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手友善完整指南

    自從幾年前接觸到Netflix紀錄片《Formula 1:飆速求生》之後,我就一頭栽進了F1的世界,無法自拔,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即便同樣是賽車比賽,但是相較於MotoGP、NASCAR等等大賽,在我眼裡F1仍然擁有獨一無二的迷人魅力。一開始,我對所有的車隊車手都不認識,也完全不曉得它的比賽規則,但是它隨便瞧一眼都好看的畫面,還有流線的車身、漂亮的塗裝、精美有型的賽車服,個性鮮明的超級賽車手們,在我眼裡全都十分吸引人。F1充滿著世界尖端科技、機器般精準的駕駛技術、最有效率的研發水準、最前沿的計算軟體,有著最密集且龐大的體育資料處理技術;也充斥著爾虞我詐、明槍暗箭、體力與精神的較勁、智謀與膽識的搏鬥,有著極度高漲的競爭水平,瞬息萬變,鬥智也鬥勇。為了縮小差距、創造優勢、取得勝利,他們投入了高昂的資金和人力。F1非常科技化,也非常人性化。

    它是集眾人之力而成的藝術,它是一個個零件完美組裝出來的工業結晶,它是一個個彎道交織而成的英雄史詩,它也是登峰造極的一座體壇殿堂。

    自此之後,我時不時會想著要寫一篇入門指南,因為它觀賞起來是有一點門檻的,需要不少知識,項目繁多,實在是不容易下筆整理。但我很想讓不熟悉的人也能欣賞它的魅力,又或是造福想要「入坑」的新手,讓這些人也能迅速開始享受F1帶來的樂趣。這是我當年為了X JAPAN做過的事,我最終成功讓更多人認識了那個寶物樂團。雖然網路上已有很多F1的新手介紹文,但都比較碎片化,我想用一張網頁就能搞定入門者所有需要知道的東西,再加圖片說明,更直覺、理解起來也更方便。而今天,我總算是為F1寫出來了這篇「東西」。

    如果你是剛接觸到F1,乍看之下心想「只是一直繞圈圈,有什麼好看?」的路人,其實只要再多加了解之後,你很容易就會愛上它的方方面面,既有賞心悅目的賽車和制服、刺激的視聽感官體驗、高人一等的競技級別、工程研發與遊走規則的腦力較勁、讓我們可以吃瓜看戲的政治角力,而且還充滿了各種樂趣和琳琅滿目的網路笑梗。

    而如果你是一位想要「入坑」的新手,看轉播時不明白畫面上的資訊、也聽不懂賽評們在講什麼;看到其他車迷討論關於車手、賽車或比賽時的話題,你可能也覺得有點像一個局外人,不知道大家在說什麼,自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完全不用擔心啦!這份《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手友善完整指南》會帶你快速入門,我會一次就告訴你足夠的知識,省去東查西找的麻煩和寶貴時間,讓你立刻能看懂每一場比賽,順利踏上成為F1車迷的旅程。

     F1是世界三大頂級體育賽事之一(另二者為奧運、世界盃),是賽車界最重要的賽事之一、成本最為昂貴的體育運動、最激烈的競技運動(車手跑完一場比賽平均會掉3~4公斤體重),是最廣為人知的賽車活動,同時也是速度、性能、卓越、技術、勇氣的象徵。

    F1是世界上車速最快的賽車運動之一(特別是過彎),正式名稱為「國際汽車聯盟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由國際汽車聯盟(FIA)每年舉辦,經過一整年大約二十幾場的比賽,來競爭年度總冠軍(分為車手總冠軍車隊總冠軍)的寶座。隨著一站接一站的大獎賽,各支車隊有條不紊的執行高度專業的工作,各個車手也頂著巨大壓力過關斬將,以300公里的驚人時速風馳電掣,讓每年賽季充滿許多腎上腺素、爭分奪秒的緊迫氣氛,還有登頂時的巨大榮耀。隊友之間的相處也各不相同,有同室操戈擦出的濃濃火藥、也有哥倆好擦出的可愛火花,這些都是一級方程式會不斷出現的迷人內容。讓我們以同樣的速度,幫你融入F1的世界吧!

    先放上一段好聽的F1官方賽事主題曲,由同樣是F1車迷的美國音樂人布萊恩•泰勒(Brian Tyler)創作 —— 


目錄索引



F1是什麼東西?

    一級方程式,原文Formula 1,俗稱F1,是一系列在世界各地不同場地舉行的比賽,即所謂的「大獎賽」,參賽車輛往往採用整個汽車業界最先進的技術、最高成本的材料,低底盤,重心也極低,抓地力和剎車力都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高,有開放式座艙和開放式車輪。

    名稱前綴的「一級」代表「最高競技等級」,來自FIA對賽道、核准的賽車和車手執照所核發的評分。這個「一級」也是為了將F1與其它街車、賽車區別開來,並表明它是方程式賽車中最極致、層級最頂尖的賽事。它的下屬賽事還包括F2(二級方程式)、F3(三級方程式)等等。

    而後綴詞「方程式」指的是一套嚴謹規則(滿滿一本的「體育規則」「技術規則」等規章),為了公平性與安全性,賽車的製造商、車隊、設計師、工程師和車手等各項人員,他們必須在這套規則下公平競爭,如果違規將面臨處罰、取消資格或禁賽。



F1的比賽制度
 

    F1的比賽制度,相較於一些體育賽事,其實超簡單,非常容易理解。F1賽季包括一整年裡舉辦的多場大獎賽(也稱為分站賽),每一場都會到全球不同的國家舉行,每年約二十幾場。除了這些大獎賽,不會再有額外的任何比賽,沒有系列賽、盃賽、季後賽,就是只有這幾站大獎賽而已,很簡單吧?F1賽季通常從3月開始,到12月結束。2025年賽季將舉辦24場大獎賽,當這24場比賽跑完,賽季也就結束了。下面是官方的賽事日程表,你只要在這些日期空出兩個小時,收看比賽就行了(如果沒追直播,也可以之後再找比賽存檔來看):

    大獎賽都是在周末(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連續三天舉辦賽事。車手的日程非常緊湊,星期四就會抵達賽道,進行官方新聞發布會、多場媒體採訪、贊助商營銷活動拍攝、工程師會議等一連串相關事務。大獎賽的單站賽事主要可分為「自由練習賽」、「排位賽」、「正賽」三個部分:


自由練習賽(Free Practice)

這不是烤肉架,而是基爾探針(Kiel Probe)組成的流場感測器總成,有重大套件更新時它才會出現

    練習賽(通常)於賽道當地時間星期五及星期六上午舉行。由於賽道每年都會發生變化、每季的賽車也不一樣,練習賽能讓所有車隊與車手熟悉賽車跑起來的反應、感受賽道各處的摩擦力、查驗三款輪胎的性能、紀錄燃油及引擎效率、測試新套件的能力、模擬賽車的單圈和長距離、嘗試不同的駕駛策略和機械配比,全都指向一個目標 —— 找出本季賽車在當地的極限。練習賽總共有三個場次:
  • 一練(FP1)確保正常運作,測試套件,建立數據,驗證模擬器的初始設定並試驗成果
  • 二練(FP2)驗證上一節的調校,模擬比賽,完善單圈及長距離的設定,制定策略
  • 三練(FP3)最後確認,包含賽道駕駛策略,並為排位賽做好最速單圈的挑戰準備

    雖然F1賽車的基本性能與特性早在研發完成時就已大致決定,但仍要極致深入的針對個別賽道,在現場做細部微調,找到車子與場地的契合點,才能發揮出最大的飆速潛力。在此期間,車隊會收集整理各式各樣的數據,參考車手駕駛後的反饋和意見來調整車子。練習賽期間是允許修改並調校賽車的,車隊們會盡全力拿出最佳的設定和模式,不斷測試、分析數據、開會討論,制定出最理想的比賽計畫,以應對接下來激烈競爭的排位賽和正賽。


    如果賽車故障無法參加練習賽,或是在練習中撞毀,對車隊和車手來說都是損失,如果基礎沒打好、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甚至在三練的時候撞壞、趕不上排位賽,將會影響正式比賽時的狀態。但是練習賽對觀眾的意義不大,車迷通常也不太會關注,因為我們不知道車隊的載油量和調校。像我就只會看官方頻道上傳的集錦短片(看一下誰撞了)。


排位賽(Qualifying)

最終那位全場最速的車手就是杆位獲得者,還會有一個小輪胎當做某種獎盃

    排位賽(通常)於賽道當地時間星期六下午舉行。賽道的寬度不可能讓20輛車並排起跑,所以為了公平性,會舉行排位賽,車手們開著賽車上場刷出自己能辦到的最快圈速,他們會拚盡全力,挑戰極限。這是一場速度、策略和時機的高風險遊戲,有時候會比正賽還要緊張、刺激。而且排位賽一旦開始,直到正賽起跑前,所有賽車都不能做任何改動,只能修復和整備。這一天將採用「三節淘汰制」:
  • 第一節(Q1)淘汰圈速最慢的五個車手(正賽第20至16位發車)
    Q1看點:車手要搶進前15快,才能晉級到Q2。該節的前15順位不重要。
  • 第二節(Q2)再淘汰圈速最慢的五個車手(正賽第15至11位發車)
    Q2看點:車手要搶進前10快,才能晉級到Q3。該節的前10順位不重要。
  • 第三節(Q3)由最後晉級的十個車手搶杆位(正賽第10至第1位發車)
    Q3看點:車手要開始搶位置了,該節的順位超級重要,成績能刷得越快越好,通常都會全力逼出賽車的極限(除非賽車已經強到可以輾壓全場,那可能就會收一點實力)。

    新手剛開始看排位賽時,經常一頭霧水,有的賽車開很快、有的卻開很慢、有的待在車庫不出來,混亂感不禁油然而生。我來說明賽車在刷排位賽的原則流程,都有不同目的 —— 
  1. 先出場開一圈(也就是出場圈,Out Lap)為輪胎及煞車升溫,到了最後一個彎道再正常加速。
  2. 全力推進一圈(也就是飛馳圈、飛行圈,Flying Lap),開始計時圈速,是最最重要的一圈。
  3. 衝線後再繞一圈(也就是回場圈,In Lap),這一圈是要回車庫整備,沒有必要開得太快。

    只要在該節停錶之前,車子過了起點/終點線(Start/Finish Line),那一圈跑出來的圈速都能計入成績。通常情況下,車手在Q1、Q2和Q3三節比賽中,每節都會出來刷兩次單圈。如果沒有單圈成績的車手,該節則自動墊底。另外,如果推得太過頭,跑到四個輪子都出了白線,有可能被賽會刪掉那一圈的成績。
像這樣就是「四輪出白線」了

像這樣有輪子壓在線上,就不算出白線

    除了遊走極限的單圈競速好看之外,排位賽也經常會有很多其他看頭,因為有20個車手要在十多分鐘內同場刷速度,有人在出場、有人在回場、有人正在飛,勢必會有交通狀況、受到妨礙或影響。如果車隊放出去的時機點很差,就會在全力推進車速的時候遭遇干擾(時速兩三百公里看到前方有緩慢移動的東西,油門多多少少是會第一直覺抬起來的),甚至出現需要緊急閃避的危險場面。所以找準時機非常重要。如何讓車手能在淨空的賽道上奔馳,是車隊最重要的計算工作之一。

2022年澳洲站排位賽的車禍

    由於賽道上的抓地力條件(地面溫度、落塵、地面上橡膠顆粒的多寡、強風、陽光、積水)幾乎每分鐘都會有些許變化,會大大影響圈速;倒數時如果有事故引發紅旗,那一節也會提早結束,所以必須要在場地狀態最佳的時刻趕緊刷出好成績,否則有可能陰錯陽差被淘汰;如果四輪出白線被賽會刪掉好成績,便要重新再跑(如果即將停錶那就沒機會了)。因此排位賽總是存在某種不確定因素,特別是Q3在爭奪杆位的時候,幾輛賽車都是肉眼可見的極限殺彎,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意外,氣氛會相當緊張。而且排位賽末尾還有提早結束的可能性,賽車撞牆引出了紅旗,導致有希望拿到杆位的人不能做成績,這種事也發生過好幾次。

    三節排位賽結束後會按照單圈成績的快慢,排列出正式比賽時各台賽車的發車順序。Q3單圈成績最快的那位車手獲得「杆位(Pole position)」,次日將可以在最前面的位置起跑。其他車手則單圈越快者排越前面,越慢者排越後面。如果車手在排位賽時違規(例如阻擋他人)面臨處罰,或賽車有超出規定額度的更新零件、進行車體變更的話,則會有「正賽發車罰退機制」,罰多少視賽會如何裁定。最嚴重的處罰是從維修區出口處發車。


    需要特別提一下終極街頭賽道「摩納哥大獎賽」,由於蜿蜒又狹窄的特性、眾多急彎和髮夾彎,讓這條賽道非常難以超車,駕駛難度堪稱地獄級,幾乎沒有容錯空間。在這條獨特的街道上,排位賽出爐的發車順序有時候會轉化為正賽的成績,這讓摩納哥的排位賽特別刺激,必須一圈又一圈以公厘為單位掠過護牆,猶如走鋼索般驚險,多轉一點就會慢、少轉一點就會撞,對任何賽車手的技術、精準度和專注力來說,都是一次真正嚴酷的考驗;賽道又窄又短、交通狀況超容易堵塞,也經常因為撞車而中斷,代表車手們要儘早跑出一圈成績。每年賽季的摩納哥都會誕生最令人興奮的排位賽,所有車隊和車手的精神壓力都特別緊繃、特別容易犯錯!

幾乎每年都在摩納哥上演的極限擦牆鏡頭



正賽(Race)
 

    正賽於星期日舉行(除了少許中東賽事會在當地的星期六)。這是每個大獎賽的重頭戲,會先舉行車手巡遊、媒體個別訪問,之後車手們會回到車庫熱身、換裝,再將賽車開出來繞一個設置圈(Installation Lap)來測試油門、煞車和轉向等功能,然後返回維修站。稍後再進行探勘圈(Reconnaissance Lap),一邊繞場一邊同步變速箱檔位、根據工程師的提示執行一系列設定,停到自己的發車格(Starting Grid)上,工程師們會進行最後的部件和系統檢查、換上起步輪胎、準備啟動程序。之後賽道上會舉行國歌典禮、民俗表演、低空飛行特技表演等各種活動,還會短暫開放給名人貴賓們參觀,你會在轉播鏡頭裡經常看到體育明星、大牌演員、知名音樂人出沒。


    比賽開始前五分鐘,車隊人員和設備全數撤離發車區,進行暖胎圈(Formation Lap),車手會給輪胎和煞車升溫(車子會扭來扭去,也就是磨胎)。全部賽車按照發車位置停妥,屏息等待起跑架上的五盞紅燈亮起,燈滅瞬間,正式起跑!

