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2000年4月,《J-ROCK magazine》雜誌採訪hide的監製後藤昌彦

內容出自《J-ROCK magazine》雜誌 2000年4月號

    「在日本成長的搖滾樂」。這是hide在創作音樂時所擁有的主題。而這個詞語已經成為討論當代日本搖滾時不可或缺的,他赤誠的態度也將其轉變為實際的形式。因此,我們請來後藤昌彦先生,他也是與hide合作的監製,請後藤先生講述他當時在音樂上的心情。從他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窺見hide作為一位藝術家,透過不斷嘗試和追求理想聲音時,所展現的姿態。


—— 後藤先生和hide先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起工作的呢?

後藤昌彦:大概是在1993年左右吧。那時候已經開始製作hide的個人出道單曲〈EYES LOVE YOU〉的部分內容,而我的首要任務是設計"hide"的標誌。


—— 在那之前,對hide的印象是什麼呢?

後藤昌彦:我以前在一家名為Captain Record的獨立唱片公司工作,那時候就聽說過hide是個搗蛋鬼的傳聞,所以我當時心想,「絕對不想和他一起工作」(笑)。但之後我在電視的音樂節目上,看到他用吉他打破眼前的玻璃板,這一幕場景讓我覺得,「這個人很懂得要怎麼表現自己啊~」,當時對他的印象大概就是這樣了。


—— 實際見面後呢?

後藤昌彦:他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人。但一開始,我也有些印象,覺得他可能在試探我吧?後來他的想法轉變成「先試著相信別人」,但那時他還只是二十多歲,對新的工作人員可能有一些存疑或觀察的心理吧。


—— 當時hide先生是否意識到「日本式的搖滾」呢?

後藤昌彦:不,其實在那之前,他在各方面還處於摸索的階段。


—— 那第一張專輯《HIDE YOUR FACE》是在摸索中進行的嗎?雖然其中包含了相當多的實驗性元素。

後藤昌彦:是呢。和Terry Bozzio以及T.M. Stevens一起合作,這對日本人來說是第一次呢。再加上封面設計是由H.R. Giger操刀,也創了日本人首例呢… 這些方面也是其中一個要素吧。


—— hide先生和Terry Bozzio或T.M. Stevens一起工作時的感覺怎麼樣呢?

後藤昌彦:看起來他非常開心呢。他看到Terry Bozzio打鼓的樣子非常美妙,讓他感動不已。我想Terry Bozzio那時大概四十歲左右吧,但他看起來像不到三十歲的樣子。他應該也是有在鍛鍊身體吧。至於T.M. Stevens則是非常奔放,身材也很壯碩… 像一頭猛獸(笑),hide就笑著說「真是『美女與野獸』呢」。我想他們大概一起演奏了大約四首歌,像是〈EYES LOVE YOU〉、〈DICE〉和〈BLUE SKY COMPLEX〉之類的。起初他們會根據樂譜來演奏,但是這些歌的結構相當複雜,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平常會演奏的風格,所以需要有一些溝通,告訴他們「這裡希望是這樣的」。他們在這方面也非常友好。


—— 我想,透過和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合作,hide先生自己的意識也得到了提升。

後藤昌彦:說實話,我認為有些歌如果由日本人來演奏會更連貫,但是和美國頂級音樂家合作也很有意義。因為這能夠提升精神層面。


—— I.N.A.先生也是從這個作品開始參與的,對吧?

後藤昌彦:從X JAPAN時期開始,他們兩個看起來就是一對很出色的搭檔呢。


—— 當談及hide先生的作品時,I.N.A.先生的存在確實相當重要。

後藤昌彦:是的。hide常常說他很討厭依賴某人才能完成工作,他希望自己能獨立完成所有事情。但在我看來,稻田君(I.N.A.)似乎是個例外。


—— 《HIDE YOUR FACE》完成時,hide先生是什麼心情呢?

後藤昌彦:我也想知道(笑)。但我猜他可能感覺到自己做了想做的一切,包括專輯封面。尤其是初回版的立體封面獲得非常高的評價呢。


—— 後藤先生對這張專輯有什麼印象呢?

後藤昌彦:兩天前,我完成了精選輯的母帶製作。我坐下來聽著這些老歌沉思... 嗯,我覺得這張專輯是在試錯中製作的作品。我認為他在開始錄製〈EYES LOVE YOU〉時還無法完全掌控歌聲,但最後錄製〈TELL ME〉的時候,他已經相當熟練了。所以,我想他應該在短時間內有了不小的進步。之後我們還舉辦了兩次巡迴演出,每次巡演他都有進步,最後一張專輯《Ja, Zoo》的歌聲已經達到了超一流的水準。所以在製作精選輯的母帶時,我感受到他是一個真正努力並成長的人。


—— 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長,這背後肯定有著非常高的意識和努力。

後藤昌彦:他能夠持續保持這種意識,也是他的了不起之處。


—— 以《HIDE YOUR FACE》為基礎,第二張專輯《PSYENCE》似乎更加實驗性。

後藤昌彦: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有一種「實驗」的意味,因為專輯裡有一些聽起來比較複雜的技巧。而且,從這時開始,他開始和名為Eric Westfall的工程師合作。Eric是hide一直以來都很關注的專家,特別是吉他音箱的錄音,所以這張專輯在吉他音色的細節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以前我問過hide先生關於這張專輯的問題,我說這是一張不太像吉他手會做的專輯,他回答說:「但這是只有吉他手才能演奏出來的聲音。」

後藤昌彦:是的,特點就是音色,這非常重要。對於藝術家來說,能錄製出符合自己期望的音樂是一種極大的快樂。而另一個成長的地方,就是和聲部份。尤其是做成單曲的歌曲,錄製的和聲部份非常精緻複雜。它們可能不會直接呈現在聽眾面前,但如果仔細聽就會聽到。精心設計的和聲工作也是這張專輯的一個特點。還有… 一些開場部份也非常精緻,有時會聽起來像節奏被完全顛倒了一樣。


—— 有這種實驗性元素,也讓這張專輯充滿了玩心。

後藤昌彦:玩心是很重要的。他非常享受製作音樂。當然,我認為大多數音樂人都是這樣,但他真的是在樂趣中,帶著執著去做每件事。我認為你越真誠,你向人們傳達的力量就越強大。


—— 這張專輯的歌確實能直擊心靈,同時旋律也很獨特。

後藤昌彦:這張專輯中有很多好歌。像〈MISERY〉和〈Beauty & Stupid〉,在這些歌裡,他的聲音表現已經毫不猶豫了。有時候,他唱歌帶有鼻音,聽起來就像是聲音扭轉了一樣,但他把這些聲音控制得很好。


—— 我覺得hide先生的特色是,雖然旋律很好聽,但背景聲音卻扭曲又骯髒(笑)。

後藤昌彦:這可能就是他的特質了(笑)。就連視覺上,他第一張發行的錄影帶《A Souvenir》的封面上,除了有很多泰迪熊的包裝紙和一條紅絲帶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是被打洞的,從那些洞裡可以看到鯨魚的腸子。我也不太理解他內心深處的這一面(笑)。所以,這種事情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


—— 這也是一種玩心(笑)。但hide先生是聽著日本流行歌曲長大的,所以他能夠製作出旋律豐富的歌曲;同時他也聽了許多西方音樂,有能力創造出各種不同風格的聲音。

後藤昌彦:是的。《HIDE YOUR FACE》感覺像是他把內心的東西散佈出來,然後再給每首歌附上主題。但在《PSYENCE》中,他似乎已經能夠以某個特定主題來創作歌曲了。


—— 那麼,後藤先生對這張專輯的印象是什麼呢?

後藤昌彦:hide常說「用最少的人,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好的東西」(笑)。這張專輯真的是如此。工作人員確實沒有那麼多,吉他的調音很多都是我在做。他會根據不同的歌來改變調音,也經常用開放和弦。所以,如果開放和弦是必要條件,就只能改變吉他的調音了。〈ERASE〉的調音低到貝斯的弦都鬆得不得了,我們在錄音時音高經常跑掉(笑)。我記得這讓我們非常辛苦。因為貝斯的音準不對,歌自然也唱不好,最終只能關掉監聽裡的貝斯音軌來唱。這些都是我們經歷的困難(笑)。


—— 接著談談第三張專輯《Ja, Zoo》吧,這張專輯是在X JAPAN解散後,作為一名個人音樂家的起點,同時也是基於前兩張專輯的第三張作品。從這個角度來看,hide先生在這張專輯中的熱情是否有所不同呢?

