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ythm & Drums Magazine 2008年6月
■ 價格:900日圓(本體857日圓+稅)
■ 發售日期:2008年05月13日
■ 藝人特集
YOSHIKI[X JAPAN] —— 至今仍然影響著眾多鼓手的傳奇鼓手終於復活!
傳奇鼓擊英雄強勢回歸,再度驚天動地締造毀滅與絕美!!!
80年代末,傳奇樂團X JAPAN橫空出世,在日本搖滾圈掀起石破天驚的震撼。憑藉無與倫比的速度,YOSHIKI那沒完沒了的雙踏大鼓轟擊,不只把人體極限逼到頂點,更讓一大票年輕人心生嚮往,紛紛投身鼓界。然而1997年,隨著X JAPAN解散,YOSHIKI的鼓聲戛然而止。今年,在漫天的流言蜚語中,YOSHIKI終於打破十年沉默,再度坐上鼓椅,重返樂壇。為了慶祝他的華麗回歸,我們將請YOSHIKI聊聊他跟鼓之間的羈絆。重返舞台的YOSHIKI,將親自揭開「鼓」的奧祕。
在東京巨蛋連續三天演出結束後的飯店房間裡
YOSHIKI在訪談中回顧自己的鼓手生涯
字字句句皆滿載回憶
—— 久違重返舞台,打鼓對您如今意味著什麼?
YOSHIKI:我得先重新適應。於是我屏除雜念,從單純觸碰鼓面開始。
—— 首先想請您回首往昔,聊聊「鼓」在您人生不同階段的份量,從X JAPAN全盛時期,到如今的再聚首,以及您離開樂壇那段歲月,它對您而言分別有什麼意義呢?
YOSHIKI:嗯……最近我比較像個製作人。我在做取樣、混音時還是會敲幾下啦,但去年跟S.K.I.N.的演唱會,大概是我最後一次從頭到尾打完整首歌,所以身體還不太習慣(笑)。
—— 在海外以S.K.I.N.鼓手身分登台之前,您其實只有多少時間和鼓培養感情?
YOSHIKI:老實說,我幾乎一鼓未敲。上一次真正坐下來把整首歌打完,已經是十年前的事,彷彿隔世。也難怪到最後一秒,我還心裡七上八下,想著「我真的做得到嗎?」。
—— 那段期間,您完全沒有想打鼓的衝動嗎?
YOSHIKI:說真的,幾乎沒有。我不是討厭打鼓啦,只是打起來真的苦不堪言。沒親身試過的人很難體會,雙踏到每分鐘150拍還算可以,一旦往上衝就要跟運動員拚體能一樣,真的很虐。
—— 到底是什麼契機,讓您決定在S.K.I.N.裡重拾鼓棒?
YOSHIKI:老實說,對我來講拿什麼樂器並不重要,只是鼓是我最有把握的武器。當時東京巨蛋那幾場雖然舞台、布景都趕上了,但以鼓手身份來說,我的表現只能算差強人意。接下來我們要出國巡演(目前確定巴黎跟紐約),我希望無論體能還是技巧,都能回到巔峰,至少逼近一百分。雖然我還是鼓手,可身為團長兼製作人,我得從開場、歌單到結尾BGM全部操心,練鼓常常被擺到最後。每次都拖到最後一刻才覺得自己勉強撐得住。那整整一個月,我把雜念清空,回到基本功,猛練雙踏、paradiddle等基礎(苦笑)。TOSHI、PATA、HEATH他們一直都待在老本行裡 —— 唱歌的唱歌、彈吉他的彈吉他,只有我算是真正離開江湖這麼久(笑),對我來說真的是硬著頭皮撐住。
—— 我想您的身體某種程度自己頂了上來,把空隙都補起來了,對吧?
YOSHIKI:大概算吧。我們手頭只有大概一半曲目的舊譜,我就邊打邊拿那些譜當參考。結果肌肉痛爆了,我只好買個氧氣艙,一邊躺進去開電話會議,一邊翻譜,拼命把段落全都背回來。尤其第一天要演的〈ART OF LIFE〉,正式上台前我們只排過一次,我到最後一刻還死盯著譜,在腦子裡跑一遍打法。有譜的歌算輕鬆,但像〈紅〉完全沒譜,加上又十年沒打,只能一直聽CD、靠耳朵扒音符。整個過程我心裡都在吶喊:「媽呀,也太硬了吧!」(笑)
—— 您現場演出時真的一邊看譜打鼓嗎?