    當全部賽車擠在一起、三三兩兩的並排衝進第一個彎道,是最緊張刺激的時刻,這時候偶爾會出現擦撞事故和意外情況,非常瘋狂,誕生了許多名場面。

2012年比利時大獎賽起步第一彎就變成戰場

2017年新加坡大獎賽起步的名場面

2022年英國大獎賽起步的混亂事故

    一場正賽的平均時間為2小時,F1的比賽有官方時鐘,最多3小時一定要結束。在比賽當中,如果車手有違例情形(像是在維修區裡超速、衝出賽道後沒有按規定方式返回、賽道外超車不還位置、把其他車手逼出賽道、引發車禍、切西瓜、惡意阻擋等等),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賽事幹事(Steward)有四種主要的處罰項目 —— 
  1. 加時5秒(Five second penalty):當車手下次進站停車時,至少5秒不能碰觸賽車;若不再進站,則在完賽成績加上5秒。
  2. 加時10秒(Ten second penalty):受罰原則同上,但處罰是10秒。
  3. 通過維修區(Drive-through penalty):車手收到判罰後的兩圈內必須進入維修區,按照限速直行,不能停入車隊維修格。
  4. 停等10秒起步(Stop/Go penalty):車手收到判罰後的兩圈內必須開到車隊維修格停車至少10秒鐘,車隊也不能碰觸賽車。

    比賽起跑前,如果賽車無法正常工作,不能參與比賽而退出,則稱為「未起跑」(DNS,Did not start);比賽時,如果賽車毀損、遭遇機械故障、引擎失效、系統失常等因素而無法繼續比賽的話,直接退賽,稱為「未完賽」(DNF,Did not finish),以上都是沒有備用車的,車隊無法短時間修復賽車都只能退出比賽。如果車手在比賽中危險駕駛、或賽後車輛未通過規則檢驗,則會「取消成績」(DSQ,Disqualified)。除非比賽全程濕滑,否則每輛賽車都必須至少執行一次進站停車,並至少更換一次不同硬度的輪胎

    中途若有發生車輛事故或其他意外,將視不同程度出示黃旗、虛擬安全車、安全車來強制減慢所有賽車的時速,以求安全;事故情況最嚴重時,或是需要耗費時間恢復緩衝設施,將會出示紅旗暫停比賽。最早衝過終點線(跑完規定的里程長度)的車手即奪得大獎賽冠軍(分站冠軍)。

    爭取最早衝線,也就是要「用最短的總耗時,搶先完成比賽的總圈數」,因此正賽就是一場所有人都使盡全力「爭分奪秒」的戰爭,每一個魯莽或明智的駕駛動作、每一段衝刺或保留所換來的影響、每一條好好保護的輪胎最終帶來的好處,全都會累積成比賽用的總耗時。

    每一場比賽開始之前,沒有人能清楚預知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有可能是一場車子都順順跑完的無聊比賽、有可能出現連電影編劇都想不出來的情節。也許我們能從練習賽或排位賽猜出個大概名次,但終點線來臨之前會有什麼事發生,誰都不知道。這就是F1吸引人的地方 —— 
  • 同隊隊友互不相讓,後車佔到便宜
  • 車手之間的較勁以撞車畫上句點
  • 突降大雨全場陷入混亂
  • 事故引發的安全車或紅旗打亂局勢
  • 領先的賽車突然爆缸或機件故障退賽
  • 大小碰撞不斷,這裡撞那裡也撞
  • 忽乾忽濕的賽道讓輪胎款式成為關鍵
  • 有車隊以大膽戰術力克對手
  • 有車隊以荒唐失誤丟掉冠軍
  • 兩支車隊互相以進站策略制衡對方
  • 車手違例被判罰,影響戰局
  • 一輛快車陷入DRS高鐵,無法掙脫
  • 一輛快車遇上防守大師,就是過不去
  • 許多車手無法讓輪胎提升到工作溫度
  • 其他各種毫無預警的事件
    這些內容都是F1讓人興奮的看點(也會讓人上癮),並不是有「大量的超車鏡頭」才好看,「防守的藝術」也是非常精彩的比賽技巧。經常也可以看見多次嘗試超車失敗後,進攻車損失時間也被人咬上屁股,變成瞻前顧後的微妙戰況。即使沒有進攻與防守、即使畫面上看似尋常,但對於車隊和車手來說,F1沒有一場比賽是可以輕鬆完成的,檯面下永遠有無數個大腦在思考要如何爭取到一分一秒的優勢。這些東西我會在後面慢慢說明。


    正賽更像是一場馬拉松持久戰,而不是短跑衝刺,所以卯足全力瘋踩油門是行不通的,到了比賽快結束只有被超車的份,因此車隊和車手都要衡量利弊,放大優勢、減少劣勢,用最少的時間奔向終點。每一支F1車隊的賽車,都有基本的性能差距,有大有小,很難輕易改變。有些成績遙遙領先,快得不像地球製造的賽車,另一些車隊在兩相對照下,明顯不在同個層級,可以不正式的分為 —— 
  • 領先的前排(我們俗稱為火星組
  • 中遊後段(我們俗稱為地球組
網友做的車隊積分對比圖,也許我們要再加一個銀河組?

    正賽當中,相近層級的車隊經常會跑在一起,雖然F1並沒有成文規定要分組,但車迷通常都會這樣區分(多少有一點調侃意味)。同一組的車子實力相近、差距很小,彼此之間可能沒有足夠的表現差異來實現超越,因此先找到其他方式擊敗身邊的競爭對手、提防敵隊取得戰術成功,是正賽的首要任務。在與另一支車隊的賽車競爭時,車隊與車手必須考慮許多因素,例如 —— 
  • 「我正在跟誰競爭?」
  • 「現在的輪胎是誰佔優?」
  • 「我們剛才的圈速差幾秒?」
  • 「他還要進站嗎?」
  • 「誰的直線速度比較快?」
  • 「哪些彎道更適合他們的車?」
  • 「我的車在哪些彎道會更有利?」
  • 「我可以在哪裡拉開距離?爭取一點喘息的空間?」
  • 「我現在要追趕,還是要保護輪胎、充電,為接下來做準備?」
  • 「對手跟不上來了,我能巡航,把實力保留到重要關頭嗎?」
    觀眾從轉播畫面上,不太容易清楚看到這些東西,但我們都知道雙方在檯面下拉鋸著,他們不停在計算著對方的一舉一動。當車手遭遇明顯快很多的賽車(例如2023年的紅牛RB19)從後方接近時,通常也不會防守對方,因為走線防守會消耗輪胎,也會拖慢單圈時間,間接導致真正的競爭對手獲利。這就是正賽的生態,仔細盤算、善用資源、在正確的時機施展戰鬥力,最終才能打敗身邊的對手(甚至超越性能實力更好的車隊)。


    在方格旗揮舞之後,便會進行各種賽後程序,例如一個「冷卻圈(Cool down Lap)」,賽車慢速繞場,為機件散熱,車手也可以慶祝、向觀眾致意,或與車隊和其他車手互動。


    前三名車手將車停在維修區通道(Pit Lane)的頒獎台下(有時賽前會安排這三輛車一起停在賽道上),與自己的車隊慶祝、秤重、接受採訪、登上頒獎台、播放國歌(先放獲勝車手、再放獲勝車隊的)、頒發獎盃,接受車隊和觀眾們的熱烈歡呼,然後進行最後的慶祝儀式 —— 噴香檳!

    2021年起,為了帶來新鮮刺激並擴大商業需求,F1在某些大獎賽中,會多塞進一場衝刺賽,調整星期五和星期六的流程。那一週的星期五會改為練習賽加衝刺排位賽,星期六改為舉行衝刺賽和排位賽。衝刺賽完成後,前三名沒有獎盃,沒有頒獎台慶祝儀式,但會頒給三位車手一面小獎牌。

    說白了,衝刺賽就是縮水三分之一的迷你正賽。



F1的積分制度

    F1的積分制度簡單到不行:「正式比賽結束,前十個衝線的人,依序給分」。每場比賽的結果算入積分系統,並在F1賽季結束時,以此來確定兩項年度世界冠軍:一個給車手,另一個給車隊。車手積分榜很好理解,就是每位車手累積的積分。而每一支車隊都有兩名正式車手,這兩位車手獲得的積分相加後,即為該車隊的積分。積分最高者獲得年度世界冠軍。

    正賽名次是以衝過終點線揮舞方格旗為準,前十名的車手都會獲得積分(常聽到的「積分圈」一詞,就是代表前十順位)。各名次的積分計算方式如下:

第一名:25分
第二名:18分
第三名:15分
第四名:12分
第五名:10分
第六名:8分
第七名:6分
第八名:4分
第九名:2分
第十名:1分

    而衝刺賽的積分計算方式如下:

第一名:8分
第二名:7分
第三名:6分
第四名:5分
第五名:4分
第六名:3分
第七名:2分
第八名:1分

    可以看到衝刺賽的積分跟正賽相比縮水了,第9名、第10名也是沒有積分的。



F1的賽道

巴林國際賽道

    F1的比賽遍佈全球,它每年都會周遊列國、在四大洲之間往返,使用各個國家的合格賽道舉辦大獎賽。過去75個賽季中,F1已經造訪過34個國家,共77座賽道。F1的比賽場地並不拘泥於環境,沙漠、海濱、丘陵、高原、湖畔、市中心,F1會在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中奔馳、也呼嘯於霓虹紛呈的熱鬧大街上。賽道佈局也不侷限於某種形狀或特性,它樂於嘗試各種不同組合帶來的挑戰,例如 —— 

  • 多種低速彎和高速彎的「鈴鹿賽道」
  • 眾多螺旋彎的「上海國際賽車場」
  • 中高速彎不間斷的「伊莫拉賽道」
  • 非常窄小蜿蜒的「摩納哥市街賽道」
  • 重煞區相當多的「維倫紐夫賽道」
  • 吃重空力的「加泰羅尼亞賽道」
  • 以連續高速彎為特色的「銀石賽道」
  • 每個彎都在挑戰技術的「斯帕賽道」
  • 平均車速極高的「蒙扎賽道」
  • 長直道和直角彎的「巴庫市街賽道」
  • 大開大合的「美洲賽道」
  • 空氣稀薄的「羅德里格斯兄弟賽道」


    每座F1賽道都要經由FIA審核,了解包括詳細賽道規劃(含彎道數量、建築物、維修區和腹地大小)、當地交通是否發達、附近是否有醫療院所等情況。然後還會深入調查並研究賽道細節。由FIA認證成為1級賽道之後,才有資格舉辦F1的比賽。對於1級賽道的評審標準通常很高,例如:

  • 賽道總長必須介於3.5至7公里之間
  • 賽道寬度最少12米,起點/終點路段寬度最少15米
  • 大直路(Straight)不能超過2公里長
  • 起步點至第一個彎角最少要有250米距離
  • 第一個彎角至少45度,半徑小於300米
  • 發車格間距至少8米
  • 有永久性醫療中心
  • 維修區寬度至少12米,且靠近起點/終點大直路
  • 維修區每個車庫的空間不得小於7 × 18米
  • 維修區入口和出口點不能干擾賽車線
  • 備有周密的柔性樑護欄、賽車專用安全護欄、混凝土障礙物或輪胎牆

    (但一些特別賽道有例外,像是摩納哥賽道因為具有歷史性地位、巴庫市街賽道有名勝古蹟)此外還有彎角緩衝區、彎道傾斜角度、跑道與觀眾席之間的距離、逃生通道、人員通道的安全、賽道排水能力、醫療設施、賽事控制中心、殘障專用的相關設施、廣告看板等等非常多檢驗項目,統統都要乎合規定才能過關。

    每條賽道的維修區都各不相同,但通常都靠在賽道的起跑線一側,維修區是F1各支車隊在比賽現場的活動據點,也是維修整備中心,經常會看到賽車在這裡出入。下圖以美洲賽道(Circuit of the Americas)為例:

    一場正賽的行駛距離至少要覆蓋305公里。當賽車繞過起點/終點線即為一圈。F1賽道的平均長度為5公里,但有些特別長,有些特別短。因此越短小的賽道,比賽圈數就越多;越長的賽道,比賽圈數就越少,所以總圈數都不一樣。例如長度最短小的摩納哥賽道,繞一圈只有3.34公里,所以一場正賽要跑78圈。相反,比利時站的斯帕賽道繞一圈要7公里,比其他賽道長很多,所以一場正賽只需跑44圈,就能滿足305公里的總距離。另外,狹窄多彎的摩納哥分站是一個非常慢速的賽道,因為平均車速不高,為了避免跑太久而冗長,比賽距離會特別縮短為260公里。

    舉辦F1大賽的賽道(場地)分為三大類:完全封閉的專用賽道(如英國站)、臨時封閉一般公用道路的封街賽道(如摩納哥站、新加坡站、巴庫站、拉斯維加斯站),或一般道路加上專用路段的混合式賽道(如澳洲站、加拿大站、比利時站)。另外,賽道也有新舊之分,老式傳統賽道明顯比較窄、超車不易、緩衝區也小很多;現代化的新賽道明顯比較寬大、賽車路線的選擇比較多、緩衝區也相當大。

    車迷和賽評在討論賽道時,有時會提起高下壓力、高馬力需求,這不是官方的分類,而是描述某些賽道特徵時的術語:在高下壓力賽道(High Downforce Track)中,直道很短、彎道多,賽車的大部分速度性能仰賴於空氣動力學產生的下壓力,而非引擎馬力;匈牙利、義大利(伊莫拉)、新加坡、西班牙和摩納哥都是高下壓力賽道的例子。而馬力賽道(Power Track)或多或少是相反的,直道很長、彎道少,賽車的大部分速度性能仰賴引擎馬力,所需的下壓力很小;義大利(蒙扎)、墨西哥、加拿大、亞塞拜然和奧地利都是馬力賽道的例子。

    作為一個F1車迷,我有個額外建議的方式,可以讓你加深觀賞比賽的樂趣和投入度,那就是 —— 遊戲,像是《F1® 24》、《F1® 23》或具備F1賽道模組的《Assetto Corsa》等賽車遊戲。透過遊戲中的實際上手,我們可以在電腦前輕鬆熟稔各條賽道的特性,例如 —— 

  • 在賽道上該走哪條行車路線會最快(即賽車線)
  • 路面變化(顛簸、起伏、路緣石)
  • 煞車點/彎心位置/開油點/超車區/防守區
  • 彎道弧度/彎道傾角/過彎速度
  • 駕駛時的視線與空間感
  • 駕駛時的整體難易度

    當初我只是因為感興趣而購入遊戲時,也僅僅是用一隻XBOX手把跑完一個賽季,結果後來看比賽時意外發現「融入感」暴增了,我可以感受到車手在某些路段操駕時的考驗、迅速通過某些彎角的快感、如何利用彎道特性來超越或防守對手,這些東西一下子都突然清晰了起來,比賽看得更津津有味了。若賽道玩得夠久夠熟,等看比賽時隨便導播切哪顆鏡頭,你都會知道車手在哪裡,「全局觀」會更加鮮明。如果可以的話,真的應該買其中一款來試試。



F1的車隊

    F1的參賽者(Entrant)不是以個人名義,而是以車隊名義。你可能不知道,每支F1車隊都雇用了數百名員工,這個數字經常達到上千人(例如賓士車隊有超過2,500名員工)。這是由於預算和財務能力的不同,所以人數差很大,但即使是規模最迷你的哈斯車隊,也有250名員工,F1車隊就等於是一間公司。如果一個車隊是自己設計和製造動力單元,員工數量也會更多。F1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化領域,有相當層級化的組織結構,也有著眾多分工的部門,包含營運、管理、技術、研發、資訊、公關、法務、採購、後勤等等。也有一籮筐的工作崗位,包含領隊、技術總監、體育總監、工程師團隊、機械師、技師、檢驗員、CNC操作員、程式設計師、數據分析員、新聞官、行銷經理、產品經理、分析師、營養師、醫師、物理治療師、體能教練等等各種職務。

    有些F1車隊是大型汽車製造商旗下的一個參賽運作組織,例如賓士車隊、法拉利車隊。有些車隊是其他領域的廠商在運作,例如紅牛車隊。也有車隊是私人持有的,例如哈斯車隊。車隊的賽車不一定從頭到尾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除了賓士、法拉利和雷諾,其餘七支車隊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包或購買零件。例如麥拉倫、威廉斯、奧斯頓·馬丁車隊都向賓士車隊購買F1引擎來參賽。索伯及哈斯車隊都向法拉利車隊購買F1引擎來參賽。而哈斯車隊甚至到了極致,只要規則許可,他們所有能買到的車體零件都是來自法拉利車隊。

    目前總共有10支車隊。按照規定,每支車隊都是派出兩輛賽車,所以場上總共有20輛賽車(20個車手)在同場競爭。

    贊助對車隊的生存相當重要。由於F1的世界開銷驚人,每年都要燒掉上億資金,所以車隊都要尋找外部廠商的贊助,雙方簽約,車隊在車身或其他視覺設計(營銷活動、廣告素材)附上外部廠商的商標,幫他們打廣告、建立企業形象。而外部廠商則提供大量資金給車隊,用來填補參賽的開銷。所以我們在F1賽車上看到花花綠綠的一大堆商標貼紙,就是車隊招募贊助後的結果。