後藤昌彦:在各個方面,這張專輯都像是從一個更高的起點開始。無論是樂曲、歌聲還是編曲,都是從一個非常高的水平開始,然後再不斷攀升。就像剛才提到的音色,他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原本可能需要半天時間來調整音色,現在一個小時就能完成。有些曲子甚至會花三到四個小時來精雕細琢音色,但這是在非常高的水平上進行的。我記得我們和hide聊過這些事情,特別是在錄〈BREEDING〉的吉他時,真的很好玩。我們當時說:「這種音色,任何專輯都聽不到。」


—— 是不是有一種「要做得更好」的心態,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

後藤昌彦:但他並不是在埋頭苦幹,而是享受過程,最終自然而然的達到那個境界。我不確定用「不惜努力」來形容是否恰當,但他確實是在享受中持續努力,保持著緊張感。所以,他真的是一邊努力一邊享受樂趣的人。


—— 另外,這個時候hide先生組建了Spread Beaver樂團,這對他來說,是X JAPAN解散後的下一個立場和方向嗎?

後藤昌彦:畢竟他是樂團出身,所以應該特別喜歡樂團的形式。他可能覺得只有把自己置於那樣的環境中,才能安心做事(笑)。以前的搖滾樂團是一個集體,每個成員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正因如此才能產生這樣的音樂」。我感覺這種事情現在正逐漸消失中。而hide是聽著舊時代的搖滾樂長大的,所以他特別注重樂團形式、樂團的視覺效果和成員的個性。


—— hide先生很喜歡KISS,而Spread Beaver就像KISS一樣,每個成員都能進行獨奏。

後藤昌彦: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果單看他們的音樂品味,這些人是絕對不可能一起組團的。但因為有hide在,他們聚在一起了。


—— 在製作《Ja, Zoo》的過程中,hide先生不幸離世了。但後藤先生也認為這張專輯必須完成嗎?

後藤昌彦:是的,雖然我們曾經問過自己「是否應該完成它?」,但我們也無法讓他正在創作的東西永遠擱置不管。嗯...,我想如果他還活著,這張專輯可能會有16首歌曲左右吧,但這是我們無法觸及的領域,我們必須將能夠完成的東西實現出來... 我們無法就這樣停下來。如果我們不做這件事,我們也無法繼續前進,也無法再次聽到hide的作品。


—— 專輯終於完成後,是怎樣的心情呢?

後藤昌彦:工程師Eric、我、稲田君,我們三個在洛杉磯完成了最後的母帶製作。然後去Eric的朋友那裡,是一個郊區小屋,我們慢慢的放鬆了一整天。一直聽著剛剛完成的母帶。在實際的工作中,我認為稲田君是最辛苦的。你知道,要進行歌聲音軌的編輯之類的工作。以前,以前我們會問hide本人,「這樣子如何?」。但是現在沒辦法問他本人了,你知道這是多麼孤單的事情吧。


—— I.N.A.先生在《Ja, Zoo》的訪談中也這樣說過。

後藤昌彦:是啊,這確實令人心痛。


—— 除了這些感受之外,您對這張專輯的聲音印象如何?

後藤昌彦:這絕對是一張最棒的作品!(笑)實際上,雖然有一些疑問,不知道這是否可以被稱為hide的第三張專輯,但從各個方面來看,這張專輯都沒有一絲多餘的地方。從音樂上來說,錄製的聲音非常豐滿厚實,歌詞很棒,歌聲也都被完美控制,是一張非常出色的作品。


—— hide先生所追求的目標已經完成了嗎?

後藤昌彦:嗯,是的。他在最後的採訪中經常提到「賽博搖滾」,但是賽博指的是生化人… 所以,這不是電腦和人類一起演奏,而是一種近未來的聲音,就像生化人在演奏音樂一樣,結合了科技與搖滾的特徵,我覺得他創作出了一種只有在1998年才可能存在的音樂。


—— 後藤先生,在遇見hide先生之後,你對日本搖滾的看法有改變嗎?

後藤昌彦:我覺得過去,從事音樂的人面對西洋音樂時,可能有一些自卑感。但是現在,我認為日本的搖滾與美國的搖滾在水平上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了。特別是觀察hide的時候,當時我就已經有這樣的感覺了。


—— 從這個意義上講,與hide先生的相遇對你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經歷嗎?

後藤昌彦:我也盡力工作了,但無論如何都無法追上他,一開始只是跟著他走,精神上和身體上都非常辛苦。他在錄音期間也不休息,從頭到尾都是全力以赴的人。有時候我在回答他的時候可能會含糊其辭,但他會堅持不懈的追問:「這樣行嗎?為什麼不能做到?這樣做行不行?」。就是這樣,我們才能完成《HIDE YOUR FACE》的初回版封面。所以,我在許多方面都學到了很多。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六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回想起來,我經歷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轉譯】採訪HIDE的媽媽松本順子

—— 我們想聊聊一些您的回憶,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允許我們向您詢問,關於您的孩子松本秀人的事情。

松本順子:出生那天是12月13日晚上8點16分,天空飄著零星的雪花,是一個很冷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裡,秀人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我幫他取這名字,是想幫助他成為優秀的人才。但是,有些人告訴我說這漢字的筆劃數不好,還有其他一些事情(笑)。但從一開始我就決定了,所以我堅持要取這個名字。最近,我收到了一封粉絲寄來的信,信裡寫道:「我用"秀人"給我的孩子取了名」,這位粉絲也附上了寶寶的照片。我很開心。


—— 在國中的時候,HIDE是什麼樣子的呢?

松本順子:當秀人是國中生時,他就彈著古典吉他了,之後買給他一把電吉他時,他就更加努力的學習彈奏。我聽他朋友說過一個故事,說他曾經跑去某個地方找老師學吉他。然後,他似乎是發現自己的練習方法跟老師教的完全一樣,他覺得很荒謬,立刻沒去學了。


—— 哈哈,聽起來確實很像HIDE會做的事。

松本順子:放學回來之後,他都直接進房間,把吉他掛在肩膀上,坐在書桌前研究吉他。就算在寫功課,他也是一直抱著吉他。每次他彈得很大聲,我都會生氣(笑),他就是這樣彈吉他的。


—— 這個往事也讓您了解到HIDE是真心的熱愛吉他吧?

松本順子:是的,沒錯。有一天我想「好安靜啊」,就看了看他的房間,發現他在床上睡著了,手裡還緊握著吉他。那是我第一次拿起那把吉他,我不知道吉他會那麼重,直到那天才我知道。


—— 那一把電吉他是HIDE的奶奶送的對吧?HIDE和奶奶似乎感情特別好呢。

松本順子:他真是個和奶奶親近的孩子,因為奶奶什麼都願意買給他..。連高中畢業去念美容學校的時候也還是會去奶奶那裡,拿零用錢的(眨眼),一直以來奶奶都在照顧他呢。


—— 我想在那個年代,搖滾樂似乎被視為不良行為的一種吧?

松本順子:是的,沒錯。我曾經告訴他絕對不能去的地方,比如老虎板通之類的,我以為秀人會聽我的話。我也說過,如果考試沒考好,就絕對不可以彈吉他或做任何類似的事情,為了不讓我們禁止,他拼命念書。就算到他上了高中也沒有變。因為他很努力念書,成績也可以,所以我沒有禁止這孩子彈吉他。但是,他確實常去老虎板通(笑)。


—— HIDE在哪個科目表現最好呢?

松本順子:他有說過,相較於計算題,他更喜歡作文題。說他最喜歡這種類型的事情。他似乎是那種喜歡證明別人錯誤,或是想在爭論中勝出的人(笑)。這孩子會一直把紙張寫到完全變黑來做筆記。他用這種方式來記憶功課。


—— 然而,在上學時,HIDE也會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

松本順子:一開始,他的外表改變了。買了好幾條直筒牛仔褲之類的東西,都是同款。每次我們看著他時,都會覺得他天天穿一樣的衣服,所以有時我會說「換個不同顏色的怎麼樣?」之類,但他堅持說:「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我覺得好就好。」


—— 我想現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人,父母可能也給過他們一樣的建議。

松本順子:他的牛仔褲上也有洞,因為在我那個年代,不存在破洞牛仔褲這樣的東西。另外,這孩子還在衣服上畫了一些東西。衣領撕破、洞口、衣服的長度減短,等等……嗯,等他在學校的時候,我會把所有這些東西都扔掉。


—— 哈哈(笑)。他會生氣嗎?

松本順子:不…,他保持沉默,不跟我說話(笑)。他會在房間裡貼KISS和CLASH的海報,我就把它撕掉(笑)。一開始我以為他瘋了,後來他似乎不氣了,但他又默默的再貼KISS的海報。就是這種重複。


—— 裕士說,他放學回家時,哥哥和媽媽老是吵架,肯定是在吵您說的這些事吧?

松本順子:我們從來沒有吵過架(笑)!。但是秀人也會好好寫功課,把作業放在書桌上認真的寫,但裕士不是,都跑出去玩了(笑)。


—— 您有什麼特別的關愛或理由讓他這麼努力嗎?