YOSHIKI:對啊,有些歌我得盯著譜 ── 像〈ART OF LIFE〉跟我們的新歌〈I.V.〉。那天有四位鼓技師,其中一位懂看樂譜,她就幫我翻頁。要是每首歌都能預先備好譜就完美了,可惜時間不夠,來不及全都弄好。
—— 您打鼓那麼快,真的還能用眼睛跟著譜跑嗎?
YOSHIKI:我本來就彈鋼琴,只要瞄一下就能整頁過目不忘。我想我的視奏能力也算很不錯啦。
—— 您真的是一再讓我大開眼界。
YOSHIKI:要不是我有這身本事,我們肯定趕不上進度(笑)。有譜的歌背起來就很簡單了,沒譜的就只能費盡心思了。總之,我連筒鼓那些細節,全都乖乖寫進五線譜裡。
—— 我聽說您會把腦子裡的每一個聲音都寫進樂譜,沒想到連鼓組的每個聲部也照單全收。
YOSHIKI:對,我通通都會寫下來。雖然現在也靠數位錄音,但大部分還是落在紙上。其實我都是先把鼓的細節樂句全譜好,除了鼓獨奏,其他通通要先完整成譜。我一直都相信腦海裡的靈感是無邊無際的,可是一旦拿起樂器,技巧就會像框框,綁手綁腳了;吉他啦、弦樂啦,不管是什麼樂器都逃不過這種限制。
—— 寫譜的時候,您也能同步感覺到節奏嗎?
YOSHIKI:可以啊,頂多差10 bpm,但基本上還是抓得八九不離十。
—— 既然現在得靠聽音重扒那些老歌,您對它們有什麼新的感受嗎?
YOSHIKI:說真的,我壓根沒想到還會再敲那些段落,用一句話形容就是「痛到骨子裡」(笑)。不過〈I.V.〉例外,打起來倒挺過癮的。它的速度、律動跟以往X的作品都不一樣,而且我一定要把HIDE的吉他線完完整整接進去,編曲一點也不能動,只能百分百還原,這才是最難的地方。
—— 我想粉絲應該早就樂壞了吧!
YOSHIKI:他們一路以來都這麼支持我們,所以我心裡想,既然要做就豁出去做,身體怎樣都不管了。我一向就是那種自我毀滅型的(笑)。
—— 能談談究竟是什麼驅使您把鼓打到超越身體極限嗎?
YOSHIKI:老實說,要我輕輕打也不是不行,只是那樣太沒意思了,情感根本傳達不到。我想讓人看見的是... 除了技巧,還有我燃燒得淋漓盡致的鬥魂。某種程度上,這比單靠演奏功夫還更重要。
—— 您小時候剛開始打鼓時,就已經抱持這樣的想法嗎?
YOSHIKI:這好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那時大概9歲吧。該怎麼說呢……在我眼裡,打鼓如果撇開技巧,基本上就像「跑」或「走」兩種模式吧。上半身和雙腿會自然跟進,你可以一鼓作氣全力衝刺,也能輕輕的慢慢走,對我來說就這種感覺。
—— 所以您都是火力全開的衝嗎?
YOSHIKI:差不多啦。對了,那套水晶鼓聲音小得要命(笑)。用一般的力度敲根本聽不到什麼聲音,外表看起來雖然非常吸睛,但要打出氣勢,只能卯起來狠狠的打。
—— 既然提到這事,當初是什麼契機讓您選擇TAMA的鼓?
YOSHIKI:我一直想要一套水晶鼓,結果TAMA馬上就跳出來說「我們來幫你做!」,我當然就答應了。我在洛杉磯錄音時是用TAMA的鼓,這些年來TAMA對我的照顧可說是無微不至,我非常滿意。
—— 錄音的時候,您主要都用鈦鼓嗎?
YOSHIKI:沒錯,基本上都是鈦鼓,本來聲音就很討喜,我那套還特製鼓桶,音色更上一層樓。反觀水晶鼓嘛……音量就差強人意啦(笑)。每次大家看到我那雙粗得要命的鼓棒都會嚇一跳,可就算把鼓調到最緊,聲量還是不夠。
—— 我記得以前TAMA推出過限量的YOSHIKI水晶鼓組,結果一上架就被粉絲「秒殺」。
YOSHIKI:我很好奇那些把鼓搬回去的傢伙,現在身體是不是都被操到東倒西歪了(笑),因為那套鼓真的超難打。這次三天連演一收工,我腦袋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去練鼓!」(笑)
—— 結束這幾場X JAPAN演唱會後,身為鼓手的您,有沒有什麼新的體悟?
