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透過X JAPAN,看見音樂產業的指南針

訪談及文字by BARKS主編 烏丸哲也

    2010年起,從洛杉磯開始,遍歷奧克蘭、西雅圖、溫哥華、芝加哥、多倫多、紐約等北美城市,2011年更踏上倫敦、巴黎、鹿特丹、柏林、大阪、東京、聖地牙哥、聖保羅、布宜諾斯艾利斯、利馬、墨西哥城、首爾、上海、香港、台北、曼谷等歐洲、南美和東南亞的舞台...。無論國界如何,種族如何,X JAPAN的音樂精髓始終在觀眾心中迴響,這種共鳴一直如我們所述,堅不可摧。

    2011年11月10日,YOSHIKI在結束曼谷世界巡迴演出後的兩天後回到了日本,我們抓住了他的空檔。即使在演出結束後仍接受當地電視台的多次採訪、參加見面會,他已處於極度缺乏睡眠的狀態,但YOSHIKI依然笑容滿面的開始談話。

── 「走向世界」這個夢終於成真了啊。

YOSHIKI:

    是的,我也這麼認為。我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我覺得自己算是挺幸運的人吧。當然也付出了很多努力...,X JAPAN在「THE LAST LIVE~最後の夜~」結束時就宣告終結了,隨即失去了HIDE,當時我已經覺得我們不可能以120%的狀態再次復活了。


── 那個時候,YOSHIKI已經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製作方面,而不僅僅是樂團成員了。

YOSHIKI:

    是的,Violet UK那時候我們也在進行,但我已經覺得自己不會再以搖滾樂團的形式站上舞台了。


── 不過,現實總是出人意料的。

YOSHIKI:

    我開始與TOSHI交流,雖然失去了HIDE,但我們討論了要不要再試一次。X JAPAN在1997年舉辦了最後一場演唱會,但事實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束。當時更多的是憤怒和悲傷。「我們應該要好好結束,為了美好的結局」,所以我們於2008年挑戰了東京巨蛋的3天演出。


── 於是,X JAPAN成功復活了,也迎接了下一個開始。

YOSHIKI:

    我感受到了一股衝動,覺得還可以再做更多,這就是世界巡迴演出的起點。


    當我們開始看見世界巡演的腳本時,這一刻就在這裡了。X JAPAN在解散前一直對世界說的關鍵詞,那就是進軍世界,而YOSHIKI和HIDE所談論的夢也都在這裡。......但是,現實是殘酷的。X JAPAN在1992年與美國華納兄弟簽約,但事實上活動非常困難。不論在日本取得多大的成就,讓西方文化接受日本搖滾樂團的體系幾乎不存在。日本所創造的文化,X JAPAN所提倡的美學要在世界上傳播,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從那時起已經過了10年...不,幾乎已經是20年了,「Cool Japan」政策開始對世界文化產生影響。X JAPAN所帶來的日本視覺搖滾已經在世界各地蔓延,開始強烈觸動著古今東西的搖滾樂迷的心弦。對於這個起源者 ── X JAPAN的渴望,在全球範圍內悄悄而深刻的滲透。可以說,時代已經追上了X JAPAN。這需要整整18年的時間。

    最近幾年,年輕的日本視覺系樂團開始走向海外,日本的搖滾文化也隨之傳播開來。對此,YOSHIKI微笑著說:「首先要感謝年輕人」。世界各地對視覺系樂團的興趣開始萌芽,他們最終都會發現X JAPAN,YOSHIKI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網路的進步在這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是的呢。網路的出現也是一大因素呢。

YOSHIKI:

    確實如此。在我們不知不覺間,X JAPAN不斷擴展。對我來說,有點像在做夢一樣的感覺。我在美國已經住了15年以上,起初的10年我還能在街上自在的走。但不知不覺間,開始有外國人在街上跟我要簽名或合照。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被誤認成名人了呢?哈哈(笑)。


── 真的還假的啊?

YOSHIKI:

    開始有人喊「YOSHIKI!」,我開始用MySpace後,海外瀏覽量突然激增,我以為主要是亞洲地區的訪客,但其實是來自歐洲。最近透過Twitter,我的粉絲群也擴展到俄羅斯、中東、印尼、西班牙等世界各國。真是夢想成真,我一直相信的「音樂能跨越國界、年齡的界限」如今變成了現實。


    YOSHIKI謙虛的笑著說,自己很幸運能享有這樣的環境,但當然,這並不是僅僅因為運氣而得到的。他堅持著信念,一直走在自己佈下的荊棘之路上,就像無敵一般的堅定,將不可思議解讀為「Ecstasy」,將魯莽解讀為「YOSHIKI」,在逆境中持續奮鬥著。這二十年來,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一直在見證著他在逆境中奮鬥的過程。