松本順子:秀人出生時幾乎還是早產兒。因為這個原因,我盡一切努力確保他長得「大」。雖然因此他變成了一個過重的孩子(笑)。後來他對我非常生氣。在他上小學的午餐休息時間,其他人都在玩,只有過重的孩子被要求跑操場,那些日子裡有過這樣的事,但我本意是想讓他努力長大,身體強壯。


—— 關於體重過重的經歷,HIDE本人在各種場合都提過,但在出道後,他一點都不胖了!

松本順子:從國中開始,他逐漸成長,也漸漸學會了彈吉他。那時他買了一些太胖就不能穿的緊身褲,然後把褲子掛在房間的牆上;為了有一天能穿上去,他努力減肥。這孩子驚人的成果是因為他強烈的渴望變瘦。


—— 自他離世以來已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談話中也湧現了更多的回憶,但同樣的,您現在可能還記得更多的平凡記憶吧。

松本順子:讓我想想。到現在,偶爾想起來時,我經常會覺得他還在洛杉磯...。每次他從美國回來,他一定會在成田機場打電話給我:「我現在已經回來了。」最後一次通話也大概是這類的對話。我最後一次和這孩子交談是在4月27日。他打電話給我說:「我剛剛抵達成田機場了。」就在那一天,他新房子的藍圖完成了,我告訴他這件事,他說:「真的嗎?!」他非常高興的笑了出來。當時他挑了大約300個地段,才決定建造的土地。當時我剛做完腿部手術,用拐杖走路,一個一個去幫他看了這些地點。然後我把它錄下來,一遍又一遍的傳送到洛杉磯給他確認,「這裡不行!那裡也不行!」,他選不到一個好地點。最後他做出了決定,我們這邊開始製作藍圖。


—— 是這樣的啊?……

松本順子:他計劃在新房子裡建一個音樂工作室。那通電話好像有關於這件事吧。總之,他已經有了新房子,所以問我:「妳能把妳以前想扔掉的音樂雜誌收起來嗎?」那個孩子搬到東京後,我扔掉了他一些舊雜誌(笑)。我說:「這麼舊的雜誌誰會看呢?」然後他說:「媽,我說過那些是舊期雜誌,它們真的很難收集!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扔了好嗎?」他一直保存著那些書。


—— 您扔掉雜誌是為了整理房間對吧?(笑)

松本順子:但它們真的很舊啊(笑)。那個孩子有用來練習吉他的雜誌,那些時候,他在看《平凡パンチ》和《週刊明星》練習。那些很久以前的書似乎很重要呢。現在有樂譜,過去是沒有的。


—— 剛才您說傳了影片到洛杉磯,那HIDE在國外的時候是不是經常互相寄東西?

松本順子:是的。我會幫他寄作業,還有他需要我們幫他檢查的其他事情,我寄了大約20樣東西。所以,當我和這孩子講電話時,我需要筆和筆記本。因為我記不住,你知道(笑)。還有,因為時差,在日本,那時候已經半夜了,我可能已經半睡半醒了,所以我更需要筆記。


—— 那些作業是什麼樣的呢?

松本順子:我寄的內容包括他的新聞報導(人氣程度、傳聞等),或者他賣了多少張CD等等。其中有很多是關於一般的評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事情,但當然,其中有很多是關於數字的。但在半夜,即使我在聽,我也沒辦法立刻回答(笑),所以這就成了我的作業!電話要講一個小時是家常便飯了。現在如果我在半夜聽到電話響,會有吃驚的感覺。如果這裡是凌晨2點左右,那邊大約是早上9點,對吧?


—— 是的,差不多呢。關於HIDE到東京,加入X,有些什麼回憶呢?

松本順子:我本來以為他會放棄音樂,開個店。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笑)這就是X的開始。在他跟我報告之前,好像小YO(YOSHIKI)就已經和他約好了呢。他拿著吉他,就去了東京。因為習慣了他化妝、弄髮型、染色之類的,有時候回家時,我希望他能稍微低調一點。但是... 他並不聽我的話(笑)。回到家時,如果不化妝,摘下墨鏡,就會感覺像是變回了兒子一樣。有一次,小YO來我家玩過…… 摘下墨鏡,穿個T恤,變成了普通的男孩子!有這樣的感覺呢。


—— 出道之後,家裡怎麼樣呢?

松本順子:他爸爸會經常等著秀人出現在電視裡。起初我不喜歡看音樂節目呢,「就算看了,也不會出現啊,爸爸!換台吧!」我這樣抱怨著。那孩子每次出現在電視上的節目,都會全部錄下來的。每次出現在電視上,這孩子一定會問「怎麼樣?」。有時候,甚至當天就會來問呢。尤其是像淋墨汁雨那樣的時候,我跟他說「太厲害了呢~」我們感到很驚訝。他啊… 真的很想知道我們這些素人的感想呢,真是的,一直都是這樣喔。


—— HIDE對您來說是怎樣的存在呢?

松本順子:就像全世界的媽媽一樣,我全心全意愛著我的孩子,並努力的撫養著他長大... 每一天都充滿著喜悅和擔憂的心情。雖然時光流逝,但與兒子之間的回憶永遠不會褪色... 所有的回憶都是寶藏。這個啊(拿出一些小物品),是那孩子最後身上口袋裡的東西...... 至今我都還保存著。像是口香糖、硬幣、葡萄酒塞之類的。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價值了,但對我來說,這是我想一直保存下去的寶物。


—— 自HIDE離世以後,您和粉絲的互動也成為佳話呢。

松本順子:看到粉絲們從觀眾席高喊「加油!HIDE~!」,我非常開心呢。如今他已經離世,即使在現場看演唱會,從工作人員席位看過去,看到的只有螢幕……真是令人失望啊。會產生一種實際上秀人正在演奏的錯覺呢…。但是,我就是感覺不到秀人不在呢。再次看到大家高舉著他的人偶,真的是止不住的流淚呢…。感覺到這麼多人都在想念那孩子,想念秀人,我真的感到非常開心和感激,謝謝大家。


【轉譯】HIDE歷年的談話摘錄特輯

悲傷與淚水

    一個我認識的女孩子在一場機車的車禍裡去世了。那是我第一次這麼近面對死亡。這大概發生在我們第一次到Sports Valley演出的前八天左右。她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比我年輕很多…… 我哭了很久。即使在演出時,我也不停的哭。但我想沒人知道我為什麼哭。


死亡

    我根本不相信輪迴之類的。死亡之後應該是虛無吧。據說在冥想時你會進入虛無的狀態,我肯定做不到。但我猜當我死掉的時候,我終於可以 —— 我的意思是,我可以達到那種虛無的狀態,永遠留在那裡。


憤怒

    大部分時候,我可能是因為喝醉了才會真的很生氣(笑)。那是一種醉酒的瘋狂(笑)。而我自己其實不太記得這些事。當我沒喝酒的時候,我很難被激怒,因為我怒氣的導火線很長。在我的情況下,是一條很長的導火線,而在YOSHIKI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導火線,所以他一被激怒,就會直接爆炸。


限制

    比如說:就算我們跟公司說「我們喜歡它!」,但最終,公司才是做出決定的人。這也適用於發行日期。這種壓力令人難以忍受。也就是說,我們還是不能隨心所欲。如果讓我們自己來決定,我們肯定想把它當作一個跳板。YOSHIKI也相當沮喪。我們的立場不夠堅定,所以最終,我們只能照著被公司告知的去做。我們的雄心壯志必須更加強大,不要讓任何人指使我們做什麼。


自由感

    通常,我喜歡上街買東西。逛街能讓我放鬆下來。但我真的不知道在這裡該說些什麼。我不喜歡禮拜六的時候去百貨公司;我喜歡在平日上午四處閒逛,沒有特定目標。什麼東西都不帶。雖然我大多數穿的是女裝,很少買男裝。因為男裝的尺寸都太大了,我不喜歡它的設計。另外,我喜歡百貨公司地下的美食街攤位,還有可以買到進口食品的地方。然後,因為我喜歡餐具,我會去看那些賣這種東西的地方。


恐懼

    我自己一個人睡覺的時候,也不像有鬼什麼的,但是閉上眼睛的時候,偶爾會感覺有一個鉛球從我的眼睛中心滾到額頭。因為我不太相信有鬼。感覺就像一顆冰冷的鉛球被一根細線拉到那裡。這老是讓我覺得毛骨悚然。但我不認為這是睡眠癱瘓之類的東西。當我快要睡著的時候,感覺到那顆鉛球悄悄靠近我,如果我抬頭,那鉛球都是以同樣的角度往上移動,保持在原位。每次我都覺得害怕。它讓我想擠扁自己的臉。我因為害怕所以不感睜開眼睛,因為我想,如果真有什麼事,我該怎麼辦啊?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鉛球會這麼可怕。畢竟,它也不是什麼真正會讓人害怕的主題。