YOSHIKI:我既是製作人,也是團長,還彈鋼琴,但在樂團裡,我的基本身份就是鼓手。這次更讓我覺得責無旁貸,非把這角色做到最好不可。我們五個人 —— 連同 HIDE —— 各司其職,而我就是那個拿鼓棒的人。雖然現在說起來有點突兀,但為了即將到來的演出,我想把鼓手的功力再練到爐火純青。
—— 所以「樂團那股現場音牆」對您而言格外珍貴,對吧?
YOSHIKI:完全打中我的心啊。雖然打鼓要多吃點苦,但在這個取樣橫行的世代,現場的鼓聲變得更有存在的必要性。我很愛Massive Attack,也看過Chemical Brothers這些團的演出。如果沒有鼓,音樂酷是酷啦,可只要真實的鼓點一轟出來,馬上就畫龍點睛,能量整個會推到另一個層級。
—— 您今天早上在X JAPAN的記者會上說,還不確定樂團未來能不能繼續走下去。那麼,就算沒有X JAPAN,我們還有機會看到您繼續拿起鼓棒嗎?
YOSHIKI:只要我還在玩團,我就一定是鼓手。我還有VIOLET UK,錄音時也是我親自打 —— 最近那邊也在弄一些很有份量的作品。錄音時我通常會連打兩三遍,之後再剪再修。怪的是,不知道為什麼,第一遍永遠最好聽。現在的科技可以把節拍量化、把聲音一層層補上去,但一到現場,我就想保留那種「活跳跳」的聲音。我覺得現代的聲音美學,不必追求天衣無縫了,讓節奏稍微晃一下反而別有風味。所以不管你是吉他手還是鼓手,樂團就是要讓你把自己的味道畫龍點睛地加進去。
—— 在所有樂器裡,鼓大概是最能展現個人特色的部分,對吧?
YOSHIKI:嗯,算是吧。我一直覺得鼓手的任務,就是把整首歌的能量,連同主唱的氣勢,一口氣推到天花板。寫歌時我會先聽心裡那股深不可測的節奏,再去磨練足以把那股勁完全釋放的技巧。鼓獨奏部分我還想玩得更瘋一點。我的拿手絕活就是雙踏踩出16分音,再用鼓棒疊六連擊上去 —— 這招其實超難的!以前沒打幾下就用光體力了,這次鼓獨奏我整個火力全開,打得很痛快。
—— 聽說現在有不少職業鼓手,一開始就是被您啟蒙才拿起鼓棒,您對此有什麼感想?
YOSHIKI:能聽到這種話,我真的受寵若驚。小時候在我心裡,鼓手就像背後默默推動全場的影武者吧。說來有點自賣自誇,但我大概是少數能這麼出風頭的鼓手吧(笑)!如果有人因為我而踏上鼓手之路,那我真是開心死了。
—— 我想那些人現在肯定開心得不得了,因為您又回到鼓椅上了。
YOSHIKI:其實我開始打鼓的理由很奇葩…… 我4歲學鋼琴,後來也稍微玩過吉他,直到有天看到KISS的Peter Criss,整個像被雷打到,馬上燃起想當鼓手的念頭。我就跟我媽說想要一套鼓當生日禮物,她二話不說就去買了,我的鼓手人生就此展開。接著爸爸過世…… 他以前也彈鋼琴,但原來他的夢想其實是當鼓手,我那時並不知道啊,後來媽媽跟我說:「你知道嗎?你爸最大的夢想就是打鼓。」聽到那句話,我整個毛骨悚然,全身起雞皮疙瘩。之後我就鋼琴跟鼓雙修了。X剛開始的時候我頂著刺蝟頭、打鼓很狂放,完全沒有鋼琴家的樣子,95%的時間都在打鼓。最近大概六成時間打鼓,其餘是彈琴,雖然外界還是把我當鼓手,但對我自己來說就是一半一半。我希望往後在樂團裡,兩種樂器都能火力全開,拿出120%的自己,不只是「會彈琴的鼓手」,而是要兩邊都強到沒話說才行。東京巨蛋三連戰一結束,我人雖然直接癱在床上,但腦袋冒出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趕快去練鼓!」(笑)—— 對啊,三天演完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該練功了!」(笑)。
—— 我實在想不到還有誰能像您這樣把自己逼到極限在鼓上。您覺得自己最強的地方是什麼?