    YOSHIKI表示,他現在的位置是「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我能夠在這裡。這些來自每一位樂團成員和社會賦予我的使命感。」YOSHIKI所走的道路是以「YOSHIKI」這個藝術家的身份生活,去完成被賦予的使命。可能也是以全身心投入地實現作為一個巨大存在的「YOSHIKI」,他在創造了「YOSHIKI」這個角色的情況下活著,也是一種以俯瞰的角度來製作「YOSHIKI」的感覺,同時也是一個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感覺,成為了「YOSHIKI」本身。

    身處各種不同的位置,肩負著許多責任,然而在搖滾樂壇奮戰,可能會讓人感到迷茫,甚至連自己的原則都會迷失。因此,YOSHIKI強調了回歸初衷的重要性。

── 世界巡演對你來說是完全沒有經驗的對吧?

YOSHIKI:

    有些地方連換燈泡的地方都只有一個(笑),房間很暗,找東西也很難。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很高興能做這件事,感覺十分快樂。如果我們處於解散前在東京巨蛋演出的心態,我認為絕對無法做到。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主流市場的青睞,變得越來越舒適,也漸漸忘記了「我們身處的地方是多麼的幸福」。


── 即使在洪水災害中,你們還堅持舉辦了泰國演出,這也是為了粉絲嗎?

YOSHIKI:

    泰國演出當時也是不知道能不能進行下去。最後的決定是在香港演出結束後才做出的... 每天情況都在變化,到底能不能演出還存在著不確定性。一開始是擔心設備是否能夠從機場運送到會場,即使這方面沒問題,也不確定粉絲們是否有辦法到達現場...


── 和歷史上罕見的天災重疊,比小說還要離奇呢。這真是很X JAPAN的方式...

YOSHIKI:

    或許是命運吧。就連粉絲們中也有一些人說「一定要來」、「現在才來最好」,還有一些人寫信來說「我家被水淹了,能不能延期」,收到了很多這樣的郵件,讓我們很猶豫不決。


── 出乎意料的是,因為我們日本人經歷了東日本大地震,所以我們有相似的感受。

YOSHIKI:

    對啊,我們去智利的時候也是如此。智利的人們開始大合唱,傳達著「我們也經歷過,加油!」的連結感。收到了很多訊息和推特,我也回應了它們。


── 雖然如此,世界是很大的。透過世界巡演,X JAPAN是否能夠感受到文化、膚色、國民性的差異,並受到新的刺激呢?

YOSHIKI:

    我有一定程度的預期。但事實上,情況比我預期的要多樣化。洛杉磯有許多不同種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亞洲人和歐洲人都有,所以我對每個族群的特點也大概有點認識。但洛杉磯在美國算是最嚴肅的地方。它是娛樂中心,一開始人們會以嚴肅的眼光看待你。

── 就是那種評判的眼光啊。

YOSHIKI:

    因為X JAPAN有很多熱情的粉絲,所以有一半的人剛開場就瘋了,另一半則包括業界人士,不單單是來享受音樂,而是想看看這些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但隨著音樂的進展,他們漸漸開始跟著音樂動起來。美國人一旦入迷起來,就會完全不受控制的跟著節奏動起來了(笑)。這真的很有趣。我們的北美巡演是從洛杉磯開始的,但隨著巡演的進行,媒體也開始跟著報導,到紐約的時候就像是瞬間引爆了一樣。


── 紐約人一開始就全速前進嗎?

YOSHIKI:

    對,真的很厲害。從這方面來說,我們認為紐約也是傳奇般的一場演出。歐洲也是一樣。因為北美巡演的情況馬上就被報導出去了,所以粉絲們從一開始就充滿熱情,但業界的人則不同。他們有自己的自豪感,認為他們是搖滾的發源地,特別是倫敦,我們也感受到這種眼光和氛圍。但到了後面,情況就像爆炸一樣(笑)。


── 從報導的照片上也可以感受到那種情況。

YOSHIKI:

    另外,我們之前的巴黎演唱會已經取消過好幾次了,一開始大家根本不相信我們會來(笑)。


── 哈哈哈(笑),這是詐騙?啊,對不起我不該笑。

YOSHIKI:

    不是,是真的啦。我說了好幾次「會去」,但他們還是不信。所以,當我們進場的時候,X的呼喊聲猛然響起,我感動得淚流滿面,「哇,他們等了我們這麼久啊」。還有,荷蘭是我們在柏林之前演出的,算是試試水溫的,所以場地比較小,結果票很快就賣光了,主辦單位還想換個更大的場地。我們萬萬沒想到荷蘭有這麼多粉絲,真的好驚訝。


── 真是太開心了。

YOSHIKI:

    還有,柏林有一種暗黑哥德的氛圍... 感覺彷彿拉出了X JAPAN哥德的傾向。我覺得柏林太合適了。視覺系樂團不是經常很偏向哥德風嗎?