未來與夢想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比這個世界更重要的了。這已經是一個前景了,不是夢想,而是一個展望 —— 因為我們甚至不知道三天後會發生什麼(笑)。所以我們必須信守承諾,既然說出來了,就要讓它發生。把夢想用嘴巴說出來,就是對自己施加壓力。東京巨蛋是邁向全球化的一步,對吧?像我這樣的吉他手要走向世界?我忍不住覺得這個想法很好笑,因為我們的樂團不是建立在偉大的吉他演奏家這個基礎上,所以我們只能把整個樂團視為一個整體來推銷,包括音樂和歌曲。所以要是一些新的東西。如果沒有什麼新的東西,我認為它(進軍世界)就不會奏效。


忠誠與人性

   我不會說我比別人好,但有些人真的會比別人好,對吧?有一次,從大阪的演出現場回家,我們坐了大概十一個小時的巴士。這段時間裡,我看了五部《無仁義之戰》系列的電影。我也經常自己去錄影帶店租這類電影。但我最喜歡的是本宫宏志的風格,比如《我的天空》。雖然是漫畫,但我真的很喜歡那種世界。即使我周圍有很多忠誠和人性,我也不認為我自己就是那種人。


外在和內在

    從小到大,我在家裡都是個大聲吵鬧的孩子,但一離開家就變得很溫順 —— 這是我爸媽說的,所以肯定是真的吧?那時候,我的成績單上寫著像「需要更主動」的話。然而,一回到家,我就瘋狂大吵大鬧,有很多小孩子都是這樣。現在我已經成年了,我的外在和內在並沒有太改變。只要我不喝酒。但現在就算在家裡,我也不會發脾氣了。如果現在我還這樣子,感覺就像變了一個人(笑)。不過,當我在家裡迷失自我時,還是會有一個不同的我。從本質上講,我是個不能思考太多事情的人,所以我通常有點蠢。我常常被人問「你生氣了嗎?」,但那只是我有點遲鈍。

    然而,當我走上舞台時,也許是因為我可以對自己大聲喊「你正在做現場表演!」我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如果我只做一件事情,我就可以高度集中,但在其他時間,我根本不會想太多事情。一旦我開始做某事,我就可以很專心,但途中的時間非常糟糕。如果沒有做某件事的理由,我會馬上覺得暈。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覺得我的外在和內在之間,實際上是相當極端的反差。


男性化與女性化

    我認為女性化也非常有價值。但當我跟爸媽這樣說時,他們生氣了,發脾氣了。有幾次,我看到有男人化妝的海報之類的東西被撕得粉碎,被說教要「表現得更像男人!」或「參加社團活動,變得更像男人!」我真的很討厭那樣。但當我看到一個女孩時,我就傾向於用「女性化」的字眼說話。當一個女孩為我做了一頓美味佳餚時,我就會感受到她的女性氣質(笑)。但我想主要就是這樣,對吧?我的男子氣概來自於享受一頓女孩子做的飯。也許就是這樣了。


罪與罰

    有一次在學校,我被迫在走廊裡罰站,是我人生第一次這麼戲劇化的時刻。因為在我上學的日子裡,我非常聽話。我不認為我做了什麼壞事。雖然長大後有無數的故事,像是喝醉了把自動販賣機推進海裡,我也不認為這樣的事情有多可怕。我和SAVER TIGER在山下公園(橫濱)常常徹夜待到早上,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後來,也是很久以前了,當我已經和X在一起時,我迷上了扔滅火器。我和全城的滅火器都交手過。嗯,如果你把它噴到嘴裡,會很酸,如果你把它噴在臉上,臉會很痛。有一次,某樂團的一個人正在做某件需要打馬賽克的事情,因為噴到他的那個地方,他非常生氣,而且非常痛苦(笑)。昨天我看了長渕剛的電視節目,他們在裡面把自動販賣機翻倒了,我突然覺得好懷舊(笑)。但像那樣的事情都不是很壞的。我只做可愛的事。


A級和B級

    我更喜歡B級的東西,但一開始,我可能會把它們判斷為「那是B級的東西,比較差勁」。後來我變了,認為「那是B級的東西,比較好玩」,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和正常人不一樣,對吧?如果,在你一看到某個東西而且毫不了解它的情況下,就把它評價為「B級」,這反而是給自己扣分。如果我發現一個次級樂團具有一些A級樂團的元素,我會超興奮,就像發現了一個很棒的東西可以買一樣。因為在新浪潮和重金屬的時代,我經常買這樣的唱片。所以,雖然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在處理的「B級」東西很有趣,但自稱為「B級樂團」或「B級專輯」可不行,就算你真的是B級。

    B級本來是指「地下」,而不是作品的好壞或品質標準。這些作品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但它們有一些亮點;每個人都有意義。所以我兩者都喜歡。每個人都知道的A級東西,我喜歡,只要有趣。我也喜歡那些只有聽B級音樂的人才懂的歌曲,只要能令人愉快。但是,嚴格說起來,對搖滾樂團來說,身為「B級樂團」是一個重要的必經階段,對我來說就像每個珍貴的小孩子。比方說,當我比其他人更早知道他們的名字時,當我比其他人更早拿到他們的專輯時,當我比其他人更早了解他們的資訊時。我就是他們的粉絲,「嘿,你知道嗎,有個好樂團……!」這真是驚奇又有趣,不是嗎?

    「B級樂團」也會有狂熱粉絲,他們的粉絲也會大量收藏專輯,積累了大量有關這些樂團的知識,並自動形成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笑)。但這正是搖滾的感覺,對吧?有點像是邪典一樣 —— 我喜歡這種感覺。邪典只會被該文化的人接受,所以我很高興成為其中的一員。當我無法接受自己的邪典時,我會感覺到這肯定不在我的可接受範圍內。當這樣一個邪典創作出我覺得有趣的作品時,我也會知道周圍的文化是在我的接受範圍內,這只會讓我感到高興。所以說到底,我的喜好並不是受所謂的邪典影響,而是受東西是否在我的接受範圍之內影響。但最近,有這種"萬人邪典現象",喜歡邪典的人數量增加得非常快,對吧?雖然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我也認為其中肯定有一定比例的國王(hide引申童話《國王的新衣》的寓意)。有些東西我個人就是不喜歡,我也不會成為他們的追隨者,就算每個人都異口同聲讚揚他們「很酷,這是邪典」。那些認為所有東西都好、都宣稱是邪典的人,我認為這種傢伙都是騙子。

 

電影

    毫不意外,我個人喜歡的電影,都有美麗獨特的鏡頭。我可以因為一部電影致力於美學就愛上它,而且黑白影片也是美麗的。除此之外,我喜歡像是推理、解謎的電影。恐怖片我也比較喜歡。很久以前,我曾經收集恐怖片。血腥暴力片也可以。我喜歡《驚變》,但我最喜歡的是《坐立不安》。那些色彩真是令人驚嘆。

    關於恐怖片,最重要的是它們要恐怖。《坐立不安》是情感上的恐怖。如果我在看恐怖片時想著,「這部片不是描寫怪物或鬼魂」,那對我來說就不恐怖。我曾經認為《坐立不安》是一個關於邪教和惡毒謀殺的故事,它沒有恐怖的感覺,但最後還是嚇到我了(笑)。無論如何,那些色彩和藝術作品太棒了,讓我感覺自己在情感上被追殺。有些電影在心理上讓我覺得害怕,都是情感上的恐怖例子。雖然直到上國中之前,我還是一個根本不能看這種電影的人(笑)。如果電視裡出現這樣的場景,我半夜就不能一個人去上廁所了(笑)。出於某種原因,我高中時開始看恐怖片。這和搖滾樂的感覺幾乎一樣,朋友們會互相討論:「嘿,你看那部片了嗎?」,諸如此類。


天才與才華

    我爸媽說,他們給我取名叫「秀人」是因為他們想要一個神童。所以呢,我註定會成為一個天才(笑)。在我身邊的人當中,我認為兼具天才和才華的人就是YOSHIKI。他真的超級努力,我認為這在搖滾音樂家中是很罕見的。因為每當他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不是最擅長的時候,他就會用意志力去改善這件事。就算面前有一道道高牆阻礙他的道路,但不管有多困難,他也會盡一切努力去克服。我覺得,腦袋想的出辦法就是天才,而全身心的付出努力去實現它,那才是才華。


生與死

    小時候,我睡前常常在思考「死亡」之類的事情。現在,我很少想這些事了。小時候我常常做一個夢,夢到我爸、我媽、我、還有一個看起來像惡魔的人。我們站在一個高處,下面是一片火海,那個人告訴我們:「你們當中有一個必須跳下去。」那時,我說:「我來跳!」然後夢就以我跳下去結束了。所以小時候,我認為我自己死比爸媽或家裡其他人死更好。現在,因為成年後我再也沒做過那個夢,所以我想我變成了一個自私的人,認為「只要我沒事,一切都好」,我討厭這樣(笑)。