    在F1裡面,「製造商(Constructor)」和「車隊(Team)」有著不同的含義。一支F1車隊是包括所有參與設計、開發製造賽車的製造商和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綜合實體,向F1註冊這台車輛,並在比賽時負責整備維護的參賽主體。

    「製造商」代表製造賽車的車廠,若車廠打造了車底主框架(底盤)、也打造了動力單元,例如法拉利和賓士,就成了「廠商車隊(Factory Team)」。而動力單元如果是買來的,買方就要把賣方加入製造商名稱(但車隊名稱不在此限),這個買方就是「客戶車隊(Customer Team)」。例如現在有哈斯 – 法拉利(Haas Ferrari)這樣的製造商名稱,就是因為哈斯賽車裡搭載了法拉利動力單元。在這個案例中,哈斯即為「客戶車隊」,法拉利則為「動力單元供應商」。



F1的車手

    成為一位F1賽車手是極端困難的,必須是從小(幼稚園到國小左右的年紀)就開始接觸卡丁車(Kart)、參加卡丁車比賽,這是一定要擁有的人生開局,少年卡丁車就是一切的起點。如果他們在卡丁車賽事表現足夠優秀,展現出所謂的駕駛天賦、對車速無所畏懼,就會進入地區賽事、全國賽事,然後進入國際賽事。

    這些天賦異稟的小孩如果能在國際級的大賽中嶄露頭角,就有機會升到更高一級別的賽事,特別是FIA世界卡丁車錦標賽。但是除了天賦和技術,還要家裡有錢,因為長期參加卡丁車賽事需要大筆開銷,包括賽車本身、維修保養、耗材、零件、裝備、場地費、通勤住宿等等成本。如果家裡沒錢,那就要在耗盡家產之前表現得更加鶴立雞群,贏得金主的投資眼光,才有辦法繼續參賽。

    如果這個孩子開得很出色,拿了不只一座、不只兩座,而是好幾座冠軍,甚至是拿到世界級別的冠軍,接下來到了一定年齡,便能進入初級方程式。但這與卡丁車有很大差異,馬力大,身體受力也變得巨大,完全是另一個層級。除了天賦和技術,現在又更要求體力與耐力。在即將成年之前,如果能夠擊敗眾多好手,便有機會通往高級方程式,如F3、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等賽事。在這裡將與真正的賽車好手們一較高下,也是眾家F1車隊尋找未來冠軍人才的地方。

    如果這個年輕人可以在高級方程式中脫穎而出,順利晉級到F2,奪得耀眼的成績單,甚至拿到車手冠亞軍,那就會被F1車隊相中,擔任測試車手/儲備車手/第三車手,在練習賽中駕駛真正的F1賽車亮相,甚至有那麼一絲機會替補上場,在正式比賽中一展身手。

    然後,才是最困難的時候。每年都是人才輩出,厲害的賽車少年們一個接一個出現、一個接一個級別晉升上來。但F1畢竟只有20個席位,許多F1車手一跑就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每年空出來的席位屈指可數,一位難求,只能等待車隊給予機會。光是擁有實力、有耀眼奪目的戰績、有金主爸爸的支持,都還不足以達成F1車手的條件(除非爸爸有錢到能直接把一支F1車隊買下來)。還必須有完美的機運,出現遞出正式車手合約的那支車隊。許多高手終究等不到那份合約,從未出現在F1的發車格上。

    F1車手就跟許多其他項目的職業運動員一樣,是合約制,車隊遞出合約,車手才有工作,並為該車隊效力。視合約內容不一,有人只簽一年約,有人簽好幾年的約。合約到期若不續簽,有其他車隊遞出合約,則車手轉隊(跳槽),繼續為別的車隊效力。另外,如果合約到期後,某個車手沒有收到任何一份新合約,那麼他次年就沒有F1席位,無緣參賽了。所以拿出好表現、甚至拿下冠軍,是每一位F1車手的終極目標,這可以大力爭取到薪水優渥、條件又有利於自己的車隊合約。相反,如果車手的比賽一直表現的很糟糕,競技成績不如車隊預期,甚至慘敗給同隊的車手,將來的賽季可能就會消失在F1賽場上。

2022年許多賽車深陷海豚跳問題(Porpoising),漢米爾頓賽後因腰背疼痛難以下車行走

    F1車手在效力期間,必須堅持不懈的鍛煉身體,特別是要有強壯的頸部、手臂、手腕和腿部肌肉。同時也要有超人般的耐力,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最高溫度可達60°C,會讓人體大量出汗,流失水份。激烈的比賽一跑就是連續一兩個小時,所有F1車手在跑完正式比賽後都會掉3~4公斤的體重。加上車手在踩煞車和油門踏板、集中注意力在賽道路線上時,會消耗巨大的體力和能量。當在彎道和急轉彎處抵抗G力時,也會消耗非常可觀的體力。

    G力是指車手在加速或車輛在賽道上轉彎時所經歷的力量。F1車手在加速時會體驗到2G的力量,在急轉彎時最多可達6G。這代表車手要抵抗一個相當於他們體重6倍的重量。

    雖然車手的身體被安全帶牢牢綁在座椅上,但他們的脖子和腿部仍然可以自由移動。在這樣嚴酷的高G力下,需要很大的力量來保持腿部和脖子的位置。所以F1車手非常重視頸部肌肉的鍛鍊項目,以提高耐力。因為在F1座艙裡,頭部是完全沒有支撐的,通通要靠脖子拼命抵擋G力。如果你多加留意,會發現F1車手的脖子都特別粗。

    此外,車手們也要有「天花板級別」的專注力和反應速度,連眨眼都要訓練。比賽時連續的、長時間的上百公里時速過彎,無止境般的變換方向、加速、減速動作,還要不停操作方向盤上的按鈕和旋鈕,調整機械模式,同一時間要維持住賽車的行車路線,全都需要異常集中的注意力,否則一閃神、一眨眼,便會發生可怕的車禍。強大心肺功能也是一項要求,比賽時心律都會飆高(平均可達每分鐘182下),而且車手坐在將每吋空間都完美利用的F1座艙裡,兩手向前緊握方向盤,胸口是長時間屈曲的,肺部空間受到緊迫的姿勢影響,呼吸不易。在某些達到三百多公里的直線路段上,加上車身的空力效應,賽車手甚至會短暫面臨無法呼吸的情況。每場比賽的耗氧量已經與馬拉松選手相當。這裡處處都存在最高規格的體能要求標準。

    因此,F1車手的身體狀況可以媲美任何職業運動的大多數運動員,精實健壯,具有非常高的耐力和極佳的反應速度,身體和心理素質非常強悍,完全不輸給太空人和戰鬥機飛行員。由於參與一場F1比賽,都對身心有極高的要求,這就是為什麼車手在賽季內和賽季結束後,還是會花很多時間鍛鍊、管理飲食和作息、保持身體健康的原因。他們的健身方案包含 —— 

  • 淡季養生: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和肢體靈活性練習。
  • 心血管健康:騎腳踏車、長跑、游泳、划船等間歇訓練。
  • 肌力訓練:全身力量訓練、負重訓練、阻力訓練、轉向訓練。
  • 靈活/反射/敏捷性:瑜珈、皮拉提斯、動態伸展運動和精神敏銳度訓練。
  • 營養:以均衡飲食、高營養價值為方針。
  • 心理狀態:進行冥想、正念練習、自律訓練法、呼吸訓練和視覺化技巧。
  • 水分:嚴格的補水方案,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能量波動。
  • 季前恢復:訓練計劃轉向維持肌肉量,而不是增肌,開始保持精確的目標體重。重訓減少,增加反應和協調訓練。
  • 賽前熱身:每個車手都有不同的方式,但可能包括阻力鍛鍊、反應訓練、伸展運動、輕度有氧和綜合性練習。



同隊的F1車手

    「隊友」這個詞在F1的世界裡很不一樣,團隊競賽的本質在這裡不太起作用。當然,以一般人的認知來講,隊友應該要一起合作,協力為隊伍爭取好成績,並專注於擊敗其他隊伍。但由於F1的席位非常有限、耗費資金非常巨大,一大票有競爭實力、帶著金主贊助的賽車手都在等著席位空出來,所以在賽道上擊敗你的隊友,向車隊和其他F1車隊證明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兩位車手都會爭奪車隊中的第一名(第一名車手通常會在第二名車手之前獲得新的升級套件),雖然現在很多車隊都主張公平競爭,但如果擊敗了隊友,那個車手就處於更有利的位置,獲得更高的薪資、將來也許能進入更好的車隊。相反,一個車手如果表現不如隊友(開著同一輛車、有上百Tb容量的數據比對,高下立判,沒有任何藉口),就有可能會徹底丟掉這份工作。

當年同隊的漢米爾頓和博塔斯,誰是一號、誰是二號不言而喻

    同隊的F1車手有各種關係、各種化學反應,也非常微妙,甚至可以上升到政治層面、算計隊友。不過主要源自於所屬車隊的實力或內部管理,雖然車手都夢想著贏得車手總冠軍,但車隊會更看重車隊積分榜的排名,因為轉播權利金的大筆分紅是根據車隊名次來分發的,每支車隊獲得的分紅會隨著名次下降而銳減。所以在「錢」這件事情上,車隊比車手更重要。但F1車手也是人,一定會為自己的荷包、職涯和家庭考慮,也會有複雜的情緒和壓力。所以每隊的隊友關係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 —— 

  • 沒有實力爭冠的車隊:大部分關係都還行,甚至私下有好交情、成為師徒或互相幫助的,特別是當兩人技術相近或性格融洽
  • 分出一號、二號車手的爭冠車隊:就像是一位大牌明星和一位綠葉配角,這種隊友關係通常不密切,但也不會有劇烈的衝突
  • 完全公平競爭的爭冠車隊:通常都是實力相當的車手,這種隊友關係往往很快變質,兩個都想搶冠軍,很容易導致隊內互殘

2016年西班牙大獎賽的「隊內互殘」名場面

    隊友關係往往會直接影響車隊的表現,有些會互相完美配合,幫助車隊提升;有些是各跑各的,不會多做任何事情;有些則是非常討厭對方、拒絕合作、都不肯當二號,還在賽道上試著搞隊友、互相傷害,甚至同歸於盡,這種你死我活的車手陣容會給車隊帶來巨大災難,成績泡湯還要一直花錢修車。不過,很多爆炸性的名場面都是由第三種隊友關係送上的。

    至於如何在轉播畫面區分同隊的車手,其實也很簡單,除了賽車上面會貼車手號碼,或是從頭盔判斷,我們主要還是看車頂上那根槓槓的顏色:

    這個位於防滾頂架上端的緩衝結構叫做「T架(T-Cam,裡面裝有兩顆車載鏡頭(一顆朝前拍、一顆朝後拍),上面會塗上黑色或黃色,用來區分同隊車手的賽車。不論任何角度、任何距離,都可以從T架快速辨認出開車的人是誰。一般來說,一號車手(主將)是黑色▉、二號車手(副將)是黃色。但這不是硬性規定,如果沒特別原因就會這樣分配,一些車手也會自己選T架的顏色,例如漢米爾頓選黃色T架、在麥拉倫車隊更資深的諾里斯也選黃色,因為可以搭配自己的頭盔。



F1賽車

    F1是完全與「賽車」緊密相關的體育賽事,賽車就是車手們的競技工具,這個工具的優劣與否,深深攸關了比賽成績。由於各支車隊的財務、預算、研發、技術、基礎設施相差頗大,自然造出來的賽車性能也有明顯鴻溝。所以在比賽中,我們會看到不小的差距,最慢的車往往會比最快的車慢上1秒左右,如果1圈慢1秒,30圈就是30秒了,這也造成比賽名次容易預測的結果。所以FIA近年來引入「預算帽」制度,限制豪門車隊大撒銀子,拉進賽車之間的性能峰值,製造中下游車隊往前追進的機會。

    每一位車迷都想更了解這些世界最頂級的汽車。一輛F1賽車平均由80,000個零件組成,為了讓這些時速370公里的速度機器能出色的發揮性能,每個零件都必須精確的組裝在一起。它們確實是一種異常迷人的機械裝置,要製造出這些頂級車輛需要付出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腦力、材料等資源,還要加上工程師們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努力才能實現。所以製造商錦標賽,還有一座車隊總冠軍獎盃,帶來的意義其實並不小於車手總冠軍,這是會讓整個研發工廠的人忍不住喜極而泣的最佳獎勵。

    F1賽車的最低重量要求為800公斤(含車手,但不含燃料)。F1賽車的車身是由輕量化材料(如碳纖維)製成,能幫助車輛盡可能的輕盈,但也使它禁不起任何碰撞,因此在比賽中「碰撞肇事者」通常都要被追究罰則。這些車輛也被設計為盡可能具有空氣動力學性能,擁有流線型的低躺車身,以及複雜的空氣動力學套件,例如各種翼片、分流板和擴散器。在引擎罩下,F1賽車目前是配備油電混合動力(Hybrid Power Unit)的V6渦輪增壓裝置,特別是高度先進、工藝複雜的內燃機,FIA希望能在促進環保的情況下,盡可能實現最大的效能和動力。

    在75年的F1歷史中,賽車規格發生了很多次巨大的變化和革新。現代的賽車速度比起從前變得更快,同時也變得更安全。由於空氣動力學(Aerodynamic)的成熟,車輛性能已經得到顯著改進,能夠產生大量的下壓力(Downforce)與抓地力(Grip),因此它能以非常高的速度轉彎,也能以非常短的距離就完成煞車。多年來,電子元件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車手對賽車有了更好的控制;安全標準也在1990年代後急速升高,讓車速更快,而事故卻更少。然而,F1賽車仍然有開放式車輪和敞開的單人座艙,始終有著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因此在保護車手安全上,F1也做了極大的改進。

    車手座艙是一個重量輕、強度高,採用單體橫造設計的結構,由兩個12層的碳纖維層和中間夾著的鋁製蜂巢結構,利用幾何形狀的原理,以材料直接受壓來吸收彎曲和變形的應力,從而充分發揮材料的潛力。狀似浴缸,也像一艘小船,又稱為單體殼(Monocoque)。它組成了車手的駕駛艙和油箱,異常堅固,在事故中能有效防止零件刺穿,保護車手的人身安全。座艙裡除了碳纖維座椅、6點式安全帶、腿部防護墊、頭枕之外,也備有滅火器。

    車手坐在一個低矮的座椅上,幾乎是以躺姿開車。低矮的位置有助於降低重心、提升車輛操控性,並減少阻力。但安全性是首要的考量,更窄、更緊湊的佈局可以在發生事故時保護車手的腿部。每支車隊都會為自家車手量身打造座椅,完美貼合他們的身體輪廓,盡可能設計的舒適,並具有高支撐性。

    然而,開放式座艙也讓車手頭部完全暴露於外部環境中。2014年曾造成車手儒勒·比安奇(Jules Bianchi)頭部重創而後喪命,讓FIA開始尋找新的保護方案。2018年起,頭部位置的周圍有一個俗稱為「人字拖」的保護裝置Halo,能承受約12噸的衝擊力(大約是一輛雙層巴士的重量)。這是統規製造的零件,硬性規定每輛賽車都要安裝,以對車手的頭部提供安全保護。一開始受到許多審美批評,超多人認為它很醜,但Halo後來挽救了許多位車手的生命,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嫌棄它了。