── 是啊。SUGIZO身上就散發著濃厚的哥德風。

YOSHIKI:

    對啊,感覺他非常適合柏林。這裡或許應該成為X JAPAN的主要據點。我們在歐洲巡演時是成員們一起坐巴士旅行的,途中我們聊了很多,彼此的情誼也加深了,感覺很不錯。之後回到日本,參加了SUMMER SONIC音樂節,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經驗。


── 是個很棒的演出。

YOSHIKI:

    我參加了SUMMER SONIC和a-nation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活動,但一開始我真的覺得SUMMER SONIC是去客場比賽。我想你們也在BARKS上看到了,我認為它比北美和歐洲巡演更像是在客場比賽。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

YOSHIKI:

    對啊,雖然是在我們的母國日本... 但我告訴成員們,不要緊張,按照以往的方式,展現X JAPAN真實的一面就行了。


── 也沒有必要去迎合。

YOSHIKI:

    我當時意識到,因為地震發生後,真的很想讓大家振作起來。但X JAPAN一直懷著攻擊性,所以雖然想要展現溫暖,但也想要有攻擊性的表演,不只想回味昔日的美好時光,也希望融合新歌和舊歌,來實現我們的進化。


── 進化的意志在歌單裡很明顯。就從第一首歌〈JADE〉開始。

YOSHIKI:

    我們想完全打破一般樂團重組後常見的情況,就是用舊歌引起高潮,而不是用新歌。


── 對一個歷史悠久的樂團來說,這確實是非常困難的課題啊。

YOSHIKI:

    沒錯,你說得對。像是〈JADE〉還沒發行,但〈BORN TO BE FREE〉我們非常用心。因為我們必須超越像〈紅〉或〈Rusty Nail〉這樣的金曲。我們必須超越自己曾經創造的東西。我們不想輸給以前的X,我們現在這個X JAPAN必須要贏,這是我們的作品,所以我們非常努力思考。完成了那場SUMMER SONIC後,我們又得到了很大的信心。


── 在海洋舞台(千葉海洋球場)上,你有看到觀眾的臉嗎?

YOSHIKI:

    有啊。特別是在〈JADE〉的開頭,感覺就像在歐洲一樣,也像在洛杉磯。一開始我有點觀察狀況... 但從〈Rusty Nail〉開始,氣氛就迅速熱起來了,之後我們也越來越興奮,感覺自己也完全投入了,這時候就真正展現出「X」的風采。感覺真是太棒了。


── 不論是極限荷爾蒙還是嗆辣紅椒的粉絲,大家都跟著X JUMP了,真是感動呢

YOSHIKI:

    在那個SUMMER SONIC上,我們從在場的觀眾們身上獲得了更多的力量。接下來的a-nation,而且還是作為神秘嘉賓出場,本來以為會是一項超級挑戰,所以站上舞台時就決定要拼盡全力,但大家都非常熱情的支持我們,這讓我們非常開心。不只是搖滾區的觀眾,連流行樂迷們都熱情的歡迎我們,最後大家都跟著X JUMP,這讓我們自信爆棚。


── 然後進軍南美洲!

YOSHIKI:

    本來以為會直接去南美洲!但南美洲反而太熱情了... 熱情程度超過了預期,觀眾在表演開始前就已經瘋了。感覺更要好好打起精神,否則可能會被觀眾的熱情給壓過去,真的超吃驚。他們好像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就純粹享受著音樂。太厲害了。


    這次世界巡演看起來一切順利,但在韓國巡演時,左手食指受傷了,可以說是他音樂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地方。雖然安排了巡演,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要完成,但同時也有自己會像是「沒有明天似的」演出。其實,不想為了明天而保守演出,反而傾盡全力,也是「無敵」的精神之一,而且YOSHIKI明確表示「表演時本來就應該要像沒有明天似的」。

    YOSHIKI的鼓組是毫米級別的精密設置。因為他幾乎都是閉著眼睛打鼓,所以只要位置偏了一點點,可能就會受重傷。在韓國的演出中,恰巧鈸的位置跑偏了。雖然想要調整位置,但他還是狠狠的打,導致手指被夾到,發生了意外。