汗水

    我不怎麼流汗,所以眼淚是我最常流的東西,我是個愛哭鬼。就算在舞台上,我的妝也不會花,因為我的臉大部分時間都是乾乾的。反倒是我的身體變成了問題。我穿著貼身的舞台服,因為我不想把皮膚露出來,但在衣服裡面,我就像華嚴瀑布一樣(笑)。什麼?偶像的要求是一張不出汗的臉嗎?那我一定是天生幹這行的啦~(笑)


淚水

    我會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哭泣。例如,像《軍官與紳士》這樣的電影我就很容易哭。還有那些讓人感動落淚的電影。不過我對電視節目的反應不太大。我是那種在特別容易被電影情節弄哭的人。我不常去電影院,但如果我去看這種電影,我肯定會哭啦。不過,我真的更希望在家裡哭就好。看租來的錄影帶哭(笑)。

   如果我講話時開始緊張或興奮,我的眼睛就會跑出淚水,就算完全沒有什麼好哭的事情,它也會跑出來。所以我常常哭。不是因為我容易悲傷或是太常喜極而泣,而是我的淚腺太發達,情況變得緊張興奮時就會自動開始流淚,比如在演出時。但我絕對不希望被人們看到這一點,所以我會刻意發出一點吼叫聲。我們的樂團裡幾乎都是哭點很低的人。不過TAIJI,我就搞不懂了,我覺得他的淚腺連到肝臟去了,因為他經常說他喝了琴酒,但對我來說,酒醉打嗝看起來只是藉口而已(笑),我、YOSHIKI和TAIJI都是愛哭鬼啦。TOSHI在舞台上也經常眼眶泛淚。怎麼回事,我們這不就是個愛哭鬼樂團嗎(笑)。只有PATA一個是沉默寡言、有男子氣概、又很能喝酒...  這種帥氣的傢伙(笑)。但沒關係啦。時髦的男人都愛哭吧,我想(笑)。


血水

    流血嘛... 我不是女生,所以我不會流很多血(笑),但我經常受傷。現在想想,我手受傷的次數最多。尤其是我的指關節。但即使在我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小子時,我也常常骨折。我曾經在溜冰時折斷過腳踝。而且我小時候經常生病。我以前經常因為神經性胃炎而住院。汽車總是讓我覺得不舒服,五秒鐘後我就受夠了,而且不是因為汽油味,我只是無法忍受橡膠的味道。我不知怎麼的說服了自己,認為我天生無法忍受這種氣味,看起來這就是我胃炎的原因。後來有位老師告訴我,隨著我長大,情況自然會改善,而事實確實如此。不過即使現在,有時候坐計程車還是會有些困擾。對我來說,這一切似乎都是心理上的。


外國與日本

    如果說起外國,我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美國。我的家鄉橫須賀到處都是外國人,從小就看到醉酒的外國人,所以我不太喜歡他們,可以說我是討厭他們。但我喜歡西方音樂。在我看來,橫須賀醉酒的外國人,和創作搖滾樂的外國人,完全是不同的兩回事。因為現在,我有機會認識外國人,他們是我工作領域的專家。能和以前吸引我的搖滾世界裡的外國人一起工作,光是這樣就讓我好快樂。因為他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我很多刺激。但相較之下,和那些外國人一起工作,也會讓我強烈的感受到「我是日本人」。因為歸根究底,我還是帶著日本精神的(笑)。



約會

    我理想中的約會嘛‥ 先打電話給女朋友告訴她「我幾點會去接妳」,然後開著敞蓬跑車、在後座堆滿了花去她家接她,到她家時把車開到陽台邊再接喇叭「叭~叭」的叫她準備出來,可是她頭髮還沒整理好,所以還不能馬上出來(笑),等她全部都弄好以後,就坐在副駕駛座上,我再開車帶她去看美麗的夜景。如果一打開後車廂,就可以馬上變成冰箱又有好幾瓶香檳的話該有多好啊(笑)!又方便、又浪漫(笑)。車子的顏色嘛... 就選紅色的,送給她的花也全部都是鮮艷的紅花,就算不是玫瑰也無所謂啦,其它的花不也有紅色的嗎?這種場面很像電影情節吧(笑)?我覺得像這樣子的感覺很不錯。


東京巨蛋

    第一次看到它,我充滿了敬畏,也很緊張。但每年都去那裡,我覺得它越來越小了。這讓我懷疑它是不是真的變小了,否則一定是我變大了(笑)。我只有兩次去巨蛋當觀眾看演唱會,一個是BUCK-TICK,另一個是滾石樂團。

 
Demo帶

    在我還是獨立音樂人的時候,我收集了日本獨立樂團的Demo帶。從大阪的VEIL到ANTHEM,再到SABBRABELLS,還有許多龐克樂團。我喜歡獨立樂團的Demo帶。當時在紐約有一個叫做音樂研討會的活動,有幾個樂團在一家Live House表演24小時,剛出道的我們也去了。那時候有一個非常酷的樂團,我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拿到他們的Demo帶,所以我去了他們的化妝間,設法拿到了。現在想想,那個樂團就是Biohazard,當時他們完全沒名氣。我記得那時沒有其他人來找他們。但是我自己從來沒有製作過Demo帶。SAVER TIGER沒有做過,加入X後我也沒有。我收集了那麼多Demo帶,但自己沒有創作。


聖誕節

    聖誕節是全世界人們都想要的歡樂時刻。我理想中的聖誕節就是精心策畫的聚會。如果你打算慶祝的話,那最好搞得豐富一點(笑)。過去,有一段短暫的時間,YOSHIKI在一次倒下後不再公開露面。就在聖誕節前夕,他終於又公開出現了,恰好是某個撞球館的聖誕派對。我記得當時YOSHIKI玩得非常開心。事實上,那場派對是我辦的。事後,我覺得我再也不想辦派對了。身為主辦人,我邀請了很多人,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卻沒有人來,我很驚訝。我記得自己當時心裡是多麼的慌,心想,「欸,如果沒人來怎麼辦?」去年,我們在錄音室排練,吃了很多摩斯漢堡買來的雞肉堡。HEATH看著它說,「其實,聖誕節是一個寂寞的節日呢。因為寂寞,所以人們才會相互依偎。」這句話真的很有深度啊(笑)。


新年

    在年初,我一直看到去年底在《DOWNTOWN》錄製的影片。假期時我一直待在家裡。所有的商店,一切都關門了。以前,我、YOSHIKI、BAKI醬、TATSU醬和大家都會去PATA家喝酒。但那時候,PATA家還很小,我記得房間裡擠滿了很多人。然後他們會說,「明天去HIDE那裡吧!」第二天,我家也被搗的亂七八糟了。既然如此,我就順手把它毀掉了(笑)。那裡有一些時令菜餚之類的東西,但我把它們全部打翻。 只要一談到新年,這就是我記憶中的情景。


秋天

    小時候,秋天是我最難理解的季節。夏天很熱,春天有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入學儀式之類的活動,冬天很冷,但是秋天沒有明確的身份,所以小時候感覺夏天就這樣溜進了冬天。天熱的時候,我想:「還是夏天呢」,當天氣變冷時,我想:「已經是冬天了」。在上小學的時候,我的食慾也趕在前面(笑)。最近的秋天,就是喝清酒尤其美味的時候。所以秋天就是成年人的季節。人們都說秋天的菜餚美味可口,所以我就趁機大快朵頤(哈哈)。


蝴蝶

    我討厭那玩意,因為我一般來說都不喜歡昆蟲,只要看到華麗的蟲子,我就會起疹子,但這不是過敏,純粹是情感上的厭惡。我小時候曾經搬過一塊石頭,然後有隻蟲爬出來,那種又大隻又鮮豔的混蛋,名字我不知道。當我看到那傢伙時,我起了疹子,身體發熱。從那時起,我就討厭昆蟲了。


眼球

    我買的第一個眼球造型戒指是在紐約的一家戒指店買的,店裡的老板說:「這個眼球戒指本來屬於一個非常倒霉的人,所以你戴上它就可以免遭厄運。」於是我就買了戴上去。不過我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之後我就開始收集這些戒指了。我喜歡怪異的配飾。因為當Gene Simmons戴著一個蠍子手鐲和一個蜘蛛戒指時,我覺得「哦,太酷了!」。


不明飛行物

    很小的時候,我把太空想像成鹹蛋超人、巴爾坦星人等怪獸的墓地,那裡嗡嗡作響(笑)。有一段時間,我對不明飛行物非常著迷。從我讀了矢追純一的書開始,我就認為,「肯定有外星人。蘇聯和美國都在掩蓋真相!」我還說「月球上有一個基地。VIP一個接一個搬到那裡去了。」還讓其他人也讀了那本書(笑)。

    念小學的時候,我們也會去找不明飛行物。我們會呼朋引伴騎著腳踏車上山,搭了一個基地,裡面裝滿了跟外星人、不明飛行物有關的東西。在附近一個開闊的空地上,我們都會手拉手說:「冒險家,冒險家,太空人」,「你們不來這裡嗎?」我們每個人都帶著相機(笑)。


美國

    小時候我認為它是KISS住的國家,現在則認為它是創作音樂的最佳環境。雖然我只對洛杉磯這個地方比較熟悉而已,但是我想其它地區也應該都和洛杉磯一樣,區域規劃都做得十分完善才是。工作、上班的地方(商業區)及吃喝玩樂(休閒區)都是有制度化的分區限制,也有安全場所與危險場所的各種區別,所以因區域的不同,環境周遭所帶給你的感受也有不同,熱鬧的就很熱鬧,安靜的地方反倒帶給人一種冷清的感覺。


小孩

    只是單純的想要而已,我希望各有一男一女,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分別各坐在我的膝蓋上啦。想要普通的當個好爸爸就好了。不過,現在還不行啦!因為我還沒有打算生小孩嘛(笑)!