2020年巴林站的恐怖事故,羅曼·格羅斯讓(Romain Grosjean)高速衝撞鐵製護欄,並爆炸起火,所幸人無大礙

事後抬出攔腰貫穿鐵製護欄的單體殼座艙,若不是Halo保護格羅斯讓的頭部,後果無法想像

2018年比利時站起跑第一彎,勒克萊爾上方突然飛過阿隆索的賽車,Halo為他抵擋了撞擊

2021年義大利站,維斯塔潘與漢米爾頓爭搶彎道、兩車的後輪接觸後,紅牛賽車起飛,輾過漢米爾頓的頭頂

2022年英國站起跑,周冠宇的賽車遭衝撞後,翻覆滑行、防滾頂架斷裂,僅剩Halo為他頂住地面

    隨著遙測技術的出現,現在每輛F1賽車上平均有300個感測器(包括控制感測器、監測感測器、儀表感測器三大類),由標準電子控制單元(SECU)監控約4,000多個參數,本質上已經是一台小型電腦了,它會將感測資料以及日誌記錄不間斷的傳輸給車隊,每秒會產生超過110萬個數據點。車隊可以即時、視覺化的全面瞭解車輛性能,隨時檢查引擎的健康狀態、輪胎磨耗情形、燃油消耗,甚至是G力(G-force)等等資訊,工程師也可以根據收集到的資料立即做出決策,或是回到車庫後進行其他調校。一場大獎賽結束之後,會留下超過上百億個數據點,總計約4TB~4.5TB的資料,每年都會反覆利用。



F1的車身設計

    從外觀乍看之下,新手會覺得F1賽車都長的一樣,可能心想「大家都開一樣的車嗎?」不,不是這樣的,FIA及F1主辦方並不會提供賽車或任何車體零件,而是由每支車隊自行打造或自行購買。之所以長得像,是因為每輛賽車都要按照統一的技術規則與規範,我們看到的絕大部分造型,都是《F1技術規範》(F1 Technical Regulation)強加在賽車上的結果,賽車的整體形狀、位置、尺寸、面積或曲率都必須遵守某些嚴格規則。這些規則清楚劃定出一個又一個許可區域,組成了許多幾何形狀,所以又叫做「規則盒(Regulation boxes)」,而「規則盒」代表了車隊設設團隊所僅有的技術自由度,設計師只能在這些範圍內研究開發。按照相同的物理定律、相同的造車規範,理想中(理論中)最佳性能的解決方案並不會差太多,所以才會讓所有F1賽車乍看相似。如果你稍微瞧瞧、對照細節,就會發現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對於比較密切關注的車迷來說,這些賽車明顯長得不一樣。

FIA給車隊的「規則盒」大概是長這樣,車身不能超出這些「盒子」

    F1賽車總是追求最小的風阻,也追求最大的下壓力,但這兩者是有一定衝突的(下壓力也是一種阻力),所以這極度仰賴空氣動力學上的研發與設計,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空氣動力學不但有助於賽車達到極高的速度,還能減少燃料消耗,並在路面上獲取更強大的抓地力。F1的車身設計其實就是指向一個功能 —— 在極大化增加下壓力的同時,也盡可能減少阻力。這是一門衡權二元性的藝術。

    由於空氣動力學設計,F1賽車的速度已經超越了飛機起飛時的速度。但是,車身上的各種翼片、分流板和擴散器等部件能產生非常巨大的下壓力,「把賽車壓在地上」。否則由於空氣升力,車手會無法控制它,車子會在賽道上飄起來(甚至飛出賽道)。同時,良好的下壓力不僅僅是把四顆輪子按在賽道上,提升車輛操控性,也能將最大的抓地力發揮出來,減少輪子空轉的機會,提升車輛穩定性;還能將引擎輸出的動力盡可能最大化傳遞到路面上,實現最理想的車速。由於存在巨大的下壓力,理論上,當超過某個時速時,F1賽車的下壓力之大可以讓它顛倒在天花板上穩穩飛馳。

    接著,我們來拆分F1賽車各個部位的空力套件(Aerodynamic Component),它們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部件(但空力的技術含量是個無底洞,所以我只簡單介紹一下作用) —— 

  • 前翼(Front Wing):前翼占據了賽車前臉大半部分,形狀像倒置的機翼,它是最先接觸空氣衝擊的位置,也最先處裡絕大部分的氣流,可以產生大約20~25%的下壓力,上面的每個翼片都可以提供下壓力,是一輛賽車相當重要的零件。如果前翼設計的不理想,所有的氣流疏導就會出大錯,整台車的速度絕對不可能優秀。前翼會將氣流上下切割,分離出高壓區和低壓區,將賽車前端吸附(Suction)在賽道上。前翼也要將一部分氣流帶進煞車通風導管(Brake duct),提供冷卻煞車的作用。同時,它還要以兩側端板(Endplate)製造出明顯的渦流,改變輪胎周圍的氣流方向,把剩餘亂竄的高速空氣往外推走,減少暴露在外的兩顆前輪遭遇的風阻,並促進氣流繼續返回側箱和底板。

        然而,如果前翼產生了過多的下壓力,就會導致後面部件產生超出限值的升力,所以不能一味提高。它要做的事情很多,還要做得乾淨俐落,對吧?所以一旦大面積破損,就一定要趕緊換新,否則會影響車速,前面壓不住,也直接減少尾翼的下壓力;整台車壓不住地面,導致抓地力大減。再者,前翼失效則整車氣流逸散,會在車尾後方形成超級真空區、帶來強大阻力。


    • 鼻錐(Nose cone):它和前翼是一體的,通過螺栓安裝在車身上,可以快速拆卸。當比賽中有車子撞壞前翼,緊急進站時,我們可以看到車隊會搬出備用的前翼加鼻錐總成,迅速在幾秒內換新。鼻錐能提供主要的衝撞安全性,保護車手,也有很重要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畢竟它位於前端。它以一小部分升力為代價,製造出下洗的氣流,提高賽車底板下方和尾部部件(主要是尾翼)產生的下壓力。


      • 側箱(Sidepod):賽車兩側的大型車體面板稱為側箱,容納內燃機、中冷器、散熱器、能量回收系統、電池組、熱交換器等各種裝置。在賽車空氣力學設計中,側箱是重中之重,它佔據最大的面積,氣流經過車體表面時會導致壓力差,太大會增加風阻,太小會影響散熱。理想的側箱不但要能良好散熱、穩固車體的重心、減小風阻,還要妥善的引導氣流,甚至改善氣流,把前方過來的氣流完整輸送到擴散器上方。

            要怎麼設計它,一直以來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能單獨考慮,而是要作為一個整體去研發。2022年F1的新規上路後,每支車隊都絞盡了腦汁做側箱,有的寬、有的窄,有人鑽研下洗氣流(Downwash flow)、也有人專攻深下切氣流(Undercut flow),嘗試不同的側箱形狀和進氣口形狀,賓士車隊甚至出現怪異的零側箱(Size-Zero Sidepod)。最終證實是紅牛和法拉利的側箱設計最為成功,引起其他車隊借鑑模仿。


        • 懸掛(Suspension):每顆輪子都連接著V型的懸掛,外觀上由上叉臂(Upper Wishbone)、下叉臂(Lower Wishbone)、舦連桿(Track Rod)和一支懸吊桿(Rod)組成,減震器與防傾桿總成則藏於車身裡。別看懸掛似乎簡單,它也是性能的關鍵,攸關著賽車的機械抓地力,也就是不借助空氣力學,單純由車體自行產生的抓地力。懸掛負責盡可能的將輪胎貼合路面,追求更多的接觸面積;同時還要吸收路面起伏的作用力,並保持車體平衡的俯仰中心。工程師必須找到前後懸掛設定的最佳組合,才能實現對底板氣流空間的「平行密封」。車體在轉彎、加速和煞車時的動態越平緩、底板空間就越會穩定、總下壓力就能越大。除了抓地力、與空力配合,懸掛更重要的責任是 —— 輪胎的升溫和磨耗,一台賽車的輪胎用不用的好,幾乎要仰賴它。懸掛如果設計的不理想,便會折損空氣動力學和輪胎使用上的效率,直接影響到車速。懸掛分為推桿(Push-rod)與拉桿(Pull-rod)兩種形式,每支車隊的設計和組合都不太一樣(前拉後推、前推後拉,或前後皆推等等)。


          • 尾翼(Rear Wing):它是我們在馬路上到處都能見到的一種空力套件,也是F1車尾最醒目的大片部件,能產生大約25%的下壓力。尾翼產生的下壓力和阻力,在賽車的總下壓力和總阻力當中,佔有相當可觀的比例。在彎道中,尾翼是得力助手,它能牢牢壓著後輪,提升轉彎的效率;在直道上,尾翼則是豬隊友,它會帶來不小的阻力,多多少少都會限制住賽車跑直線的速度;所以每支車隊都會透過調節尾翼角度,來權衡賽車的極速和彎道表現,也必須設計製造好幾個不同的尾翼設計,產生不同程度的下壓力,以涵蓋所有不同賽道所需的速度,甚至會有特供板尾翼,專用於某一座賽道。尾翼是不能快速換新的,一旦在比賽時受損,OK,直接下班回家。


            • 底板(Floor):這是每台F1賽車最神秘的套件,因為很難看到它的真面目。底板有極高的研發技術含量,兩側有類似波浪凹槽的曲面通道,稱為「文丘里通道(Venturi Tunnel)」,將中段的空間壓縮、前後端的空間敞開,使氣流速度明顯提升,利用這個原理帶來的地面效應(Ground Effects)產生負壓,與前翼和尾翼所產生的負壓不同,底板所帶來的阻力明顯要小了很多。底板要梳理車頭帶進來的高速氣流、防止它們在過程中逸散、將氣流引導至擴散器,並分層、依序排出。

                  底板的邊緣套件(Floor Edge)也是舉足輕重的部位,不但要幫忙管理車身側面的氣流,也要封閉好底板下方的空間、確保車底氣流與外界的氣流隔離,否則會干擾梁翼和擴散器的效率,也要負責替暴露在外的巨大後輪排除風阻。底板的氣流通道設計和底板邊緣套件都是眾人焦點,備受車迷、眾家媒體和賽道攝影師的矚目,車隊更是想知道對手底板的箇中玄機,所有人都死命盯著它的所有細節。由此可窺見它有多舉足輕重。

                  另外,那一條看起來很像木板的東西,並不是普通的木製品,而是「防滑板(Skid blocks)」,由木料混合醛酚樹脂製成的高強度玻璃纖維材料(Permaglass)。它是一項安全變革,FIA藉由它來強制執行所有賽車的最小離地間隙(高度增加會削弱下壓力、降低車速)。每場比賽結束後,FIA會進行抽檢,磨損超過1公厘便會取消完賽資格。因此車底必須設計得更高,才能讓防滑板在比賽期間保持相對完好的狀態。上面允許安裝鈦金屬塊,賽車打出的火花就是從這裡來的。


              • 擴散器(Diffuser):藏在賽車的尾部下方,位於兩個後輪之間,是底板最後的匯流曲面,要負責「盡可能的擴大氣流」,看起來很像一個大黑洞、張著血盆大口的超級噴嘴。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套件,F1的規則嚴格限制了擴散器的尺寸,因為它的影響力太強大了。依照白努利定律(Bernoulli's principle),因為上下氣流速度不同,擴散器可以有效減少車底的升力,等於提高了下壓力。它還能將賽車底部的空氣快速抽出,能與底板一起產生大約50%的下壓力,而且帶來的阻力相對很小。擴散器設計的越完美,車底的壓力就越低,下壓力便會越大。同時,擴散器能整理最後的氣流,防止在它們在尾部分離,從而產生不必要的阻力。


              • 梁翼(Beam Wing):位於尾翼和擴散器之間,能將氣流向上推到賽車身後,對於後部的下壓力非常重要。它能夠增幅、放大擴散器和底板的表現成果。首先,梁翼會改變賽車下方的氣流方向,在擴散器頂部創造出一個低壓區,吸入(提取)更多來自下方的高速氣流,這將使擴散器更加有效,產出更多下壓力,增加了過彎時的牽引力和穩定性。車隊都在嘗試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梁翼,找出下壓力和阻力之間的最佳平衡。它的位置、曲率、面積、攻角和邊緣可以做不同設計,以適應不同的賽道條件。只要設計的好,就能成為擴散器的有效延伸。


              負片效果下的MCL36賽車

                  由於上面提到的這些精密工程所研發出來的終極套件,讓一輛F1賽車成了名符其實的「空力怪物」,平均能產生上千公斤的巨大下壓力,以車體重量的四到五倍壓在賽道上。這使輪胎具有強悍的牽引力(Traction),能用比其他車種高出非常多的車速解決各種彎道,還能防止車輛在過彎、急轉彎時打滑。總而言之,下壓力是F1賽車如此鶴立雞群的主要因素之一,它雖然起步加速、直線速度明顯都不優,但是只要放在彎道錯綜的場地裡同場較勁,F1就會快的跟鬼一樣。





              F1賽車的季中升級

              2023年賽季初驚喜連三站登上頒獎台的阿隆索,卻因為車隊失敗的「升級」而流失了寶貴的競爭力

                  
              隨著賽季揭幕,車隊和其他對手競賽、收集數據並做過比較之後,就會知道要怎麼做得更好。就跟賽道上的競速爭奪一樣激烈,在賽季進行中對車子的更新和升級,往往就是輸贏的關鍵。車隊們會繼續修正缺陷、挖掘賽車的潛力,甚至發現自己做錯了,進而改變整個研發方向。車隊們通常會進行各種大大小小的「季中升級」,為的就是要盡可能提升競爭力。如果是遙遙領先的車隊、或是落後太遠的車隊,也許不會做升級,而是將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明年的賽季。

                  季中升級一向是F1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大家都會仔細端詳新推出的車體部件,看他們有什麼新奇的點子(是創意還是模仿?)、看車隊如何在「空氣動力學」上優化他們的兵器,然後再看看最後的成績有什麼改變。我們很容易因為看到新奇的升級而感到興奮,但是秒錶永遠不會說謊,空氣是最公正的判官,升級套件能不能找到更多的下壓力、同時也讓阻力更小,計時數據會告訴所有人想知道的答案。有的車隊能扭轉劣勢、有的車隊卻不進反退(即所謂的「負升級」),所以「季中升級」也能給車迷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賽季初的常勝軍,不一定就是年度冠亞軍。

              MCL60的一次季中升級,引擎罩、散熱鰭片、側廂、進氣口這四處有著最明顯的變化,底板邊緣有個切口也移除了

                  2023年有兩支車隊貢獻了極其罕見、極端完美的相反例子:麥拉倫奧斯頓·馬丁。在揭幕的巴林大獎賽上,麥拉倫的MCL60賽車慘不忍睹,敬陪末座;而馬丁的AMR23賽車一鳴驚人,成功衝擊頒獎台。隨著幾次季中升級,原先讓人驚喜的馬丁卻因為新底板和新前翼等部件失去了平衡性,實際上導致了賽車退步。而季初讓人惋惜、「近乎災難性」的麥拉倫,卻因為非常有感的成功升級而起死回生。麥拉倫的技術部門很快就找到了薄弱環節,大刀闊斧進行了一系列空力改革,修改了尾翼、梁翼、擴散器、底板、底板邊緣、側箱、散熱鰭片、進氣口、前翼、後視鏡和Halo整流罩,幾乎是全車大改。這些季中升級讓MCL60賽車搖身一變,最終在賽季末成了小火箭,展現出「全能車」的潛力。這是很多人在賽季初意想不到的發展。



              F1的引擎

                  自2014年起,所有的F1賽車都完成油電混合動力化,配備1.6 L V6渦輪增壓引擎。對不了解引擎的人來說,在「L」之前的數字表示引擎所有汽缸的排量體積,以升為單位。「V」就是V型引擎。在「V」後面的數字代表引擎的汽缸數量。

                  車隊的建造者和其他團隊成員,包括車手,必須根據他們的需求,想盡一切可行的辦法去優化馬力、扭矩和燃油效率。這就是為什麼F1賽車的引擎非常複雜,而且也會根據每條不同的F1賽道進行微調。

