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星子誠一先生,是如何受hide的影響

by NBT

 
    上週,星子誠一先生告訴我們『視覺系』這個術語誕生的故事。還分享了他的中年危機,這促使他創辦了雜誌《SHOXX》。本週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話題,包括《SHOXX》帶來的影響,以及X Japan吉他手hide對星子誠一先生的影響有多大。
 


 — 一開始,您是如何設想《SHOXX》改變視覺搖滾樂壇的?

星子誠一先生:

    我一直夢想著在日本音樂界創造一個之前沒有出現過的新流派 — 它以某種方式存在著。我想要創建一個專屬於日本的場景。

    《SHOXX》推出後的第二年,我記得在新年賀卡上寫著「我要在日本創建一個新的搖滾場景!」。這是令人恐懼的,因為這基本上代表我對這個目標已經做了承諾,而所有收到賀卡的都是見證人。一旦你把它寫在一個東西上,然後寄出去,這個承諾就會留下證據,你不能抹去親手寫的承諾。我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把它們放進郵筒。但這也是我防止自己逃避現實、強迫自己的一種方式。



 — 在您全心投入視覺系之前,難道沒有任何原創的日本搖滾樂場景嗎?

星子誠一先生:

    嗯...,或許曾經有。因為我有一半職業生涯都專注在美國搖滾樂和日本以外的搖滾樂,所以一開始我對國內的日本搖滾樂產業一無所知。而且,那時候我對這個場景完全沒興趣。

    當年我在國外樂團工作時,我有點過頭了。我表現得好像海外的一切都很酷,日本的東西很無聊、不感興趣。我那時候的心態簡直瘋了,非常不成熟,但我還很年輕 — 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態。那些年我去紐約、洛杉磯、倫敦等地的表演,都是為了採訪海外的樂手。然而,一切都在我遇到X Japan之後,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我覺得必須把我的一切都賭在這上面!我不是說見到X Japan的那一刻就發生了,而是慢慢的,我逐漸覺得我想把整個的職業生涯都奉獻給現在所謂的『視覺系』,如果失敗了,我人生就會走向乏味的結局。但好的一面是,如果成功了,那就截然不同。我能繼續過著非常愉快、自信滿滿的人生,做著投入我一生所愛的事業!

    我已經決定不要一輩子幹業務員了,我要開創自己的路。最後,我想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全力去做一件沒做過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在《SHOXX》當了十年主編後,我辭職了,自己開了一家新公司。

    實際上,在我決定辭職之前,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周圍每個人 — 包括我同事 — 都叫我不要辭職,但最後,我向公司鞠了躬(以示尊重),並選擇走上自己的道路。我剩下的人生就要給這家新公司決定了。


 — 您在什麼時候覺得該翻開新的一頁了,決定全心投入新公司?

星子誠一先生:

    嗯,我有幾個原因。首先,在1998年hide去世後,僅兩年後我就開始經營Starchild Inc.。他的離世對我產生了非常震撼的影響。我跟hide有著深深的個人聯繫,以前曾經跟他合作,負責了他第一本攝影集《無言激》,時間是在1992年。

hide第一本攝影集《無言激》的封面

    當我在酒吧跟他聊天時,我說:「我想給你拍一本攝影集」,他聽了真的很驚訝!我一直告訴他:「我知道你有一個無人能及的天賦,所以你必須拍一本攝影集!」大約一個星期後,他打電話給我,問我的提議是不是認真的,我回答:「是認真的」,他就說我們應該碰個面。於是我們在一家酒吧裡喝了三天酒,提出很多新想法,有一位工作人員把我們提的所有想法都記下來。我們就憑著這寫點子,寫了草稿,這就是我們製作他第一本個人攝影集的過程。

    至於攝影集的名稱,我建議了《無言劇》這個標題,但hide說這太普通、不夠原創,所以我們把它改成了《無言激》。

星子先生前往參拜hide的墳墓

    我曾經主編另一本名為《Creation》的大型攝影集,巧合的是,hide過世後,該雜誌正好發行了第一期。在他離世之前,他曾經跟這本雜誌合作,成了他最後的拍攝,也是hide的最後一組照片。而且,在我們拍攝的時候,hide對封面形象有非常具體的想法,我就照著他的指示做了。