汽車

    我很喜歡車子,雖然喜歡駕駛的感覺,倒不如說我是中意它們的外型。像我現在這輛,它的車型我從小就很喜歡了。吉它也是一樣的原則啊!只要我喜歡固定某一種造型的話,我就會一直喜歡下去。我現在最喜歡的車型就是自己的這輛了,似乎現在也已經停產了,所以我更加愛惜它,我還打算要開到它壞了,完全修不了才會想要再換車。


作夢

    最近因為都忙著錄音的工作,所以連作夢都會夢到自己快來不及趕上進度了(笑),而且這種感覺還很真實呢。


精力

    人啦,物品啦.. 等等,我的精力來源大都是藉由外力得來的,所以不管進行錄音工作也好,起床也好,都必須經由外力推一把才行。


    這我倒沒有仔細的去想過,不過,我卻不喜歡自己的長相,因為它不是理想中的五官形態。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樣子?很多啊,只不過如果一一把它們全部拼起來的話,說不定反而會變成一張很可怕的臉呢(笑)!


遊戲

    最近常有人拿來給我玩呢。像這個(邊說邊把他的鑰匙圈拿出來給記者看,鑰圈上還有掛著一台迷你型的遊戲機),好像叫「YETETORIS」的,居然有辦法做到這麼小巧精緻,還真讓我大吃一驚呢。我是不會很沉迷玩這個指電玩啦,不過有時候倒是會迷上一陣子呢!我在美國洛杉磯的時候,工作人員的小孩也會拿各種遊樂器來教我玩。遇上比較好玩的機型的話,我還會特地跑一趟去買回家玩。其中有一種機型上面還說:「喜歡搖滾樂的人就一定會喜歡這個遊戲!」不過,也真多虧有了這些電動玩具,讓我的洛杉磯生活充實了許多。


家事

    我是不做家事的,不知道是因為時間的問題?還是自己太懶惰的關係?我連家裡的垃圾都不曾拿出去丟過,都是等弟弟來才叫他去做的,不管是洗衣、煮飯、打掃都是由他一手包辦的,除非是我特別想做的事,我才會很努力的去做。像家事這種每天一成不變的事,我連做都不會想做。


幽靈

    當我還在SAVER TIGER時,經常會出去尋找幽靈。去過一些傳說中的地方,聽說那裡有人被砍了頭。但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在那裡看見過什麼。

    今年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了鬼魂。正好那時發行了《HIDE YOUR FACE》專輯,也有很多雜誌的拍攝工作。有一次拍攝結束後,我感覺不舒服,被送進了化妝間休息。房間裡的燈關了,我連自己的手指都看不見。我逐漸入睡。過了一會,我睜開眼,房間裡一切都清晰可見。只是一切都在晃動,就像幻覺一般。我心想"好奇怪啊",我站起來想點根菸,然後就看見有個戴眼鏡的男人,沒有顏色,整個人就像用線條畫出來的,但很真實。不過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那時我甚至一點也不害怕。後來,當我跟大家在吃飯時講了這件事,我才漸漸感到害怕(哈哈)。


工作

    我的興趣等於我的工作。我只做過另外一個工作,就是美髮師,這也是我的興趣之一。但我覺得那不適合我…… 就算當時我立志成為一名美髮師,我也知道這不是我能做一輩子的事。音樂就不一樣了,我可以做一輩子。大概是因為我不把它當成工作來看吧。如果沒有期限的話,這根本就不算是工作。沒有期限,就永遠不會有完成品。如果有期限,時間到了就必須有完成品出來(笑)。


喜歡的詞

    「速度」、「自信」。所謂速度,我並不是指移動得很快,而是指在我的音樂生活中,感受到的速度感。像1996年X巡演中斷取消的時候,就真的很慢。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心境。我認為自信是一種會飽和的東西,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另外,我也蠻喜歡一些聽起來很可怕的詞,像「破壞」啦、「毀滅」..等等。


信件

    我是很懶得寫信的,不過卻很喜歡看信,只要別叫我寫就好了(笑),否則我會很困擾的,而且寫信不也是很花時間的嗎?我國中的時候倒是有和一位年紀比我大一點的女生通了一年的信啦,是在透過龐克雜誌認識的,她是個龐克族(笑)。最近我只要一有空就會開始回粉絲們的信啦,不過內容也沒多寫些什麼,大概都僅限於寫「信收到了!也看完了!」這麼簡單的一行字及簽名而已。


結婚

    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啦!沒意願也沒興趣。不過我每年都會接到其他朋友們的喜帖,一年大概會有三張左右吧。雖然我蠻喜歡去參加婚禮祝福新人的,但是只要想到哪天主角若換做是自己的話,我就會突然渾身不對勁。如果結婚只是為了要跟對方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話,那又與同居有何差別?本質還不都是一樣的,結了婚反而是給自己一道無形的壓力和束縛,而且我更怕的是結婚不僅僅只是二個人結合在一起,而是兩個家庭的繫結(笑),這樣不是變得更複雜嗎?


    我看過的作品裡,我覺得最吸引我的是《獨生子》,這本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小說。大概是在今年5、6月份的時候看的。作者的名字已經記不得了(譯註:Torey Hayden),不過它的內容大概在描述一位自閉症患者跟學校老師之間的溝通戰爭。呃‥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翻譯得不是很好,剛開始看的時候還不覺得有趣,但是由於它都是寫一些有關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我才會特別感興趣,但它並不是描述有關自閉症患者的心理,而是描寫他們的行為模式。我覺得能夠觀察到那種地步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大海

   我會聯想到大溪地這個地方,可是就是沒去過(笑)!我是很喜歡海啦,但是卻討厭沙子。加上我這個人又很懶,就算是很憧憬某個地方,也是不會去的,因為我覺得太麻煩了。對了,聽說南半球島嶼國家的人通常都是懶人居多喔(笑)!海跟陸地的中間不也是會有沙地嗎?所以就算我喜歡海邊,我還是會討厭去那個地方。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介紹大溪地的景色,那裡居然也有水上大飯店耶!這你們知道嗎?只要一想到自己房間的正下方就是大海,不知不覺就會突然覺得很興奮呢!而每當清晨一覺睡醒踏出陽台時,海的景色全部盡收眼裡,真的令人有渾然忘我的感覺呢!這種飯店對我來說是最理想的了。從那天起,不管是正在錄音工作,或是休息的時候,腦袋裡都會不斷想著大溪地的事,有時間的話,我一定要去那邊好好享受一下。


寵物

    我沒有養寵物,也沒有這個打算。我是曾經想過要養條狗啦。但是以我目前的狀況而言,根本沒有辦法帶牠出去逛逛,所以只好放棄了,否則老是把牠關在家裡,又不常陪牠,也是蠻可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動物,還沒有什麼動物會讓我討厭的。像我原本是不太喜歡蛇的,可是以前曾經有一位髮型設計師突然帶他養的蛇讓我看,從那天起我也就變得很喜歡爬蟲類了。我以前原本最討厭爬蟲類動物,不過最近的某一次攝影當中,有我和蟑螂一起合拍的鏡頭,那時候開始我反倒也不像之前那個樣子了,感覺牠們並沒有那麼惹人嫌了(笑)。我想我已經變成一個博愛主義的人了(笑)。