                  引擎曲軸每分鐘的旋轉次數,或者我們稱之為轉速,對F1賽車引擎來說,按規則都被限制在15,000轉內。由於現今F1賽車的動力系統是油電混合,所以不僅僅只靠一顆引擎來輸出了。現在F1賽車搭載的叫做動力單元(Power Unit,PU)」,包含 —— 

              • 內燃機(ICE)
              • 渦輪增壓機(TC)
              • 熱能回收系統(MGU-H)
              • 動能回收系統(MGU-K)
              • 能源儲存電池(ES)
              • 中央電子系統(CE)

                  動力單元的功率全開時能產生大約1,000匹馬力。F1賽車的最高時速可達375公里左右,維爾特利•博塔斯(Valtteri Bottas)在2016年墨西哥大獎賽中,駕駛賓士W09賽車,創下372.5公里的最高時速紀錄。



              F1的方向盤

                  方向盤已經成為F1最明顯的高科技象徵,這是難得一見的工藝結晶。七十多年來,F1的方向盤發生了巨大變化,車手的指尖握有更多控制權,能夠即時做出各種最微妙的調整。

                  當F1於1950年首次舉辦時,方向盤上根本沒有任何按鈕。事實上,它們是從普通公路車上拆下來用的,主要是木頭製。盡可能的寬大,來減少轉彎需要的力量。1970年代,方向盤開始變革,出現的第一個按鈕是引擎熄火開關。木頭改成了皮革,後來再改成絨面革,增加抓握時的摩擦力。1990年代,駕駛技術有了更高要求,換檔撥片開始出現,以及幾顆進行調整的按鈕。為了更容易按到按鈕和撥片,方向盤的形狀也不一樣了,變得更短、更方、更容易轉動。

                  方向盤的複雜性一直不斷上升,許多功能都轉移到方向盤上,並且配備了越來越多的按鈕、開關和旋鈕,同時還改進了握把的形狀。自從法拉利率先加上顯示器之後,不僅功能性越來越發達、成為複雜的介面,還講究起人體工學。

                  一個現代F1方向盤的輕量化做得非常徹底,造價大約新台幣150萬元。它使用的材料有很多種,但主要是由碳纖維、玻璃纖維、矽、鈦和銅製成,內部有複雜的電路和電子連接器。每個賽車手都有自己的喜好、駕駛風格和使用習慣,所以車隊也會根據他們的個人需求來量身定製。方向盤的人體工學設計、整體形狀、握把曲線、撥片長寬、按鈕及開關佈局,全都適合他們的手型,也符合他們理想中的方向盤手感。但F1賽車不僅速度非常快、轉向頻繁,甚至需要很多微調的轉動,而且還會受到顛簸路面的劇烈震盪,賽車手戴著防火手套,按鈕也相對小,並沒有讓方向盤變得更好用。但有很多方式可以讓各種按鈕和開關變得更容易操作。為了避免按錯,車隊會搭配飛機也在用的按鈕。

                  在細節上,每支車隊的方向盤都不一樣,光是使用說明書就厚厚一本。當一位車手初次進入一輛沒開過的F1賽車時,會感覺自己更像是要做工程師的工作,而不像是賽車手,因為它非常複雜,像是迷你電腦,各種按鈕和旋鈕可以組合出數百種配置,通常包含 —— 

              • 動力輸出模式:調整動力單元輸出的性能
              • 煞車平衡:調整前輪與後輪的煞車比例
              • 能量回收與輸出:管理充電或放電
              • 差速器:進出彎道時獲得更好的平衡性
              • 離合器咬合點:無縫換擋才能提高性能表現
              • 空燃比:提高功率衝刺最速,或降低功率省油保胎
              • 油耗模式:控制當前所需的注油方式
              • 輪胎模式:告知車輛目前使用的輪胎配方

                  所有車隊都將方向盤功能視為一定程度的機密,特別是在設計、設置以及特定車手的需求方面。上面列出的功能只是主要的幾項,但實際上還有其它一些功能是為車手、車隊甚至某條賽道量身訂製的。F1有著如此精密的方向盤,車手們不只要在比賽時無止境般的升降檔位,還有各式各樣的參數要一起調整,需要耗費大量的精神和體力才能正確完成這些設定,更要一邊和工程師通話、切電量、改模式、調煞車比,簡直忙到不行。所以賽車手必須完全熟悉他們的方向盤,養成肌肉記憶。

                  今天F1十支車隊的方向盤可見下圖:



              F1的輪胎

                  好的,接下來兩個章節就是看比賽的重點了。

                  輪胎在F1比賽中扮演著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正是F1的精華之處(畢竟一輛賽車再怎麼厲害,還是要靠輪胎在地上才跑得起來),只要認識了輪胎,你就一定能看懂比賽。但輪胎也是新手剛開始最容易不理解的地方,只要搞懂F1的輪胎在玩什麼,當你看比賽時就會非常清楚。所以這段我會解釋的詳細一點。

                  倍耐力(Pirelli)與FIA簽有合約,由該廠商獨家擔任F1的輪胎供應商。不同於民用車和街車輪胎,F1賽車的專用輪胎只能以最佳性能跑到60到120公里左右,這是刻意設計的,讓一套輪胎無法在任何F1比賽中跑完全程,賽車必須進站更換輪胎才能跑完比賽,以增加比賽中的變數和懸念。直到2021賽季結束前,F1多年來都使用13寸輪轂。從2022年起,官方制定了嶄新的技術規定,全部賽車改為使用18寸的輪轂。

                  先引用一張中文維基百科上的圖表 —— 

                  F1賽車的專用輪胎是光頭胎(沒有任何排水胎紋),倍耐力研製了五款乾地專用胎,每場大獎賽會挑選其中三款出來用。這一系列乾地胎按照硬度分為C1到C5,「C」代表「化合物」。

              • 「C1」:是這個系列最堅硬的輪胎,通常用於輪胎消耗最嚴峻、氣溫最高,或是高速彎最多、下壓力需求最大的賽道。能提供最大的耐熱性和極限能力,經得起長時間使用。但是以犧牲峰值性能為代價,抓地力表現不佳,也需要最高的工作溫度。
              • 「C2」:用途廣泛,適合高消耗、高速、高溫的賽道。通常也會用於新賽道,在安全顧慮上,是比較保險的選項。
              • 「C3」:用途極為廣泛,適合各種賽道條件,在耐用度和性能表現上取得了絕佳平衡,所以每一場比賽「C3」都會出現。
              • 「C4」:用途也偏廣泛,適合低磨耗、平均車速較慢、路面比較光滑的賽道。但需要快速將它升溫,才能發揮峰值性能。
              • 「C5」:是這個系列最柔軟的輪胎,專門為了低速賽道和需要高水平機械抓地力的賽道而設計。它只需要100°C左右的工作溫度,就能提供最強大的機械抓地力,但是使用壽命很短。通常出現在街道賽,以及路面很光滑的賽道上。

                  每場比賽,倍耐力都會從C1到C5之間挑出三款硬度的輪胎,供應給所有車隊使用。而挑出的這三款胎當中 —— 

              • 最軟的那款輪胎會在胎壁漆上紅色線條,稱為「紅胎」「軟胎」🅢
              • 硬度居中的那條輪胎就會漆上黃色線條,稱為「黃胎」「中性胎」🅜
              • 最硬的那款輪胎會在胎壁漆上白色線條,稱為「白胎」「硬胎」🅗
                  另外,如果比賽遭遇下雨、雨後積水的話,還有兩款具備排水胎紋的雨地專用胎:
              • 較淺的排水胎紋,會在胎壁漆上綠色線條,稱為「半雨胎」🅘,能應付一般雨勢和乾溼不定的路面,但缺乏速度
              • 較深的排水胎紋,會在胎壁漆上藍色線條,稱為「全雨胎」🅦,能應付磅礡大雨和積水,增強了抗打滑能力,更加缺乏速度

                  如果還是覺得混淆,我再用兩張圖幫助你理解 —— 

                  假設。第一場比賽,倍耐力研究後判斷這條賽道的路面瀝青太粗糙了,磨耗太兇,平均車速又高,輪胎的負荷太沉重了,可能會有爆胎風險,他們就會挑最硬的那三款輪胎(即C1、C2、C3)。讓輪胎盡可能撐得住巨大的壓力和磨損,以安全為上。所以那一場比賽,紅黃白的歸屬就會跟下圖一樣:

                  然後第二場比賽,倍耐力研究後判斷這條賽道的路面瀝青太細緻了,平均車速又低,根本不怎麼磨損,會讓輪胎變得太長壽,可能會導致比賽變得無趣,他們就會挑最軟的那三款輪胎(即C3、C4、C5)。讓輪胎死得早一點,也讓車隊忙一點,增加變數和觀賞性。所以那一場比賽,紅黃白的歸屬就會跟下圖一樣:

                  注意到了嗎?第一場比賽裡最軟的紅胎,是C3;而到了第二場比賽,同樣一條C3,卻成為那場比賽裡最硬的白胎。如果你是個一知半解、正在試著看比賽的初學者,那可以不用管C幾,先放一邊吧。只要知道每場比賽的紅黃白代表什麼特性就可以了:

              • 白胎🅗最硬、最耐磨損、里程最持久,但抓地力卻是最弱的,裝上它的時候通常車速更慢。適合長距離續航。
              • 紅胎🅢最軟、最容易磨耗、通常也撐不了多少里程,但是抓地力最強,裝上它的時候通常車速是最快的。適合短距離衝刺。
              • 黃胎🅜在磨耗、里程、車速和抓地力表現上,通常也是居中,因此也稱為「中性胎」。

                  特別注意我用了很多"通常"這個詞,因為上述解說並不是篤定適用於所有比賽,每條賽道飆起來都有不同的磨耗特性、抓地力強弱和彎道節奏;有賽道很要求馬力,也有賽道很要求下壓力。每支車隊的賽車和輪胎搭配後也都有不太一樣的特性,舉一些例子:

              • 有的賽車很操輪胎;有的賽車不管怎麼跑,輪胎卻都好好的
              • 有的賽車刷單圈超級快的,但是正式比賽跑一段時間後就疲軟了
              • 有的賽車單圈刷不出速度,但是正式比賽跑一段時間後卻越來越快
              • 在某場比賽中,有的賽車不管裝紅胎還是裝白胎,車速都排在倒數,結果一換黃胎變成火箭,一路瘋狂超車
              • 有的車隊很擅長用C2、C3跑出最速,有的車隊只擅長C4這款胎
              • 曾經出現過C1~C5都用得嚇嚇叫的賽車
                  而這種各自擅長的情況每年都在變,這就是工程研發的精妙之處,牽涉到整台車的所有零件、所有能量、力量和重量施加在輪胎上的結果。

              阿爾本和他跑了57圈的白胎

                  如上面這張圖,假設比賽總圈數是50圈,那車隊就要想「我們要用什麼硬度的輪胎去跑完比賽?有幾種可行的策略?哪一種最快、最適合我們的車?」 —— 
              • 紅換白🅢🅗(一停):模擬數據後速度最快的策略。但是進站的前幾圈有可能會掙扎於輪胎衰退,比賽結束前的白胎也有可能會面臨一點衰退問題。

              • 黃換白🅜🅗(一停):模擬數據後速度次快的策略。速度不如用紅胎起步,但是在輪胎衰退上比較有餘裕,駕駛風格可以稍微激進一點。

              • 紅換黃🅢🅜(一停):模擬數據後速度居中的策略。需要細心保護紅胎,走線和煞車都要保守,才能跑這麼多圈,但比賽後半段有追人或防守的優勢。

              • 紅換紅換黃🅢🅢🅜(二停):模擬數據後速度最慢的方案。用兩節紅胎可以保持很出色的圈速,比賽後段也很強勢,但代價是要多進一次站,折損時間。

                  在正賽起跑最初兩到三圈,輪胎圈速優勢是最關鍵的因素,紅胎往往能向前爭奪賽道位置,而白胎則相反。到了十五圈左右,關鍵變成輪胎的壽命優勢,那時的紅胎已經是強弩之末、即將耗盡能量,無論如何隨時都要準備進站;而白胎則可以盡情加速,從容的應對高速彎,甚至可以等看看場上是否會出現安全車,在進站策略上的選擇更有彈性。

                  所謂進站策略(Pit Strategy),就是何時換胎、該換什麼胎的戰略,也是F1車隊用來較勁的暗黑藝術,用起來高深莫測、瞬息萬變,而身為車迷和觀眾的我們則可以等著看最後的好戲,當策略成功換得勝利,妙招會讓我們拍手叫好;當策略失敗錯失機會,昏招也會讓我們莞爾一笑。不同的輪胎,就像賽跑時換上不同的鞋子,試圖利用輪胎特性來戰勝對手的一種最佳方式。如果用(賭)對策略,甚至可以超掉車速更快的對手。這也是接下來要說的內容。



              F1的進站.以及各種策略

                  進站(Pit Stop)在F1和許多賽車運動中都相當重要,所以我也會解釋的詳細一點。這是比賽中F1賽車必須執行的關鍵動作,可以用來更換輪胎、進行緊急修整(換新前翼、調整前翼角度、散熱管道清理、調整座艙或安全帶、更換方向盤、軟體重置、補充液壓、其它的緊急處理等)、車輛退賽、加油,或者作為賽會的一種處罰項目(因為維修區通道有限速,通常是時速80公里)。目前F1不允許在比賽中途加油。不過,由於單條F1輪胎的壽命低於一場比賽的距離,且賽事規則也規定「除非比賽全程濕滑,否則每輛賽車都必須至少進行一次進站停車,並至少更換一次不同硬度的輪胎」,才達成比賽結算成績的基本資格。所以,每輛參加正式比賽的F1賽車,都一定要進站。

                  車隊的臨時車庫(又稱P房)和維修站全部位於維修區內,通常位於賽道起跑大直路的一側,隔著一道防護牆(Pit Wall)與賽道平行,並按照去年錦標賽中的車隊積分榜名次,來分配每支車隊在維修區內的車庫順序。車庫裡是許多車隊人員,例如工程師、技師、機械師、維修站團隊(Pit Crew)等等。一般而言,現場的每輛賽車都有五位主要工程師:比賽工程師、性能工程師、控制工程師、內燃機工程師和動力系統工程師,他們會確保車子的最佳表現和可靠性,並與車手聯繫。

              比賽中正在待命的賓士維修站團隊,他們有座位計畫,每個人坐哪張椅子都固定的

                  車庫外即是維修站(又稱維修格),需要多達21位團隊人員齊心協力完成任務,負責迅速更換輪胎等講究快速完成的工作,再將賽車安全釋放回賽道:

              • 4名卸胎員(Tyre off)負責盡快將舊輪胎從賽車上拉下來。
              • 4名上胎員(Tyre on)負責將新輪胎帶到維修站並裝上賽車。
              • 4名輪胎槍手(Tyre gunner)負責操作專用氣動扳手,拆卸並安裝車輪螺帽。
              • 2名前頂員(Front jack)負責操作特製千斤頂,將車頭抬起以便更換輪胎。1名主力,1名後備。
              • 2名後頂員(Rear jack)負責操作特製千斤頂,將車尾抬起以便更換輪胎。1名主力,1名後備。
              • 2名穩車員(Steadier/Side jack)負責在兩側扶穩賽車。當前翼損壞無法頂起車頭時,這兩個人員會操作側千斤頂補上。如果需要,他們還可以清理散熱口、車手護目鏡或後視鏡。
              • 2名前翼調整員(Front wing flap adjust)當車手希望改變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特性時,這兩個人員會負責操作專用鑽頭,轉動前翼上的螺絲,以調整角度。更換新前翼時,也是他們協助安裝。
              • 1名棒棒糖人(Lollipop man)負責引導賽車駛入維修格、發出釋放賽車的信號。過去是手持一根指示牌,狀似棒棒糖而得名。現代已改為線控電子燈號系統。他們要在維修區通道找到安全的放車間隙,並確保車手不會妨礙(或撞到)另一輛經過的賽車。