    我有很多關於hide和我們共度時光的私人故事和回憶。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但我從不擔心這些回憶會耗盡。

hide生前拍的最後一組照片,收錄在《Creation》雜誌第一期

 — 看來hide佔據了你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

星子誠一先生:

    是啊!他的離世真的感覺像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一開始我真的很沮喪,整天都被自己的想法淹沒… 我覺得如果我一直做同樣的事情,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因為我欠了hide很多,我開始思考"我必須救救這個音樂場景"。hide的死亡真的讓人感覺到,視覺系就要結束了。從那天起,我就很想拯救視覺系場景。在hide過世一年後,也就是1999年,甚至有文章說「視覺系已經結束了」。

猜猜坐在hide腿上的是誰?

 — 我們團隊中的一些成員都是90年代長大的,我們記得90年代的視覺系搖滾在日本有多紅。不過我們上小學之後,電視上幾乎就找不到它的蹤影了。

星子誠一先生: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覺得這是視覺系的終點,特別是因為我已經投入了全部的生命和精力。我心想"無法相信我在這個事業上花了八到九年,結果就這樣了嗎?"無法讓這個流派成功,這讓我很氣自己。我是負責保護這個流派的人。

    這讓我重新開始。《SHOXX》已經運作了十年,我從中解脫出來,從零開始,希望我能重新建立視覺系場景。希望人們會認為視覺類型不僅僅是一時的潮流,而是一個真正的時代。所以我希望能在各個方面都盡力而為。

1996年, hide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讓星子先生大笑起來

星子先生採訪hide,出自《Fool's Mate》雜誌第127期

 — 剛才我們談到您離開《SHOXX》後,您的下一個目標是進行現場演出協調嗎?

星子誠一先生:

    事實並非如此。即使當我還在《SHOXX》的時候,現場演出活動「SHOCK WAVE」已經開始了,公司對結果並不滿意,所以我只能秘密的為了演出去找樂團。在我看來,沒有精彩的現場表演,音樂場景就不可能持續。所以我很努力用書面文字和網路的形式,向全世界的人分享這些表演。

    當時還有一個叫「iMODE」的網站 — 大概是在1999年出現的。我覺得這會成功,我想加入,所以我試了試!這個模式是我向讀者提供資訊,而讀者們每月付一筆費用作為回報。這在現代聽起來很合理,對吧?但當時在手持裝置上接收新聞,對人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於是,2000年秋天,我在現在的公司建了一個叫做「POKE SHOCK」的手機網站。我有一點超前於我的時代了,所以民眾花了很久才開始理解這種模式,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它就發展得很好了。

    大約在同一時間,我還是埼玉電視台的一個節目主持人,那檔節目只報導視覺系樂團。有一天我碰巧得到了這份工作,就這樣我做了一段時間的電視主持人。在真正接受這份工作之前我有一些要求,我告訴他們:

「我們應該把節目的焦點全部放在視覺系樂團身上,而且讓哪個樂團上場表演,要讓我說了算。如果這些條件都能滿足,我就做主持人。另外,如果因為預算原因要改節目,我就不做了。你們要給我創作自由才行」。

    十年來隨心所欲的做事真是太有趣了。


 — 您真的為視覺系做了很多事情,負責了視覺系音樂節「Stylish Wave」,不過,您現在還是負責決定哪些樂團能在活動上表演嗎?

星子誠一先生:

    是的,通常是我來決定。我會邀請那些我覺得有成長潛力的樂團。有時候工作人員會拿他們的樂團試聽帶給我。不過現在,我們可以輕鬆從網路上找到所有樂團。因為我在這行業已經做這麼久了,包括我在國外報導搖滾樂的經驗,我的直覺已經告訴我,哪些樂團有潛力成為大牌。

    我腦袋裡的數據庫,結合我對樂團的舞台表演、音樂、背景資料以及觀眾反應的判斷,我幾乎可以100%準確判斷樂團的潛力。我會評估過去的經驗,也會根據現場表演來觀察樂團的成長。如果樂團超出了我的期望,或者在預料之內,我會根據現實來調整腦袋裡的數據。我會問自己"我一開始計算的時候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是新一代的樂團嗎?",等等。我會根據現況調整數據。

「Stylish Wave COUNTDOWN ’17-’18」的宣傳圖

 — 這很讓人佩服!您基本上每天都在提高觀察力和判斷力嗎?

