽之前總是會有點緊張,所以我通常都是在專注力很高的時候才會聽。


#12〈Unfinished〉

 然後為這張專輯畫上句點的是〈Unfinished〉。

 這張專輯是宏偉的作品,尾聲也是〈Unfinished〉,跟首張專輯《Vanishing Vision》的尾聲一樣。

 你有聽過哪個團第一張和第二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都一樣嗎?

 仔細想想,這實在是前所未聞的,對吧?

 錄音室音源也不錯,但我還是偏愛現場演出的版本。

 因為在『破滅に向かって』裡的鋼琴和聲樂版本就很棒啊。

 不過,在樂團演奏的版本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溫暖」。

 真是一首令人感動的好歌呢。


這張專輯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終極之作

 這張專輯要開大音量,就這樣大聲放著,讓它震撼你。

 特別是像〈Blue Blood〉〈Orgasm〉〈紅〉〈Rose of Pain〉這樣的歌曲,其中強勁的雙大鼓聲,如果你用重低音聽的話,聲音會非常有力。

 這樣的專輯一出,下一張專輯似乎根本無法再製作了吧,真是這樣。

 從獨立音樂時期開始就有的歌曲,在長時間的小型演出場地巡演期間,得到了充分的完善與磨練。

 〈紅〉〈X〉〈Orgasm〉〈Unfinished〉在獨立音樂時期就已經發行過了,而且這次錄製已經是多次重新編曲後的版本了。

 換句話說,從獨立時期開始算到現在,總製作期間可能已經有三到四年了,所以歌曲品質和內容豐富度都很驚人。

 要超越這個的話,別無選擇,大概只能做出像〈ART OF LIFE〉這樣的曲子了吧?

 《Jealousy》最初的計畫是要包含〈ART OF LIFE〉、〈Standing Sex〉、〈Sadistic Desire〉等曲子,成為一張雙碟專輯。

 如果真的完成了,那可能會超越這張傳奇專輯,榮登傳說級神作了吧。



 OK,所以今天我們來解說一下 X 的《BLUE BLOOD》。

 期待各位喜歡X的粉絲們來留言!

 『no music no life!』 

 "人生沒有音樂簡直無法想像!"

 我是Simacky,

 下回再見!

https://simacky.com/archives/x%e3%80%80%e3%80%8eblue-blood%e3%80%8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