    當時雖然一邊吸著流出的血一邊繼續打鼓,順利完成了演出,但之後手指一直都是腫的,在抵達上海後,在酒店接受了骨科醫師診斷,隨後被緊急送進綜合醫院。幸運的是並沒有骨折,只需要休養兩週就能痊癒。

YOSHIKI:

    我其實覺得表演時本來就應該要像沒有明天似的... 但之後在韓國手指嚴重受傷了。痛到已經不能碰它了。在上海時盡量不要用這根手指彈鋼琴。雖然打鼓是全力以赴,但彈鋼琴真的太辛苦了。本來想要彈奏〈天鵝湖〉,但因為需要用到食指的次數太多,所以臨時改變了曲目。〈ENDLESS RAIN〉的彈奏方式也在排練時改了,不用食指彈。


── 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啊。

YOSHIKI:

    但是,就算手指斷了我也想要繼續演出。盡可能的做任何事情,甚至可以說,就算手臂斷了我也想要演出。這次的世界巡迴跟在日本巡迴的巨蛋演出不同,觀眾就近在眼前,我們還可以跳下去,所以自然而然讓我想起了以前的龐克搖滾精神。一開始工作人員都嚇了一跳。在洛杉磯跳下去時,他們說:「你在做什麼!快停下來!」(笑)。他們說:「演出才剛開始,身體很重要,要小心一點」,我當時還說:「哦,對喔,我會注意的」,結果接著又繼續做了一連串的事情(笑)。


── 從舞台上看著全世界的觀眾,你認為他們對X JAPAN有什麼期待?

YOSHIKI:

    1997年的「THE LAST LIVE~最後の夜~」後,當HIDE過世時,我覺得作為藝術家的YOSHIKI已經死了一次。我當時想著要轉做幕後工作,因為我想繼續音樂,所以想當作曲家或製作人繼續生活下去。現在我想,能再次上台表演,或許是我對粉絲們有某種使命而得以繼續吧。我開始覺得「我什麼不怕」,或者說,這是某種使命吧。


── 我們必須要完成這個使命,是這樣的意思吧。

YOSHIKI:

    是的。如果我們擁有這樣的機會去實現這個使命,那麼隨著我們週遊世界,我們就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日本人這件事情。我是一個日本人,也是一個亞洲人。... 也許,在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亞洲的藝術家站在頂峰上。


──在搖滾史上或許真的沒有呢。

YOSHIKI:

    在古典樂領域有像是馬友友這樣的人... 我們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如果X JAPAN當年沒有解散而是繼續下去,我們不知道是不是能實現這個目標。Toshl問過我:「如果我們當時一直持續下去了會怎樣呢?」,但我告訴他:「那十年的空白或許是必要的。」雖然有HIDE的事情在,所以不能夠完全樂觀看待那十年的空白,但正因為意識到那是必要的,現在我們不知道還剩多少時間可以做事情,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急著想去做。


── 你認為在成為世界頂尖的道路上,那個路標就是X JAPAN嗎?

YOSHIKI:

    我以為去了海外就能有些許的了解。說的悲觀點,可能會看到自己的極限。但我沒有看到極限,反而是看到了未來的可能性,或者說,這是有可能實現的。


── 如果能夠親身感受到觀眾熱切期待的東西,回應這種需求或許就是正確的作法呢。

YOSHIKI:

    是啊,但是... 我們必須趕快完成新專輯。經紀人和管理團隊都告訴我們:「沒有新專輯就去巡演,這件事本身就很瘋狂」。


── 哈哈,「瘋狂」...這是在誇獎嗎?(笑)

YOSHIKI:

    我不是要為沒有完成新專輯這件事找藉口,但我覺得這個模式,過去幾十年一直在重複的,發專輯然後巡演、再發專輯然後再巡演... 這個模式正在崩解了。


── 你真的覺得如此嗎?

YOSHIKI:

    確實如此。我覺得要把所有的常規都拋開,不要再按照過去的思維模式來看待音樂產業,已經有些過時了。


── 完全贊同。過去支撐唱片產業的CD業務已經崩潰,而CD業務=唱片產業=音樂產業正走向衰退,已經完全是夕陽了。但是,「音樂文化」絕對不是夕陽。

YOSHIKI:

    是啊,我認為X JAPAN就是在巡演中實踐著這個理念。我們不是為了宣傳新專輯而巡演,而是為了讓X JAPAN自己更加活躍,我們在全球巡演時並不是太在意CD業務。

── 我認為 X JAPAN現在是最前沿的、引領下一代的尖端樂團。

YOSHIKI:

    這也是多虧了粉絲們。


── X JAPAN真正的厲害之處就在這裡。

YOSHIKI:

    我們是有點冒險的,因為我們的唱片公司都還沒確定,在日本的數位發行是由愛貝克思負責,DVD是由Geneon,環球則負責其他事務,〈JADE〉的數位發行則是由EMI在美國負責,其他國家則是透過奮進集團進行。所有事務都由藝人主導,這真的非常辛苦,但我認為這樣很自由,也很強大。


── 從經營獨立唱片公司的經驗,到登上主流的地位,再到現代的全方位發展,能夠掌握所有活動形式的原因就在這裡。

YOSHIKI:

    也許正是因為有過獨立唱片公司的經驗,我們才能做到現在的事情。現在或許更接近於過去在一片空白中努力的時候。


── 話雖如此,我們還是非常期待新專輯。

YOSHIKI:

    ...是啊,其實我對專輯的形式也非常苦惱。在Violet UK時我也一直在煩惱,現在這個時代,發行一張十多首歌曲的專輯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要以專輯的形式發表?是應該發行幾首像是3~4首歌的Maxi Single,還是應該數位發行逐首新歌呢?我們之前已經試過很多種方式了,但每次被要求發專輯然後再去巡演時,我都在想:「為什麼?有什麼好處呢?」


── 真是敏感的發言啊。

YOSHIKI:

    雖然被告知「業界需要專輯」,但我們關心的不是業界,而是我們的粉絲(笑)。在現在大多數都以數位發行為主的情況下,聽專輯本身已經不再是人們的需求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製作專輯的概念,也一直在煩惱著還要不要按照演唱會的流程來製作專輯...


── 太棒了。

YOSHIKI:

    因為這是娛樂,所以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基本上是一個作曲家,也是一個演奏者,但我一直從獨立時代就在思考如何把這些作品帶給觀眾,而不只是單純的創作和演奏。



── 很有意思。我現在已經不再期待只為了發行而做的專輯。

YOSHIKI:

    現在剛結束巡演,我腦袋幾乎是一片空白,但在這幾週裡,我必須回顧一下這次巡演,弄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次巡演,我們現在的目標是什麼。對於X JAPAN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只是單純認為演唱會辦得好,觀眾也玩得開心,這樣就夠了。我們必須想想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且帶著使命感去做。


── 你們要朝著什麼方向前進呢?

YOSHIKI:

    當然,最大的目標就是成為世界頂尖的搖滾樂團。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當然也會發專輯,但是發了之後該如何宣傳?以怎樣的形式進行?接下來自己要往哪裡去?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我們接下來會在完成專輯的同時,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想想這些問題。


── 好期待啊。

YOSHIKI:

    其實專輯本身已經幾乎完成了。只剩下一些尾聲和SE的製作部分。但這部分涉及到我們希望專輯以何種方式被聽眾聆聽,以及我們要如何推廣,所以相當重要。


── 這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YOSHIKI:

    非常重要。如果主要考慮買CD的人,可能會是這樣... 但如果以這種方式被下載的話,就會很無聊... 所以,這確實會隨著流通方式而改變。

    現在藝術家的自我表達真的變得非常自由,歌曲的長度,甚至歌與歌之間的連結,都不需要受到既定概念的束縛。接著,YOSHIKI說出了一些發人省思的話。「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歌曲的長度要是3分、4分、5分?」YOSHIKI皺著眉頭。受到CD這種79分58秒99曲上限的限制,自我表達變得很無聊。「現在應該可以做3小時、4小時的專輯吧?15分鐘也是可以的啊…」

    「比方說,以前大家都是把菜裝在盤子裡,我想大家都有規定好盤子的大小。但現在盤子的大小已經沒有規定了。你可以在喜歡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料理。當然,我想粉絲們的胃是有限的,他們也不能一口氣吃幾十碗,但也不能太少了。在這之中我們還是要好好考慮專輯的問題。」 

    身為一位創作、表達、傳達作品的藝術家,YOSHIKI最後表達了歷經磨練後的感性,微笑著回應。他謙虛的意識到世界各地有許多粉絲在等著,「環遊世界巡演讓我成長了很多。感覺就像是在做夢一樣」,並且在專輯即將完成之際,帶著痛苦,眼神閃耀的表示「我會努力向前邁進」。

    音樂產業隨著網路出現發生了巨大變革。不能夠改變和適應的組織和藝術家將會一一倒下、消失。X JAPAN的活動背後,折射出日本全球化的音樂產業將如何在世界各地引起共鳴,透露出未來的指南針。正是在1980年代,X JAPAN在Ecstasy Records改寫了日本搖滾樂的歷史,成為開拓2010年代的偉大先鋒,本文就是為了記錄這個事實而撰寫的。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0749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