YOSHIKI:我想就是當我火力全開時,連粉絲都會被那股能量點燃吧。我沒辦法收著力打鼓,一定都是卯起來打。雖然以前巡演常常累到當場昏倒,但我不是那種照本宣科、省力做完就等人說「做得好」的人,我每次都傾盡所有。比方說,就算辦巡迴,我也覺得大家能見到我們的機會不多,所以都抱著「這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看到我們」的心情,把所有力氣全部都灌進去。這次東京巨蛋三連戰,我心裡想的就是「就算打到死掉,只要能撐完這三天我也甘願」(笑)。那三天真的折騰到極點,我真是傾注了全部靈魂,這應該有展現出來了。
—— 久違的再次開唱……我猜您心裡一定在想「得豁出去,全力以赴」吧?
YOSHIKI:沒錯,不只是把節奏撐住而已,我腦海裡只有一句話 ——「要一路猛打到最後!」要是其中一隻手卡住,就換另一隻頂上,這就是我拼命到底的決心。雖然自信滿滿,但同時也想著「就算打到死也無關係」。結果第一天我就把鼓打爆還直接撲進去…… 說白了,是我自己找虐啦(笑)。
—— 所以您完全沒想過要留點力氣撐到最後一天嗎?
YOSHIKI:完全沒有。對,我當時的念頭就是 —— 就算打到滿身是血,也要血戰到底,毫不保留。要是刻意省力,我自己都會瞧不起自己,根本做不到啊。排練時只要節奏往上飆,我兩隻腳就絕對不會停下來了。
—— 紐約跟巴黎的演出都敲定了,您開始熱身排練了嗎?
YOSHIKI:正式的合體彩排應該指日可待,不過在那之前,我會先自己擠時間單獨加緊練。
—— 進錄音室時,您每次都有特別專注的練習項目嗎?
YOSHIKI:有啊。首先雙踏我會從90 bpm一路循序漸進踩到180。速度到120時,我就連續打個三十分鐘不休息。排練提速時,無論如何腳絕對不會鬆懈。當然鼓組會被我震到整個滑位,我就邊打邊讓技師幫忙扶正(笑)。上半部我照常打,再疊上六連擊,一邊放空神遊。等身體熱開之後就用更短的衝刺段把速度往上推,狀態好的話甚至能衝到200 bpm。另外我一定把歌放慢10~15 bpm練。說也奇怪,這樣之後回到原速反而更容易踩穩節奏。像〈Rusty Nail〉原本大概173 bpm,但我會先用163 bpm反覆練到滾瓜爛熟,跟團合體前才把拍速調回來。這樣等真正開打時就有一種「游刃有餘」的感覺,雙踏聽起來反而慢了。
—— 練這套時,您會先讓右腳帶頭嗎?
YOSHIKI:兩邊都練,不過右腳還是多一點……呃,我也會練左腳帶拍,130 bpm還行,速度再快就撐不住了。我還會把paradiddle的手腳組合拆開練:右手配左腳、左手配右腳,兩邊都要平均。只是右手加右腳對我來說最順手、信手拈來,其它組合得加倍苦練,才能盡量拉近差距。
—— 雙踏對您來說根本缺一不可,對吧?
YOSHIKI:那當然!把雙踏拿掉,我還能剩什麼?(笑)它早就跟我合而為一,算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從小就愛上這一味。當然你可以靠右腳滑踏板刷出「噠噠噠」的聲音,但雙腳齊踩的音量才夠勁。像我很佩服的LOUDNESS鼓手樋口宗孝,他一直堅守單踏;如果單踏就能轟出那股勁也沒問題。但如果是我,一定還是用雙踏把同樣的節奏炸開。
—— 最後,您想對讀者說些什麼?
YOSHIKI:雖然我同時是鋼琴家、製作人,還戴著各種「面具」,但這次我更確信,自己骨子裡就是鼓手。就算沉寂了很久,我還是深信鼓這個樂器有無窮的魅力,讓我都想從零開始再練一次。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全力以赴,攜手把鼓界的聲浪再度轟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