疑問

    讓我覺得有疑問的事嘛…像每當我在創作音樂的時候,我就會心想「這是為了想讓其他人聽而做的」。當然,多半也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可是如果沒有其他人願意聽的話,那我還需要創作嗎?這是疑問之一,因為我分不清創作到底是為了自己或是為了他人?舉凡所有創作家也好、藝術家、音樂家‥ 什麼都好,到底都該做些什麼呢?創作原點又是什麼?這也是個疑問。因為我這個人天性比較懶,所以如果沒有外界的人事物來刺激影響我的話,我是什麼也創作不了的,每當我這麼想的話,我不禁又對自己的創作能力打了個大問號,另外,自已的存在,以及「善」與「惡」的區分,也都有不解的疑問。


震驚

    最近最讓我震驚的事,就是我以前待過的那個樂團 —— SAVER TIGER的貝斯手出車禍意外死了。雖然這是去年發生的事了,但是我卻是最近才聽到這個消息的。


旅行

    從來沒有過。我本身就不太想搭飛機或什麼的,也不太想到處亂跑。呃… 其實我是很討厭搭飛機的。我到現在還是覺得那麼大的東西居然能夠在天上飛,而且又載那麼多人,實在是有點靠不住。雖然我偶爾還是非搭不可啦,但對它可是一點信心也沒有,所以只要一上飛機我就會開始喝很多酒來鎮定自己(笑)。要我旅行的話,還是開車就好了,另外搭船也很不錯啊!只要能讓我的腳離地面近一點的就行了。至於天數嘛,大概三天就夠了啦。


衣服

    我最近穿的都是一些比較輕鬆自在的衣服。因為我一睡醒都會隨手拿離我床最近的衣服穿。至於衣服嘛‥ 我是不會挑剔的啦。只不過我固定喜歡上某一種樣式或牌子的話,我就會只穿那些款式的衣服。除了對自己的穿著打扮以外,我對女孩子的穿著也會特別注意,「穿這個比較好」,「穿那個也不錯」‥‥我都會不自覺打量她們的穿著(笑)。其實這也不算是給她們的建議啦,只是會不自覺的脫口而出而已。


內褲

    在演唱會的時候我是穿襯褲,或者乾脆不穿。我覺得穿襯褲有個好處,就是它很貼身,不像其它種類的都會左右移動,亂不舒服的。在演唱會上就算我動作太過激烈也絕對不會掉下來(笑)。否則我除了專心表演外還得去擔心自己的內褲(笑),平常的話就穿三角褲囉!不過,我的內褲幾乎全部都是粉絲們送我的,就因為我都是穿他們送的,所以還沒有自己跑去買過內褲。其它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樣式喔~像是丁字褲等等,如果你們來看的話就知道啦!


價值感

    「閃耀」跟「相逢」這二個詞會讓我覺得有價值感。


年輕

    我已經不年輕了(笑)!有時候都會突然思考到年齡這件事。不過,我所做的事情似乎都與年齡成反比啊!但有時候和朋友們一起喝酒,談到有關年輕一輩人的話題,我有時候都會變的像老頭子的口氣說著:「現在的年輕人啊!」(笑)我平常倒不會談這些事,除非是喝了酒,話也變多了才會這樣。看電視訪問或雜誌訪問女高中生的時候,有時候真的都會被她們的思想言論嚇一跳呢!現在時下的年輕人都是這樣子的嗎?真的令我蠻驚訝的,我想,我大概真的已經老了(笑)。


    如果說它代表著「0」的話,那麼大家的學生時期就是個「0」吧,如果是我的音樂人生,「0」就是我剛開始組樂團的時期。


玩具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是漫不經心,不看說明書,就把搖滾當成了一個高性能的玩具。所以以前我只是隨便玩耍,覺得「哦,好厲害啊」,但現在我開始看説明書之類的東西,才發現「哦,原來是這樣啊」,現在感覺就像是拆解這個玩具,然後再玩一次。


【轉譯】「THE LAST ROCKSTARS」在好萊塢的演出中展現了實力的冰山一角!?解析整個巡演,包括最終場公演

    你好,我是Simacky。

    今天我要來分享在YouTube上觀看THE LAST ROCKSTARS最終場、也就是好萊塢公演的感想,同時也會解析整個巡演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還沒看過的人,可以點這裡看看。

    這次不管是在日本還是美國,竟然都允許拍攝。東京公演結束後,已經有幾個觀眾視角的影片被上傳了。而作為最終場的好萊塢帕拉丁音樂廳演出,則是以專業視角的影片上傳了。

    所以這次可以享受到相當高的畫質和音質(雖然聲音和影像有點不同步是唯一的小缺點)。

    在看這場之前,我其實看過東京花園劇院的觀眾視角影片,當時樂團還有點像是在摸索階段,讓人看得有點提心吊膽。但這次好萊塢公演真的相當精彩。

    演出張力十足,讓我忍不住迫不及待想聽到正式的音源,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所以直接在這裡分享了我的感想(笑)。


好萊塢帕拉丁音樂廳 演出歌單

1.開場~新曲①〈The Last Rockstars〉
2.新曲②〈6or9〉
3.新曲③〈Messiah〉
4.新曲④〈Here‘s the Love〉
5.〈Beneath the skin〉(X JAPAN翻唱曲)
6.SUGIZO & MIYAVI 吉他對決
7.小提琴獨奏~新曲〈Folly〉
8.新曲⑤〈Hallelujah〉
9.YOSHIKI 鼓獨奏~鋼琴獨奏
10.〈Born to be free〉(X JAPAN翻唱曲)
11.〈Honey〉(HYDE翻唱曲)
12.新曲⑥〈Up&Down〉
13.〈Bang〉(MIYAVI翻唱曲)
14.〈Red Swan〉(YOSHIKI翻唱曲)
15.新曲⑦〈Psycho Love〉
16.新曲⑧〈Shine〉
17.新曲〈The Last Rockstars〉~謝幕

    ※粗體字的部分是樂團成立後全新創作的曲子,統一視為新曲處理。


    目前正式發布的只有〈The Last Rockstars〉這首歌。

    新曲旁邊的編號只是為了方便統計新曲數量,並不代表它們的製作順序。


在沒有發行專輯的情況下開演唱會

    THE LAST ROCKSTARS還沒發行專輯,這次的日美公演算是先行曝光,所以跟一般的演唱會不同的是,觀眾們在聽這些歌曲時,其實是完全沒聽過的。

    在《紅白歌唱大賽》上演奏過的〈The Last Rockstars〉已經可以用串流平台收聽,但其他歌曲基本上大家還是處於不熟悉的狀態去觀看演出。

    不過,由於東京公演的影片已經上傳到YouTube,有些觀眾事先做了「功課」再來看演出,這也讓最終日的好萊塢公演變得相當有趣。

    像是HYDE把麥克風對向觀眾時,觀眾竟然真的一起唱了(笑)。


    真的假的!? 

    等一下,那歌詞勒? 

    大家到底是怎麼記住的啊? 


    真的,對於這樣的熱情,我只能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麼,這次公演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

    「在演出前他們究竟準備了多少新曲?」

    我想大家應該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獨立專案或樂團在忙。 

    像SUGIZO,除了這個計畫外,還有自己的個人演出、X JAPAN和LUNA SEA。 

    很多人一定在想,他們到底是怎麼抽出時間來的。 

    而且從電擊般的記者會(11月)到現在,時間也才過了大約三個月而已。

    THE LAST ROCKSTARS的前身樂團S.K.I.N.,當年在動漫博覽會的演出中,只有4首新曲能夠完成,所以我也很擔心這次會不會重蹈覆轍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這次竟然有兩倍多的8首新曲。

    這真讓我大吃一驚。

    他們真的準備得很好呢~

    當然,這只是整個歌單的一半,但就這次演出的情況來看,這已經是最棒的曲數了。

    其實演唱會的樂趣在於能跟著熟悉的歌曲一起嗨,而不認識的歌曲,對觀眾來說總是難以跟上。

    想像一下。

    如果有大約20首都是第一次聽的新曲,那絕對會讓人聽得很辛苦(笑)。

    果然偶爾還是希望能聽到一些熟悉的曲子。

    只要演出熟悉的歌曲,當下觀眾的心裡就會覺得安心。

    他們還加入了X JAPAN和各成員的歌曲翻唱,或是設置獨奏環節,變換演出方式和節奏感。

    不過,反過來,如果這樣的熟悉曲子太多,就會讓人覺得:

    「是不是太依賴已經既有的老歌了?這樣組新團到底有什麼意義?」

    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比例剛剛好,讓人覺得平衡。

    不過嘛,對於5首翻唱曲是否算多,意見可能會有所不同(笑)。

    翻唱的曲子,即使拿上台演出,也有很多人根本不認識那首歌。

    因為各路粉絲都混在一起了。

    這次巡演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 ——

    『THE LAST ROCKSTARS的粉絲並不在場』

    這就是目前的狀況。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在還沒發行過任何專輯的情況下開演唱會,就是這意思。

    簡單來說,觀眾席上就像出現了『音樂節』的情況。

    現場有像我這種X JAPAN的粉絲、追隨HYDE的L'Arc~en~Ciel / VAMPS的粉絲、LUNA SEA的粉絲,還有MIYAVI的粉絲,這些各自不同的粉絲們都混在一起。

    所以,X JAPAN的粉絲能跟著〈Born to be free〉一起嗨,但其他粉絲就無法共鳴,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這樣的高難度下,他們真的非常努力了。

    因此,我認為這次的MC部分,幾乎都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

    身為主唱,負責主要MC的HYDE心裡想的也許能感受到,但在這一點上,海外的演出對他們來說可能會比較輕鬆。

    因為在國外,大家更傾向於各自隨意熱鬧,而不是追求一種共同感的氛圍。


沒有貝斯手怎麼演出?