                  以上這一切工作都要在眨眼之間完成,所以這組人馬平常就需要鍛鍊肌力、進行很多練習。彼此之間的站位、姿勢、腳步都要完美協調,節奏統一,才不會互相妨礙而拖延到時間。除了特訓,每支車隊也會以賽車手的標準來照顧這一組團隊,認真對待他們的準備工作,並分配體能教練、物理治療師和工程師等等,同時仔細研究影片和數據,協助團隊縮短換胎的時間,也有專人管理他們的健康和飲食。你也許覺得有些誇張,但只要理解 —— 賽車手在賽道上要追進0.5秒的差距有多麼困難、而換個輪胎要丟掉5秒又是多麼的簡單 —— 你就能明白,進站導致輸掉一場比賽的可能性,比超車贏得一場比賽的可能性要高得多。一次完美的進站也許只爭取到1秒鐘,但一次糟糕的進站可能直接毀掉一台車的比賽。只要換胎失誤,都可能會損失積分,這會轉化為車隊賽季名次的不利影響,然後在賽季結束時還可能繼續造成數百萬美金的分紅損失。這就是為什麼進站在賽車運動中如此重要。

                  F1的平均換胎時間是2.5秒,目前最快換胎時間是2023年10月9日麥拉倫車隊在卡達大獎賽創下的1.8秒。每支車隊都有這樣一支追求極限的特別團隊,在大獎賽周末負責隊內兩輛車的進站程序。這也代表在所有10支車隊中,有超過200人參與維修站工作,他們經常是觀眾的目光焦點,總是會在賽車駛進維修站之前做好萬全準備(通常啦)。

              法拉利的Pit Wall指揮站,坐了一排喜劇大師

                  比賽中除了賽道上的車子,賽道邊的維修區也是很受關注的焦點,包含一排整齊靠在防護牆邊的各車隊指揮站(沒有統一的名字,也可稱為指揮台、指揮中心)。這些指揮站都是高科技資訊中心,藏滿了纜線和各種昂貴器材,在比賽現場掌管所有可提取的資料和數據,在這裡只需要按個鈕,就可以聯繫整個車隊上下所有重要的節點,包括賽車裡的車手、現場的車庫、車隊總部、工廠的團隊。指揮站主要是用碳纖維和輕質複合材料打造的組合式結構,每支車隊各有各的做法,規模都不同,有的八個座位、有的只有三個座位;唯一相同的是每個座位前都有監控螢幕和通訊面板。也沒有一定要哪些職位才會去坐那裡,但通常坐鎮在指揮站的會包括領隊、體育總監、技術總監、賽道工程總監、首席設計師、首席策略師、比賽工程師等等。

                  指揮站是F1賽事裡「團隊合作」、「運籌帷幄」、「爾虞我詐」的一種視覺象徵,是賽道旁邊的另一個戰場。這裡就像比賽期間各車隊的神經中樞,有眾多計時和數據設備。他們會監看賽況、自家和場上的賽車、計時段成績、數據圖表、賽道溫度、氣象雷達、車載鏡頭、電視轉播畫面等等,並與工作團隊或車手通話,討論決策或下達指令。在講究時機的F1賽事裡,每當導播或攝影師想要傳達比賽的緊繃氣氛、領隊或主管們束手無策的窘境,或是某支車隊的緊張和焦慮時,鏡頭都會對準這些指揮站。

              賓士領隊托托·沃爾夫喜歡在車庫裡坐鎮,與眾不同

                  不僅車隊會根據場上局勢,車手也會考量自己的輪胎狀況、或是車輛需要任何修整,來決定是否進站。和輪胎策略的重要性一樣,進站時機通常會主宰比賽的成績好壞,因為這裡就是執行策略的地方,倍耐力也會公佈進站窗口(Pit Window)的圈數落在哪裡。然而,倍耐力給的進站窗口並不是官方規則,而是數據參考,它也只考慮輪胎退化和單圈時間。所以各支車隊都會自行計算,找出最佳方案。而且,駕駛艙裡的車手難以得知視線之外的戰況,更不能掌握全局,所以必須要仰賴車隊的協助。

                  每個人都喜歡超車,但很多比賽的關鍵時刻是來自維修區,而不是駕駛艙裡。不少畫面上乍看平淡的比賽,其實檯面下有著暗潮洶湧的策略角力。一般來說,在正確的時機換一套新輪胎,意味著出站後的單圈時間會更快。若選在錯誤的時機,則比賽成績往往不理想。要獲得一場勝利,需要賽車、車手、策略這三者結合。所以還是需要看得見場上全局的車隊來做計算與分析,由總部的戰情室和現場的策略師團隊不斷篩選數據點、模擬數據並研究每一幀現場拍攝的影像。每支車隊總部的戰情室是F1最獨特的區域之一,這裡簡直像NASA任務控制中心一樣,房間裡有性能工程團隊、空氣動力學團隊、數據分析團隊、運算模擬團隊、比賽策略團隊和情報監控團隊,他們的研究主要會覆蓋以下因素:

              1. 輪胎退化/輪胎壽命(包含隊友和主要競爭對手)
              2. 比賽位置/圈速或計時段成績(包含隊友和主要競爭對手)
              3. 剩餘可用的新/舊輪胎(包含隊友和主要競爭對手)
              4. 瞬時相對時間軸(窗口)
              5. 新輪胎的預估圈速/退化/壽命
              6. 主要競爭對手的輪胎細節
              7. 主要競爭對手可行的所有策略(一停/兩停/三停)
              8. 賽車的傳感數據和設定參數
              9. 全場GPS數據
              10. 車手的反饋或意見
              11. 車手或主要競爭對手的駕駛違例情況
              12. 主要競爭對手的無線電(紀錄內容、判斷意圖、破解暗號)
              13. 出站後的交通情況(包含隊友和主要競爭對手)
              14. DRS可以使用或禁止使用的通知
              15. 超車/防守的難易度
              16. 比賽控制中心(FIA賽事總監)發佈的消息
              17. 天氣預報(包含全場降雨、局部降雨、積水或乾燥情形)
              18. 賽道溫度
              19. 賽道摩擦力
              20. 駕駛技術/保胎能力
              21. 載油量
              22. 碰撞事故的機率
              23. 安全車/虛擬安全車出現的機率
              24. 安全車/虛擬安全車出現後的措施
              25. 比賽剩餘圈數
              26. 比賽期望的名次
              27. 從現場影片仔細檢查任何賽道上的情況(例如有車子掉落碎片)
              28. 觀察其他車隊的策略
              29. 觀察其他車隊的輪胎和圈速變化
              30. 基於觀測計算得出的理論最佳策略
              31. 基於軟體建模得出的理論最佳策略
              32. 這條賽道往年的歷史紀錄和數據

                  這些數學模型考慮了所有因素,並交由電腦運行了數百萬次模擬,得出進站的最佳時機,以及進站總體上能帶來多少好處,戰情室再向首席策略工程師(或賽事策略主管)傳遞這些訊息(基本上是一眨眼之間就傳到比賽現場)。策略工程師會根據這些數據和資訊,加上自己的判斷和直覺反應,找出最合適的窗口來執行取勝策略後,由比賽工程師經由無線電聯絡車手進站。工程師給出的策略不一定都是完美的,有很多灰色區域無法非常準確的建模,所以也常聽取車手的意見,甚至可能會交由車手決定合適的輪胎和窗口。

                  「Window」在英語世界中不只代表「窗戶」,老外也常常代指「時機」或「空檔」的意思。而在F1裡,所謂「窗口」就是「出站返回賽道後的前方空間」;而「合適的窗口」意思就是「出站返回賽道後有一段圈速不受阻礙的空間」:假設進一次站需要花費25秒,而你後面最近的那輛賽車離你還有30秒遠,那當你去換胎再回來賽道後,那輛賽車還是在後面5秒,而你的面前便是無人地帶,可以好好用新輪胎發揮車速,這個「30秒」就是一次合適的窗口、乾淨的窗口。我舉這個例子是非常完美的情形,當然啦,不一定非得淨空才行,凡是出站後不會被人擋、距離前面的傢伙還有個好幾秒遠,這樣也是好窗口,都能算是「窗口打開了」。相反,有一輛賽車在你後面24秒,那這個只有「1秒」的空間簡直糟到爆,當你離開維修站後,那輛車就會一屁股擋在你面前,造成時間上的嚴重損失,這樣就是「窗口沒開」。

                  身為看比賽的觀眾,我們也可以自己算算車手的窗口,這邊先用一張圖教你怎麼算 ——     畫面右下角給了「進站平均耗時」是19秒。我們以領跑的維斯塔潘來當例子,把他身後的車距秒差相加,一直加到超過19秒為止。從阿隆索、奧康、塞恩斯、漢米爾頓一直加到勒克萊爾時是18.177秒,再到加斯利這邊已經是20.18秒。那如果維斯塔潘現在進站換胎(而且維修站團隊沒有出差錯,快速換好),他出來之後便會夾在勒克萊爾與加斯利的中間。這就是他那一圈的窗口,看得出來是很糟糕的窗口吧?耗費19秒出來的話,後車就咬在1秒左右,距離前車更是不到1秒,空間非常狹小。


                  剛剛算窗口是往後方加總。現在來一張往前方加總的窗口算法 —— 
                  在這張圖截取之前,佩雷茲、周冠宇、霍肯伯格(我用三個紅箭頭標出)已經提前進站,將他們的紅胎、黃胎換成白胎,按照規則可以不用再進站,能用這套白胎跑到比賽結束。而這裡是超車極為困難的摩納哥賽道,有十幾輛賽車首尾相接、間距都在1秒左右,他們遇上狹窄賽道的堵車,全都無法提速。然而,進過站的佩雷茲、周冠宇、霍肯伯格都是前方空曠,不但可以舒服的跑最佳圈速,而且照如此情況下去,還能衝進前方一票車手們的進站窗口裡,瞬間斬獲大量的賽道位置。看出來了嗎?從佩雷茲往前方加19秒的話,可以一直加到勒克萊爾之前!從勒克萊爾、加斯利、羅素,一直到斯特羅爾等人的進站窗口裡,已經被三個可以不用進站的人闖進去了。從我用綠線括起來的任一車手中,只要他們進站,便會掉到這三人的身後。此外,由於這三人沒受到阻擋,所以還可以繼續加速、繼續拉近秒差,把前方更多車手裝進這「19秒」,侵蝕掉他們的進站窗口。再利用這條賽道容易防守的特性,死命擋住掉到後面的人,就有機會佔取大便宜。

              紅牛車隊首席策略工程師漢娜·施密茨 (Hannah Schmitz),當今F1闈場裡著名的戰術大師,被譽為「女諸葛」

                  接下來,我會介紹幾種常見的進站情況:

              • 「標準進站」即按照賽前原訂的理想計畫,輪胎耗的差不多,車速開始掉了,也有了合適的進站窗口才換輪胎。這沒什麼特別好解說的。

              • 「緊急進站」:賽車遭遇碰撞事故,有輕微損傷(例如前翼破損等突發情形)或爆胎,不得不進站換前翼或換輪胎。緊急進站完全是計畫之外的、無法掌控的變數。通常被迫緊急進站的賽車都會掉很多名次,損失不小。

              • 「策略性進站」:F1的看點之一!。策略性進站百百種、五花八門,要在不到30秒的時間內做出最佳決定,所以也各有成敗。它是應對場上各種突發變數的戰略,包括雨要下不下的時候選擇先換雨胎、賽道還是濕的時候換速度超快的乾胎上去賭一把、有人撞車時估計會不會出安全車,或者是其他車隊用了某款胎今天突然變快,是否現在就要跟進。策略性進站要在瘋狂的巨大壓力下保持冷靜,有時是權衡後做出的清晰判斷,純粹是智力與腦力的較量;有時是在眾人混亂中臨場應變、在巨大風險中大膽進取、放手一搏,有著扔骰子的刺激感。

              • 「提前進站」(Undercut)兩大「翻牆進站」戰術之一。其實也是「策略性進站」的一種,只是比較特殊,不是每次執行都能成功,需要精密計算。當後車緊緊追趕前車(差距在2到3秒之內),而且確定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超越。隨著雙方輪胎都在磨耗、車速逐漸下降,開始接近換輪胎的窗口,雙方的策略也都差不多。如果後車突然進站,換了一條新輪胎,出站後全力瘋跑,而前車在這個時刻沒有進站,仍然用著舊輪胎跑著不太理想的車速,那麼當前車下一圈跟隨對手的決策,也進站換輪胎,想要繼續保持領先,通常為時已晚。因為那輛瘋跑的後車已經用新輪胎吃掉2到3秒的差距了,有時甚至更多。於是,便在賽道外用了一個策略,間接完成了賽道上的超越,隔著一道防護牆翻掉了對手。此戰術同樣適用於前車防守後車。

              • 「延遲進站」(Overcut)又叫「晚進站」,另一個「翻牆進站」戰術。同樣也是要精確掌握進站時機,在適當的時候提速,只是跟上面的「提前進站」相反,在對手進站後繼續用舊輪胎行駛,比較有挑戰性,也需要仰賴某種賽道特性,所以較少出現。例如在極低溫(或難升溫)的賽道,前車換了新胎可能需要兩三圈才能達到工作溫度,低於理想圈速;而後車用著正在工作狀態中的高溫舊胎瘋狂壓榨餘量、拼命推進,這不僅能趕上前車、在進出站之後有機會實現超越,更可以在比賽末段擁有輪胎壽命的優勢。又例如在超車極為困難的賽道(如摩納哥站),前車出站後遭遇阻擋,而未進站的後車面前一片開闊,反而圈速能推的更快。一來一往之下,既然是「你慢我快」,後車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執行「延後進站」,實現超越。此戰術同樣適用於前車防守後車。

              • 「免費進站」(Free Pit Stop)免費進站不是在比賽開始前,甚至比賽期間可以預測到的,它是運氣。當車手進站但不失去場上位置時,就是免費進站。如果車手透過更快的圈速與後車拉出了足夠的差距,通常會在其他賽車發生事故(例如碰撞)進行安全管制時獲得免費進站,特別是安全車出動時,在全場賽車大幅放慢的時候趁機去換個新輪胎!若後車距離夠遠,這個進站便不會掉任何位置,沒有任何損失,節省大量比賽用時!紅旗也可能會發生免費進站(端看車手是否在紅旗頒布之前尚有換胎計畫,倘若還沒換,便是一次免費進站)。在比賽期間獲得免費進站的話,對任何車手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所以安全車一出現就常會有很多車手換胎,因為它提供了大好機會、或是創造時間成本更小的進站時機。最後,如果比賽才剛開始(大家都是新輪胎)或接近結束(並且有可能在安全車帶領下結束比賽),車手可能不會選擇進站。

              • 「雙車進站」(Double Stack Pit Stop)又叫「同圈進站」。隊內兩車一前一後都進站換胎,一台車換完馬上接另一台。這是車隊硬實力的展現,難度相當高,不但要保證能拿出最佳換胎速度、有充足時間給工作人員準備一口氣換八條輪胎、即將進站的兩輛賽車也正好要有一點距離,以上有個疏漏便會折損時間。通常發生在安全車或突然下雨的情況下,這樣另一輛車就不必再跑一圈,從而損失大量時間和賽道位置。「雙車進站」通常有其必要性才會執行。有時從策略上來說,兩車一起換胎能將性能完好發揮,不用舊輪胎多浪費一圈;也可以兩台車一起進行「翻牆進站」的戰術,給予對手加倍的威脅。在必須完美表現的壓力下,「雙車進站」總是會加劇比賽的緊張氣氛,觀眾都愛看,如果車隊順利成功,往往都會得到很多讚揚。如果失敗的話,不僅耽誤比賽,還可能會引發一場災難,因為第一輛車出了差錯,第二輛車的比賽也毀了,例如2020年薩基爾大獎賽上,賓士給兩台車換錯輪胎的低級失誤,貽笑大方。