星子誠一先生:

    與其說是"提高",更像是補救缺陷。但基本上是的。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在這個行業中創造一個新的場景,對我來說,提升自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幾乎就像跟自己戰鬥。

    2013年,我在「Stylish Wave」上有一個很棒的經驗。我最喜歡的其中一支樂團得到機會上「Stylish Wave」表演,我記得當時看到他們進步時,是多麼的驚訝!作為一個粉絲,就像一直幫他們加油打氣的樂團,終於打入了音樂界的那種感動。

    對於「Stylish Wave」的實際策劃,我都會確保能按照預期實現我的想法。從活動傳單的印刷方式,到網站的宣傳方式,所有事情我們都會討論。宣傳對於活動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我們的討論都都超出了原本的範圍,最後會滲透到下一年的計劃中。

    我想感謝所有讓「Stylish Wave」成真的人。它從2000年就開始了!我們在篩選表演樂團的時候也非常謹慎。這樣做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我們所創造的牽絆。有時候,對那些我認為有潛力的樂團,我會給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可能很小,但足以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然而,我不只是觀察樂團,我會問樂團成員「一年後,你們希望自己在哪裡?」,然後提出一條路線。舉個例子,我會告訴他們「為了讓你們的夢想成真,如果我們這樣做怎麼樣?」。


 — 這意味著,您認為有潛力的樂團,至少要有個一年內想實現的夢想或目標,對吧?

星子誠一先生:

    確實如此。如果樂團連為自己設定目標都做不到,那他們就不可能成功,對吧?像"我想要被女孩子包圍"這種愚蠢目標,這種樂團很可能會失敗,我想不需要多說了。只要跟樂團聊聊,你就可以感受到樂團是認真想打入這個行業,還是膚淺的只想受歡迎。

    90年代出來的樂團都有自己特立獨行的音樂風格。比如LUNA SEA、L'Arc〜en〜Ciel、GLAY、黑夢⋯⋯你知道,他們都很不同,是獨一無二的。然後不久之後,像PENICILLIN、Plastic Tree、PIERROT、GACKT、SID,當然還有MUCC和the GazettE等樂團也開始出現了。雖然出現了很多樂團,但你知道他們很不一樣,都有自己的音樂。

    讓我擔心的是,樂團開始效仿同樣的風格,很多樂團沒有自己的個性。他們的聲音和視覺效果完全沒有原創性。當粉絲們厭倦了一遍又一遍聽同樣的音樂、看同樣的表演時,這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對於視覺場景,我覺得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儘管如此,我們也見過那些沒有任何獨特性的樂團,依然可以強勢打入音樂界並贏得人氣。這本身就很可怕,因為我無法停止想像 — 未來是不是會有更多普通的樂團,但仍然很受歡迎。

    我曾告訴我發掘的樂團:

「潮流往往像擺錘的動作一樣,遵循著一個相似的模式。追趕擺錘(當前的潮流)總是會讓你落後,但站在它的對立面,就能讓你在合適的時機 — 讓擺錘自己找上門」。

    成為獨一無二的樂團才有這樣的機會,但如果一支樂團不斷追逐潮流,他們會繼續生存,但永遠不會成功。相信我,我見過很多一味追隨潮流的樂團,現在已經退出這個行業了。


> — 不過,我們確實看到視覺產業很自然的遵循著一個趨勢。甚至有粉絲在想,下一個視覺系的重大轉折會是什麼。作為最後一個問題,你對此有什麼想法呢?

星子誠一先生:

    擺錘會擺向哪一邊是沒有辦法知道的。它可能是直線前進,但就在你認為是直線時,它也許會往反方向去,回到原來的位置。它甚至可能繞圈,誰知道呢?很難預測它會往哪個方向前進,連我也不知道!但我很確定,我們(樂團們)絕不能盲目追隨擺錘,不能把潮流當作指南,要想脫穎而出,要獨一無二,就得走相反的路。


 
    星子先生以一些非常有智慧的話結束了這次採訪,這些話在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可能會引起我們的共鳴。希望你們喜歡我們與「視覺系老爺爺」的交談,如果你喜歡,請在下面留言讓我們知道!
 

https://jrocknews.com/2018/01/interview-seiichi-hoshiko-part-2-impacted-hide-x-japan.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