    這應該是大家心中第二個最關心的問題吧?

    我原本預計他們不會找幫手進來,結果勒~果然是這樣。

    「日本引以為傲的視覺系巨頭們成立了超級樂團。」

    他們的「賣點」之一就是不找任何支援的音樂人,因此會影響到這一點的樂手是不可能上台的。如果真的要招攬和他們同等級的音樂人,那麼在成立之初早就讓他們進來了。

    那,究竟是誰來負責貝斯呢?會不會加入打擊樂器?結果,他們選了後者。

    貝斯的部分是利用電子打擊樂來處理,比如鼓組,還有SUGIZO用七弦吉他來彌補低音部分的不足。

    而且不僅僅是貝斯,還有一些歌是在放電子音樂的同時,疊上YOSHIKI的現場鼓聲,還伴隨著和聲的效果。即使是當成員們沒有人在唱和聲的時候,依然能聽到女性合唱的聲音。

    「搖滾不就是要靠現場演奏來決勝負嗎?」

    這種價值觀已經完全被拋棄了(笑)。

    雖然會有不同的意見,但就我個人的看法來說,這種做法完全是『OK』的。

    因為我感覺到他們未來的音樂方向裡,似乎包含了與EDM的融合。

    其實這支樂團並不是現有的X、LUNA SEA或L'Arc的延續,而是一個全新的樂團,所以不一定要侷限於硬式搖滾,也可以是EDM、流行音樂,或其他風格。

    當然,樂團的名字也讓他們不能太偏離搖滾的範疇。但實際上,搖滾本身就包含了非常廣泛的內容,所以我們也可以保持寬容的態度。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他們可以隨意嘗試各種風格,這樣反而能創造出他們獨有的音樂。


本次演出亮點

SUGIZO和MIYAVI的吉他對決

    哇,這段吉他對決真是驚人! 

    我記得在S.K.I.N.那時候,應該沒有這樣的演出吧? 

    其實我早就知道MIYAVI在個人演出時會有這種表現(像是跟布袋寅泰等人的合作)。 

    至於SUGIZO的即興演奏,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呢。 

    當年在X的時候,跟PATA的合作可沒有這麼震撼啊。 

    SUGIZO老師創造出極具藝術感的吉他獨奏,但看起來他似乎不是那種會隨心而彈的人,對吧? 

    後來我看了SUGIZO的自傳才明白,在LUNA SEA解散的那段期間,他參加了JUNO REACTOR的巡演,還有自己的爵士即興專案SHAG,這樣的深度即興演奏是不斷磨練出來的!

    怪不得感覺他們的演出經驗相當豐富啊。

    因為在打著節拍的同時,這樣的演出比起一般吉他手的獨奏更能展現出那種律動感,真的很酷!

    這過程中,彼此不是單純的互相刺激,而是MIYAVI在挑釁SUGIZO,而SUGIZO則是展現出身為前輩的傲氣,整體效果超乎尋常,簡直太神奇了(笑)。

    這種音樂人之間的化學反應,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這場演出絕對不容錯過,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欣賞!


HYDE的聲音

    我對於L'Arc~en~Ciel時期的HYDE只知道一些熱門單曲,對於他以獨唱身份或是VAMPS的作品更是一無所知。

    「欸?原來他能這樣大聲的唱啊!」 

    這就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他對於硬式搖滾的掌握度可真是驚人,氣場完全不輸任何人。

    第一次聽到〈Red Swan〉是在《進擊的巨人》動畫裡,當時我就想:

    「除了YOSHIKI,居然還有人能把這種世界觀表現得如此出色,真是太厲害了…」

    而這次的好萊塢演出更是超乎我的預期。

    特別是在〈Red Swan〉裡的吼叫,真的是震撼,音壓大到好像都快要爆掉了! 

    這到底有多厲害啊?

    他的情感投入真是超乎尋常,讓人感受到他為了這場演出已經準備好隨時犧牲嗓子,這股氣勢實在讓人敬佩。

    那股靈魂的傳達力強烈到讓人無法抗拒,真的是感受到他全心全意的投入。

    我不小心就淚流滿面了。

    當初錯過這樣的主唱,實在太可惜了,所以我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開始聽VAMPS的音樂(笑)。


YOSHIKI的鼓聲

    至於這次YOSHIKI的鼓擊,身為一名資深粉絲,甚至是一直追隨鼓手YOSHIKI的我,不得不說有點辛辣的評論。

    從X的時期開始,他就背負著頸部的重傷(椎間盤突出),最後甚至不得不動手術。

    雖然現在已經可以打鼓,但想要恢復到過去的打鼓風格,實在也太高風險了吧?

    而現在,YOSHIKI也決定連代名詞般的雙踏大鼓都不用了。

    「這就是那個YOSHIKI的鼓組嗎!?」

    對於一直憧憬著他、以他為典範來打鼓的我來說,這真是個不小的衝擊。

    我原以為只有在《紅白歌唱大賽》的時候會這樣,沒想到在演唱會上也用這種方式,真的讓我大吃一驚。

    這種變化有幾個可能的原因,我們不妨來想想。

  • 由於頸部的疼痛隨時可能復發,所以不排除在實際情況下無法再進行更高強度的演出。
  • YOSHIKI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以前那種風格的鼓擊了,開始追求小型鼓組的演奏方式。
  • 自從手術以來,手部的麻痺感仍然存在,未來可能會根據身體狀況逐步提升強度,最終回歸到原本的風格。

    我希望他能回到以前的狀態,但老實說,我也不太確定。

    HYDE曾說過:

    「我想看著正在打鼓、正在搖滾的YOSHIKI。這樣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不如就最後一起來做一場吧?」

    既然HYDE這樣說,拉著YOSHIKI出來,那他應該會覺得這樣的表現有點不夠過癮吧?

    這次的演出,恐怕跟大家期待的YOSHIKI的打鼓風格相差甚遠。

    鼓的演奏並不是單純的音符多就好,或是越華麗越複雜就越好。

    小型鼓組也有它獨特的魅力和演奏方式。

    有很多鼓手在三件套(1個小鼓、1個落地鼓、1個大鼓)中展現了獨一無二的個性。

    不過,這次的鼓擊表現讓我感覺到:

    「YOSHIKI的特徵似乎消失了。」

    而且似乎也沒有什麼替代的魅力來取而代之。

    不像X時期那樣,

    『不論好壞,都要跟著YOSHIKI的節奏衝刺』

    那種本能式的鼓擊強度似乎也不在了,反而讓人覺得他依賴於打擊樂器的編程。

    在1990年代的「DAHLIA巡演」因為脖子受傷而中止時,儘管之後是用石膏支撐,但他肌肉依然發達,完全復活的樣子讓人印象深刻。因此,我也希望這次的情況能一樣。

    三位成員如此展現了個性,若能再加上YOSHIKI原先的鼓手風範,那將會是最後一塊拼圖。

    那一刻,將會展現出「最後的搖滾明星」的真實價值。

    YOSHIKI的鼓技並不是在於好壞,而是在於他的獨特個性。

    這個論點,就像是在討論hide的吉他技術一樣,會完全偏離主題。

    YOSHIKI打鼓的真髓在於他那無可取代的個性,以及能夠觸動心靈的力量。

    不論是大鼓組還是小鼓組,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每一次的擊打好像都注入了靈魂,強而有力的鼓點像是在催促著隊友。

    至於脖子疼痛或排練時間不夠,這些對粉絲來說都不重要。

    他本來就不是那種會找藉口的人。

    所以對於他們的未來,我抱著期待,你們這些厲害的傢伙!

    『no music no life!』 

    "沒有音樂的人生根本無法想像!"

    我是Simacky,下次再見!

https://simacky.com/archives/%e3%83%8f%e3%83%aa%e3%82%a6%e3%83%83%e3%83%89%e5%85%ac%e6%bc%94%ef%bc%88%e3%83%a9%e3%82%b9%e3%83%88%e3%83%ad%e3%83%83%e3%82%af%e3%82%b9%e3%82%bf%e3%83%bc%e3%82%ba%ef%bc%89%e3%81%a7%e3%83%88%e3%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