              • 「幻影進站」(Phantom Pit Stop)就是A車隊一票人員抱著四條輪胎從車庫跑出來,假裝自家的賽車要進來換胎了,結果賽車從外面跑過去根本沒進來,然後那一票人又抱著四條輪胎走回車庫,一切動作都是演戲、都是幻影。此舉用意是欺騙對手,讓B車隊害怕被翻牆進站給超越,有可能會緊急把車手叫進來換胎,結果掉入陷阱(因為A車隊的輪胎其實藏著胎肉,還能用高速跑很久,等到比賽末段時,A車隊的輪胎會比B車隊的輪胎更新、更有優勢)。「幻影進站」通常是前三大車隊才在玩的把戲,例如賓士、紅牛和法拉利。我看一次笑一次,當有車隊被騙到時更是好笑。對了,被騙到的那輛車,通常成績都不怎麼好看。

                  寫到這,我也只是提到幾種常見的進站情景,賽道上有各種變數和情況,各有臨場應對的進站策略,既複雜又多變,要寫成一本書都行,這裡就盡量簡短。當我們在看一場比賽時,可以先把該賽道的磨耗特性、倍耐力是給C幾的輪胎、當天的賽道溫度等東西先記在心裡,然後燈滅起跑後,再把你關注車手的起步輪胎顏色和總圈數套進去,等待比賽的發展。如果你關注的那個車手感覺早進站了,或是圈數還未滿三分之一就進了,那他可能是要跑二停(也就是進兩次站);如果晚進站、圈數快過半了才進,那他高機率要跑一停(只進一次站)。看出這一點後,你再觀察他的競爭對手怎麼做反應,是要用一停打兩停、還是兩停打一停,或者調動隊友突然進站、發起威脅,來一個前後夾攻。這樣子來欣賞比賽的話,即使鏡頭上貌似平淡,你也會清楚知道檯面下的風起雲湧,現在正進行著哪一種較量。

                  一般情況下,在正賽進行時,如果車手即將進站,他們往往會將車速推向極限、圈速明顯變快(與前方的秒差縮小),因為這套輪胎已經沒有必要保護了,也盡可能彌補進站所要花費的時間,所以看到車手突然猛然推進,往往就代表他要進站了。這是車隊、轉播講評和車迷都會留意的地方。但這也是車隊可以操作詐術的空間,大家都在盯著數據、彼此心知肚明,而車手猛然加速卻沒有要進站,實際上是想欺騙競爭對手;當然也會有相反的情況,沒有大力推進,而是突然進站想翻掉對手!

                  進站除了是比賽競爭的看點之一,也是很有觀賞性的環節。看著二十個工作人員全都像連體嬰似的,在兩秒鐘左右的時間內就同步換好了四條輪胎,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只有在F1的比賽裡才能看見的奇觀。需要很多人大量的練習和默契才能辦的到,所以進站也是車隊展現實力的主舞台之一。換胎換的越快,感覺這支車隊就很厲害;換胎換的丟三落四、丟人現眼,也會讓車隊淪為眾人笑柄(我不是在說法拉利)。再加上氣動扳手拆裝螺絲的舒爽機械聲,非常吸引人!

                  如果比賽時出現特殊情況,所有賽車一窩蜂搶著進站換胎時,常會看到手忙腳亂的眾車隊、爭先恐後的眾車手,賽車在維修區通道上不斷危險的閃避,更是一整排混亂的奇景。



              天氣對F1的影響

                  雨天的比賽是車迷最愛,因為濕滑的道路縮小了車輛性能極限(引擎馬力、空氣力學、抓地力的綜合實力),會削減各輛賽車的差距,讓所有車手以純粹的駕駛技術搏鬥,也會有許多人輪胎打滑,甚至出現多起碰撞的場面,難以預料最後的比賽結果。我們先談天氣對F1比賽的影響,如果因雨水導致賽道路面太冷,那輪胎就會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進入工作溫度,很難發揮該有的性能。當路面太潮濕時,它會明顯降低F1賽車的抓地力和牽引力,增加失控概率。

              2007年歐洲大獎賽,多輛賽車滑出賽道

              2021年濕滑的匈牙利站第一彎,博塔斯煞車鎖死來了驚天一撞,波及好幾台車,猶如打保齡球

                  雨天時由於會大大增加碰撞風險、彰顯車手們的技術水平、縮短車隊實力差距、可能讓車隊精心策畫的數據模擬圖崩潰,更容易爆冷門,所以雨戰有非常多的變數和意外,相當刺激好看,非常受到車迷們的歡迎。如果遇上忽雨忽晴的天氣、忽乾忽濕、半乾半濕的賽道,這場比賽也會很好看,變化多端的路面將會給所有車隊帶來更大的考驗,重新計算進站換胎的時機與策略。一旦有車隊決策出錯,太早進站、太晚進站,甚至換錯輪胎讓車子嚴重打滑,便會讓賽場上的名次瞬間大洗牌。所以天氣如果來攪局,那比賽肯定會變得不尋常。

              現行規則的賽車會激起巨大水霧

                  但是自從2022年起,FIA大改規則,進入「地面效應」時代之後,F1賽車放棄以大量複雜的翼片和破風板來製造下壓力,改為控制氣流從賽車底部的通道穿過,以文丘里效應(Venturi effect)產生的超強大負壓「吸附」路面,來彌補所需的下壓力。

                  結果雨天時,路面的積水同時也會伴隨氣流從賽車底部穿過,車子不但瘋狂抽水,而且水量還爆炸多,經由擴散器往高處拋灑、形成誇張的巨大水霧,反而嚴重影響後方車手的視線,甚至到了幾乎看不見前方的情況。FIA唯恐發生致命意外,因此下大雨時格外謹慎,頻出紅旗暫停,不願冒險進行比賽。因此近年來,即使遇上下雨天,車迷有時候也無緣享受雨戰所帶來的刺激感。這要看FIA如何解決視線問題了,他們現在還一直在傷腦筋。



              F1賽場上的旗號
               

                  賽場上會有各種旗幟,是賽車界通用的旗語,場邊安排的工作人員(Marshal)會揮舞旗幟,來向賽車手們傳達各類訊息。這也很簡單,很好理解。下面是F1賽場上常見的旗號:

              • 「黃旗」▉▉▉:代表前方有危險,車手要減速。
                  這是當賽道上出現事故和障礙物時會揮舞的旗子,危險係數較低。如果現場的賽事幹事判斷危險係數更高一點,賽道有一部分被障礙物阻擋,但不需要出動安全車,則會出示「雙黃旗」,也就是兩面黃旗,車手要顯著的放慢車速,並隨時做好停車的準備。不論是單面黃旗或是雙面黃旗揮動時,車手皆不可以在黃旗路段超車。


              • 「紅旗」▉▉▉:代表比賽暫停。
                  紅旗出示後,全場
              車手需立即大幅減速,不得超車,所有賽車依序緩慢開進維修區通道,在第一輛賽車後排好,等待比賽恢復。當賽道上出現嚴重事故、天氣惡劣、賽道狀況不佳時,現場的賽事幹事判斷危險係數極高,就會出示紅旗。或是場邊的緩衝設備被賽車撞毀,需要不少時間修復,也會出示紅旗。另外一提,按照規則,紅旗之下,所有賽車在維修區等待時都可以自由換胎,這是由於「紅旗 = 賽道路面暫時不安全」,可能會有碎片傷害輪胎。

              • 「綠旗」▉▉▉:代表比賽恢復正常。
                  當事故排除,黃旗結束、安全車已經離開賽道,或是虛擬安全車結束時,便會出現綠旗。每當比賽遭遇較重大的事故而中斷,出了安全車或紅旗之後,有兩種方式恢復正常比賽 —— 「靜止發車(Standing Start)」和「滾動發車(Rolling Start)」。「靜止發車」出現在紅旗結束之後,由安全車將所有賽車帶到發車格上,執行燈滅起跑的程序,繼續比賽。而「滾動發車」是安全車返回維修區後,賽會出示綠旗,但所有賽車仍然不可加速、不可超車,必需維持隊形,全權交由領先車手決定何時油門全開,因此叫做「滾動發車」(輪子都在滾動的狀態下起跑)。所有賽車一旦駛過起跑線,便可以自由超車,恢復正常比賽。另外,練習賽、排位賽和正賽開始時,綠旗也會飄揚。


              • 「藍旗」▉▉▉:代表快車接近,盡快避讓。
                  當快車比慢車(Backmarker)多跑了一圈,領先整個賽道後,又在賽道上相遇,那輛慢車就會被揮舞藍旗。當一輛慢車被即將套圈的快車逼近時,按照體育規則,慢車車手應盡快離開行車線,讓出空間給快車過去,場邊工作人員也會揮舞藍旗提醒,如果被揮舞三次藍旗的慢車仍不讓路,將會面臨現場賽事幹事的調查與處罰,因為這違反了體育精神。另外,正要駛出維修區的賽車也可能被揮藍旗,這是提醒他賽道上正有快車要經過,匯入時注意安全。


              • 「黑旗」▉▉▉:代表失去比賽資格,盡速返回維修區。
                  如果車手行為不當、危害其他車手、或破壞了比賽的完整性,將被揮舞黑旗,當天的比賽資格已經被賽會正式取消了,不得繼續比賽。這是F1最嚴厲的旗子,但不常出現。


              • 「黑橘旗」▉:代表該賽車有零件脫落的風險,必須盡速進站檢查。
                    當賽車有零件搖搖欲墬,要掉不掉的,通常會被揮舞這面旗子,要車手趕緊去修車,以免造成他人危險。這面黑旗中央帶有一個橘色圓型,俗稱「蛋黃旗」、「肉丸旗」。一旦車手收到黑橘旗,他們必須遵守規定和賽事幹事的指示,回去維修區給車隊修復。不遵守黑橘旗可能會導致處罰或取消比賽資格。

                • 「黑白旗」:代表警告。
                    當車手在賽道上違反比賽規則,或是出現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時(例如四輪出白線、不當阻擋他人、抄捷徑、有故意引發碰撞的嫌疑)。為了確保公平競爭並維持安全標準,黑白旗代表了給車手最後的警告,只要再犯一次,幹事們就會直接判罰該車手了。這面旗子以黑色三角形和白色三角形圖案組成,以對角相楔。

                • 「白旗」▉▉▉:代表前方有緩行車輛。
                    適用於各種前方有緩慢行駛的車輛,需要特別提醒車手的情況。可能是有賽車要駛出維修區、有賽車正在損失動力,也可能是安全車、醫療車、拖吊車、救護車正在賽道上行駛。通常也用於練習賽最後一圈,車手有機會練習起步。

                • 「紅黃條紋旗」:賽道上有碎片或濕滑液體。
                    如果路面影響抓地力,有油漬、有積水、有泥沙、有碎石或碎片等等,便會出示這面旗,請車手注意賽道狀況,以免造成危險。

                • 「方格旗」:代表比賽結束。
                    這個黑白相間的格子旗只會出現在起點/終點線。當正賽來到最末尾,第一個衝過終點的車手,就會是第一個看到方格旗的人。這是賽車界最著名的旗幟,方格紋也是賽車文化裡的一種勝利象徵。對於車手和觀眾來說,方格旗的出現一直都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它標誌著比賽的結束、勝利者的出爐。除了正賽,當排位賽和練習賽的時間結束時,也會在起點/終點線揮舞方格旗。

                    除了揮旗子,賽道邊也會搭配許多電子看板,亮出相同顏色的燈號或標語,讓車手不論是夜賽還是天氣不好的情況都能清楚看到。


                安全車
                 

                    安全車是一輛特殊改裝的前導車,負責維持賽道的安全管制。每當賽場上發生一定程度的事故,或出現障礙物、散落物、場地溼滑等危及比賽進行的情況時,FIA的賽事總監便會派出安全車,帶領所有F1賽車慢速繞場,大幅減少工作人員排除事故時的風險。不論是「實體安全車(Safety Car)」或「虛擬安全車(Virtual Safety Car)」,正賽圈數都會繼續計算。安全車又分為實體和虛擬兩種 —— 

                • 「實體安全車」
                    當安全車出動時,全場黃旗,電子看板會打出「SC」的字樣,所有賽車必須慢速行駛,禁止超車。安全車會尋找領先的那輛賽車,並壓在前方(當然也是禁止超越安全車)。其餘賽車依序排列跟隨,維持一定的短車距,繞場等待事故排除。之後,如有車輛被套圈,安全車會讓這些賽車通過,讓他們跑一圈,回到車陣隊尾,排在自己真正的順位。最後,賽事總監會出示結束預告,安全車駛進維修區,完成它的任務。安全車離開賽道後,進行前面說明過的「滾動發車」。


                • 「虛擬安全車」
                    這是傳統安全車措施的替代方案,在一定程度內的事故處理上會更有效率;它能迅速部署、迅速撤出,也能維持任兩車之間的差距,對於比賽的節奏和局勢,能將干擾降到最低。如果事故情況還不需要出動安全車,賽事總監預計可以快速排除,便會指示比賽進入「虛擬安全車」的管制階段。同樣全場黃旗,電子看板會打出「VSC」的字樣。這時沒有真正的安全車前導,而是所有車手們必須維持比正常乾地的單圈速度慢35%的速度行駛,就有如安全車真的存在一樣。有嚴格監控的限速機制,一樣也禁止超車。除非要換胎,否則不得進站。「虛擬安全車」結束之前,賽事總監會出示預告,然後再出示綠旗恢復正常比賽。

                    安全車是一項必要的管理措施,但它的出現也會給比賽帶來最大的變數,比賽可能會在一瞬間突然逆轉。由於安全車出動時,全場賽車必須慢慢開的原因,相對產生了節省進站時間差的大好機會。如果運氣好、反應快,逮到機會,車手是有可能莫名其妙超掉好幾個對手。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倒楣、失策,結果白白丟掉了勝利。通常這是令所有車隊、車手和車迷最為緊張的突發環節,一旦出現就有變數,只不過「虛擬安全車」帶來的變數較小。這是因為「實體安全車」會壓住車陣,全場速度更慢(可以讓車速減慢達60%),每輛車都首尾相接,完全抹去原先的差距,造成恢復比賽後有名次洗牌的機會。而「虛擬安全車」期間,車手不需要犧牲掉原本領先的差距,只需要將時速壓下35%就行。全場速度不會像安全車出動時那麼慢,也不會壓出一串車陣。

                    讓我們來設身處地一下,舉些例子讓你更明白安全車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 

                    因為安全車而佔了便宜

                • 假設你是一輛追趕的車,一直追不上前方對手。當大家輪胎壽命將至,對手進站換胎,用掉了25秒,他出來之後掉到你後面。而你的輪胎尚能支撐,還未進站(照正常情況,當你進站換胎再出來,依然會在那位對手的身後)。如果此時有人撞牆,安全車出動,而你把握良機進站換胎。由於全場必須慢行,(相比於對手剛才花了25秒去換胎時,你正在全速飛馳),這次進站便節省了大量時間,出站之後,對手還是在你身後。你佔了大便宜,而他吃了一記悶虧。

                    因為安全車而吃了大虧:

                • 假設你一路領先,身後的對手始終無法追進你。然而,比賽結束前幾圈,某一輛賽車突然撞牆,直接停在賽道邊、擋住一半賽道,賽會立即出動安全車。領先的你又剛好錯過了維修區入口,沒能把握最佳機會進站。此時身後的對手果斷進站,換了新軟胎,變數劇增。最後一圈,安全車退場,你和對手展開最終對決,互相貼近,輪對輪搏鬥。但對手藉著新輪胎優勢,輕鬆超過去。而你即使車子更強,卻由於舊輪胎的劣勢,沒有還手之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手揚長而去。最終,率先衝線的人不是你,而是他。一座大獎賽冠軍就這麼飛了。

                    以為吃了大虧卻佔了大便宜:

                • 假設事故之後,對手神機妙算認為將會有安全車、或者把握住安全車出動的良機,果斷進站換胎,出來之後,在來不及進站的你身後喜不自勝(因為比賽恢復之後,等你進去換胎就會在他身後了)。結果護牆被撞爛,需要修很久,賽會改祭出紅旗。按照規則,紅旗之下,所有賽車在維修區等待時都可以自由換胎。啊哈.. 你可以爽換了,等一下不用再特別進站了。而剛才自以為聰明搶先進站的對手,就這樣白白掉了位置。



                F1圈子裡的術語和俚語

                    這段會介紹一些F1圈子和賽車界的術語和俚語。也許將來會再新增一些時事笑梗。

                • 「BOX」
                    看比賽時經常會聽到車隊人員在無線電裡說「BOX」這個詞,這是來自車手專屬的比賽工程師,他會提醒車手要在這一圈駛近維修區入口時進入維修站,為避免聽不清楚或誤會意思,無線電的通話內容會盡可能簡短,而「BOX」就是德文「進站(Boxenstopp)」的前三個字母。


                • 「得來速」:
                    意即車手被罰「通過維修區」(Drive-through penalty),以限速緩慢直行後再重返賽道,通常會損失比賽位置。像麥當勞提供的「得來速」服務原文就是(Drive-through)。近年來這個判罰比較少見了。

                • 「髒空氣」(Dirty Air)
                    指前車消耗了正常的、「乾淨」的氣流,留下了混亂氣流(Turbulence),導致後車的空力性能降低。前面提到F1賽車設計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因此F1賽車也是一台非常可怕的空氣干擾機,緊跟在後的賽車將會遭遇亂七八糟的氣流,導致車身上的空氣動力學效應被破壞,無法正常生效。當賽車長時間遇上前方對手的髒空氣時,將得不到正常的氣流,損失下壓力,過彎性能減弱;散熱口也接收不到適量的空氣,可能會造成煞車、機件或引擎過熱的麻煩。髒空氣的負面影響也不只這些,還會改變後車轉向時的平衡感。


                • 「尾流」(Slipstreaming)
                    上面提到,髒空氣會對賽車造成的不良影響,特別是過彎。但是在直線上,卻能短暫形成有利影響。由於前車頂開了空氣,前車會把氣流往上方抬起、也往左右兩側推開,出現一個低密度的氣囊,甚至是真空區,這同時也將後車原本會迎面撞上的空氣移除了,因此風阻暫時變小,直線車速也順勢得到提升。所謂的「吸尾流」就是在直線上緊跟著前車屁股,把對方當成「破風手」,利用前車排除阻力,靠得越近,車速提升的越明顯,然後利用彈弓效應(Drafting)伺機超車。


                • 「DRS」(Drag Reduction System)
                    可變式尾翼系統,又叫超車輔助系統、減阻系統。2011年起新規加入的液壓裝置。當後車逼近前車一秒內,後車便可以在特定的「DRS路段」(通常是直線路段)打開這個系統,放平部分尾翼的角度,讓更多空氣流通,大幅減少風阻,從而使賽車獲得更快的速度。FIA引入「DRS」旨在增加超車機率,讓比賽更好看。但也經常出現好幾輛車都首尾相接,彼此都能開DRS,有開跟沒開一樣,陷入誰也超不了誰的窘境,我們也戲稱為「DRS高鐵」。為了安全起見,起跑的第一圈、恢復綠旗的第一圈、路面濕滑的雨天時,都會禁用DRS。


                • 「轉向過度」(Oversteer)
                    當車子在轉彎時,前輪抓地力較高,而後輪抓地力低下,使車尾按照慣性向外滑動。如果運用的好,能協助車子更快過彎。


                • 「轉向不足」(Understeer)
                    當車子在轉彎時,後輪抓地力較高,而前輪抓地力低下,使車頭轉向角度比前輪轉向角度小,不易轉進去,但車子的運動會比較穩定。


                • 「起泡」(Blistering)
                    如果輪胎表面與內部溫度不一致,內部比表面更熱,胎面下方就會形成許多不斷增大的氣泡,最終爆裂,飛掉一塊塊胎面,輪胎上會留下一個個坑洞,影響抓地力和壽命。


                • 「顆粒化」(Graining)
                    相反的,當輪胎內部較冷時,較熱的表面會不正常溶解,導致不必要的磨損,也會使輪胎表面變形、剝離出許多碎片並黏在輪胎上,影響抓地力和壽命。

                • 「平斑」(Flatspot)
                    當車手不適當的踩煞車後,造成煞車鎖死(Lock-Up),輪胎在不轉動的狀態下,輪胎著地面的一小塊持續在路面上高速磨擦,磨損出一個平面,即為「平斑」。留下了平斑的輪胎已不平整,影響抓地力和壽命。它還會形成滾雪球效應,使煞車越來越容易鎖死,平斑越磨越多。嚴重的平斑不僅會破壞輪胎、導致車輛抖動,還可能會震壞(震斷)懸掛。


                • 「海豚跳」(Porpoising)
                    前面有提過現今的F1賽車開始仰賴底板的文丘里通道來產生「地面效應」,將賽車用力「吸附」在地面上。如果賽車本身無法妥善控制懸吊、底板離地高度和氣流之間的作用時,氣流便會無限把賽車吸往地面,直到觸底為止。一旦賽車觸底便會阻斷文丘里通道,吸力瞬間盡失、賽車往上回彈、通道再開,這樣就變成「吸附、斷開、吸附、斷開」的惡性循環,讓賽車劇烈的彈個不停。

                • 「套圈/被套圈」(Lapping/Lapped)
                    當多跑一圈的快車超越慢車,超車過去的動作便稱為「套圈」,而那輛較慢的車手也會稱為「被套圈」。「套圈」有時是尷尬的場面,例如被宿敵套圈、被同隊隊友套圈,對車手來說實在不太好看。另外,幾年前還有一場除了前三名、全場都被套圈的懸殊比賽。

                • 「車隊指令」(Team Order,TO)
                    在比賽中,領隊可能會優先考慮其中一位車手,或避免兩位車手在爭鬥過程中撞壞車子,請比賽工程師在車隊無線電(Team Radio,TR)裡向車手發出命令,要求讓車或不准攻防動作。一般來說,車手會服從命令,但也有很多違抗的例子(請參考2013年非常著名的「Multi 21」事件)。車隊指令有時會引起操控名次的爭議,有時也是防止車隊內耗的明智做法,如果同隊隊友不停輪對輪競爭,車隊卻悶不吭聲、不發車隊指令制止的話,也會引起批評。

                • 「計時段」(Sector)
                    如上圖的範例,每條F1賽道都會按照總長度平均的分成三段,稱為「計時段」,紀錄車手完成這一段所歷經的秒數。賽道所有路段的周邊都有裝設大量感應裝置,包括紅外線感光裝置及無線感應器。每輛F1賽車內搭載了兩塊發射器(車頭和車尾),用以精確計時每輛賽車的用時,精度達到千分之一秒。每輛賽車採用不同的發射頻率,所以不會混淆。計時段除了可以快速辨別賽道的特定位置,也是評估車手速度變化、「比較兩台車之間誰快誰慢」的完美工具。除了三個計時段,其實還有切分更細的「小計時段」,更加細微的紀錄賽車秒數,只是觀眾不太會接觸到這個數據。

                    計時段是每一場排位賽的焦點,可以清楚將眾車手之間在賽道同一路段的秒差精準比對。在資訊卡上,計時段會以顏色來將數據視覺化 —— 
                • 「紫色」代表該車手刷出全場最快的成績
                • 「綠色」代表該車手刷新了自己的最佳成績
                • 「黃色」代表該車手比自己的最佳成績還慢
                    常聽見所謂的「刷紫」就是從這裡來的。例如上面這張圖,這是某場排位賽第三節最後的戰況,當時勒克萊爾暫居杆位,而阿隆索和羅素則在賽道上飛馳,嘗試挑戰勒克萊爾的成績。阿隆索第一和第二計時段都是全場最快,第三計時段則不是全場最快的,而衝過終點線的最終成績比勒克萊爾快了0.022秒,暫時奪走了杆位位置;跑在後頭的羅素第一計時段有所進步,第二計時段退步了,第三計時段他正在跑,所以沒有顏色。



                F1比賽轉播的畫面

                    看到這邊,相信你已經對F1的世界有了很多認識,接下來是最後的重點,F1比賽轉播的畫面,帶你認識它的環節、圖標和資訊卡。F1轉播畫面的訊息很清楚,也設計的很精美,每年都會做一些優化。先來說明整個畫面上各個位置的資訊卡(為了精簡篇幅,我全部合成一張,實際上轉播時不會一次塞這麼多資訊)。

                    畫面最左邊是最重要的賽況訊息,它會即時公布當前圈數、所有車手的場上位置、車輛差距(以秒差計算)、目前裝的輪胎硬度。這個最大張的也會切換其它數據,例如:

                • 車手正在進站(或所有車手的進站次數)
                • 最快單圈目前在哪個車手身上(以一個紫色碼表圖型標記)
                • 所有車手起跑後目前上升或掉落的順位
                • 任兩車正在交換位置(超車與被超)
                • 所有車手目前的輪胎新舊(用了多少圈)

                    在範例圖中可以看到,維斯塔潘領跑(裝著紅胎)、佩雷茲落後他38.401秒(裝著白胎)、阿隆索正在出維修區、最底下的皮亞斯特里已經退出比賽(字樣變成半透明)。

                    這張卡的最上端,在特殊情況時有著最重要的功能 —— 顯示賽會的安全管制狀態 —— 黃旗、安全車、虛擬安全車、綠旗和紅旗:

                    畫面中央最上方,是賽會(賽事總監與三位賽事幹事)發出的訊息,它會公布疑似違規的記錄、調閱影像的調查動作、判罰、處罰項目(從範例圖可以看到奧康被罰了5秒),以及其他關於比賽流程的指示內容。如果有車手奪得領跑位置、刷出單圈最速,同樣也會交替顯示在這個位置。像是這張漢米爾頓刷出了1分16秒003的全場最速:

                    畫面右側,會顯示由導播挑出的無線電通話內容。偶爾會改為顯示即時的賽道圖。右側下方是進站車手花費的秒數、預估正常進一次站所要花費的平均秒數、預估在安全車狀態下進站所要花費的平均秒數、預估某一款輪胎的進站窗口(例如第16到第22圈應該要進站)。如範例圖中,阿隆索剛才的換胎時間是2.6秒,而他在整條維修區裡則待了24.869秒。

                    畫面下方,會顯示特定車手的詳細數據,上面的範例圖是塞恩斯與漢米爾頓的圈速對比(綠色代表較快;黃色代表較慢),可以看到最近這四圈雙方的速度是你來我往,漢米爾頓在第32圈和第34圈比較快,而塞恩斯在第33圈和第35圈比較快。這裡還會強調車手的其他各種資訊,包含任意兩人之間的即時差距、當前車速、超車預測、目前轉播畫面拍攝的車手資訊等等。

                    另外,在畫面左側那張最大資訊卡上,如領跑者旁邊的字是「Interval」(中文譯為間隔),則下方所有車手旁的秒數都是前後車距;如領跑者旁邊的字是「Leader」(中文譯為領先),則下方所有車手旁的秒數都是與領跑者的車距。如下面這張,這是同一圈的截圖,左邊那張就可以清楚看到各車之間的距離,右邊那張則可以看到維斯塔潘到底跑了離大家多遠。不過「Leader」這張數據不太常切,通常是算領先車手的窗口時比較實用。畫面上大部份時候還是會切「Interval」的數據,因為大家比較關心車手之間的差距。

                    每場比賽進入倒數階段時,畫面右下角會出現「票選今日最佳車手」(Vote Driver of The Day),可以到F1官方網站投票的字卡,並在比賽的最後一圈截止。「最佳車手」是一項榮譽話題,並不會影響車手的積分或成績。如下圖是阿隆索獲選,得票率是53%。



                收看F1轉播

                   在台灣收看F1比賽轉播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 —— 

                • 有線電視轉播
                1. 緯來體育台
                2. 緯來精采台
                3. 愛爾達體育(1台到3台)
                4. 愛爾達體育MAX(1台到4台)
                • 線上付費串流服務
                1. YouTube TV
                2. F1 TV Pro
                3. Hami Video 電視館
                4. Hami Video 運動館
                5. ELTA.TV愛爾達電視超值全餐
                • 運動酒吧:一些運動酒吧或餐廳會播放F1比賽

                    如果你週日普遍沒空,或不適用以上管道,也可以到bilibili尋找比賽存檔(好幾年以前的賽季也找得到),例如 —— 

                1. 五星體育頻道
                2. 悲愴先知
                3. Max-Verstappen

                悲嗆先知的抖音頻道

                    說到以前的比賽,我就順便找一些有存檔的精采混戰吧,不先暴雷了 —— 



                結語

                    F1是人類追求巔峰的縮影之一,它著魔似的尋求頂尖性能,為了建立每一毫秒、每一釐米的優勢,它每一個細節都不會放過。從一個小齒輪、一顆螺栓,再到一塊車身蒙皮上的凸點形狀;從一棟量身製作的移動車房、一間漂亮的車庫,再到一片完全符合車隊色調的定製口罩,放眼望去全是最高規格、乾淨整齊。它渴求完美,在所不惜,就算下雨,出發前也要把賽車完全擦亮。所有人都像瘋狂的藝術家,挖空心思、埋頭雕琢,再用精心鑽研的藝術品一決高下;並在這75年風馳電掣的過程中,譜寫了無數淚水與喜悅的史詩故事。在比賽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從一路領跑到剩下3圈的時候撞車、再到年度最後一場比賽的最後一圈才能決出誰是總冠軍… 這些都是F1的吸引力、卓越性、不確定性和情感。

                    它很瘋狂,完全是走在鋼索上的賣命特技;但它也很明智,輸贏都建立在微妙的腦力激盪;它為我們追逐浪漫的夢想,同時展示了極限的美,所以我們喜歡它、熱愛它。

                    整篇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對F1有了全盤認識,完全能看懂比賽的內容,和別人討論時也有了充分的談資。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網路上有很多論壇和資源,都可以大大增強你的理解。在台灣車迷聚集的地方,像是各種LINE群組、批踢踢F1板DcardF1板台灣F1臉書社團,隨時都有很多新消息和新話題。

                    順勢貼幾個中文網路媒體的連結 —— 

                    YouTube上同樣有好幾個優質頻道 —— 

                    我以前也整理一些B站上關於F1的資源,裡面有比賽存檔類的頻道、有中文翻譯的官方影片、有歡樂的笑梗集錦,也有深入的技術分析和賽後盤點。F1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東西(有時候場外比場內還精采),相當有趣!

                猜猜誰是本尊?


                (由衷感謝車迷Herschel Chen、yi、F1TV、SuperMAX、Ray_16、Jeff Hsieh、Histia對這篇指南提供的寶貴意見!)

                13 則留言:

                1. 這幾天正在看Netflix 感謝大大 這篇文章真的寫的特別詳細!!

                  回覆刪除
                2. 超級棒的指南,真的非常友善新手!優質!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寫的時候一直在回想新手期的自己☺︎

                    刪除
                3. 100分的文章,激推!

                  回覆刪除
                4. 這篇真的太讚了,難以想像要寫多久,謝謝站長的用心!

                  回覆刪除
                5. 超讚的!真的很感謝你寫的那麼詳細的寶貴資料,學到了超多F1的資訊,感謝你!也期待有天能踏進比賽現場觀看f1,讓那迷人的引擎轟炸一下

                  回覆刪除
                6. 我看F1已很多年,但這篇文章太捧了,非常值得細閱

                  回覆刪除
                7. F1入門,多虧這篇文章,讓我開始期待下週的比賽了
                  感謝用心編輯^ ^

                  回覆刪除
                8. 超詳細的,感謝無私分享

                  回覆刪除
                9. 這篇真是深入淺出又淺入深出,滿滿的乾貨,超完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