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YOSHIKI:「如何與AI共存」、「科技進步的速度遠超過立法的速度」

    去年12月5日,在英國倫敦接受《讀賣新聞》的採訪,搖滾樂團「X JAPAN」的領導者YOSHIKI先生表示:「雖然AI現在可以模擬其他人的聲音唱歌,但是法律規範還不完善」。他呼籲推動有關著作權等事項的立法制定。(採訪者:讀賣新聞集團洛杉磯分社 後藤香代)

YOSHIKI受訪(2023年12月5日,倫敦) 攝影:蒔田一彦

    以下是YOSHIKI先生的談話詳情:

快轉

    對於AI的崛起,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說實話,非常難。我認為人類花了100年才做到的事情,AI有可能只花1年、1個月,甚至只花1天就完成了。AI不就是快轉嗎?雖然對某些職業來說,它可能是很有效的應用方式,但也存在奪走人們工作崗位的風險。

    要與AI共存,人類應該互相幫助、彼此相愛,而不是互相爭鬥。我認為,如果人類彼此相愛,AI超越人類智慧的「奇點」就不會來臨。我們可以透過自身的行動來避免它。我對這個問題相當樂觀。

    然而,近年有個爆發性的例子,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對話式)生成AI,如「ChatGPT」。只要輸入關鍵字,例如「在夜晚的海邊看星星」,就可以生成一首歌曲。

技術革新

    在音樂界,我們從幾十年前就開始用修音技術了。例如改變錄製的人聲音色或音調,這些技術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例如,如果樂團成員一起錄音是前期階段的話,現在已經能進行各自部分的單獨錄音,然後透過編輯來合併等等各種操作。即使是錄人聲,也要做很多編輯過程。實際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只錄一次(即所謂的First Take)。

    古典樂幾乎是現場即興演奏,但在搖滾樂表演中,常常會疊加各種聲音。AI從很早以前就已經進到音樂界了。以前是使用類比磁帶錄音,現在已經數位化,而在這過程中,會涉及到各種技術,比如能提供合成器功能的合成軟體等等。

到底有多少是人類做的,很難加以區分

    科技一直以來都在緩慢進步,但隨著生成AI的出現,進步曲線感覺突然上升了。

    幾十年前,網路出現時也發生了類似的爭論。例如在音樂界,以前是用類比格式錄製的音樂內容,現在已經轉換成了CD或數位格式,而且很簡單就能複製。接著,下載技術也出現了。

    現在,因為有AI,各種音樂在串流媒體的平台上到處都是。我們已經很難區分是人類創作的音樂、還是AI創作的音樂。AI讓我們能夠用其他人的聲音來唱歌,但相關的法律或法規還沒到位。

    加拿大音樂家格萊姆斯(Grimes)公開表示,她不介意用AI生成自己的聲音。她已經制定了自己的規則,例如,如果使用得當,她願意分享50%的版稅。

    我認為有一種方法是在他人擅自使用之前,先申請自己的版權和肖像權。

網絡上充斥著音樂,收入卻減少

    利用AI,任何人都可以製作音樂,然後發布到全世界。這樣一來,花了一年才完成的曲子,跟用半小時完成的曲子,會被放在同一個篩選器中。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收入,就會削弱音樂家製作金曲的動力。

    在CD盛行的時代,如果你寫的一首歌大受歡迎,你會拿到一筆在今天難以想像的金錢。那個時代,整個音樂行業都活躍起來了,這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

    今天,AI已經開始在音樂製作領域嶄露頭角了,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考慮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激勵藝術創作者。

    隨著串流媒體的普及,聽音樂的人數增加了。然而,不僅僅是選定的音樂,各種音樂都充斥在網絡上,這導致音樂家的收入減少。音樂製作的工程師也開始面臨經濟上的困難。

    未來可能不僅僅是在串流媒體上,甚至在現場表演的舞台上,也會看到AI的崛起。

不要採取防堵措施

    當CD和串流音樂出現時,很多藝術家都反對潮流,說「很容易被複製」、「下載是一件壞事」。可是,這種潮流是無法抵擋的。

    隨著網路普及,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地。不必像以前那樣特地去唱片行購買,現在很輕鬆就可以聽到音樂了。每種情況都有優點和缺點,但如果我反對了串流音樂的潮流,我相信我也不會達到今天的水平。

    我失去了一名成員,HIDE(X JAPAN的吉他手)。我們在X JAPAN的復活演唱會上,使用了HIDE的全息投影。在2023年上映的紀錄片中,我把HIDE三十年前的演出影像跟我的演出結合在一起。我們用電腦來調整節奏和音高,如果沒有新技術,我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我有相當開放的心態,所以我傾向於從兩個角度來看待事情。對於藝術界是否應該採取守勢,我要打上一個問號。

    假設我們從貝多芬時代以來就沒有進化過,如果我們堅持認為不應該用電子裝置,小提琴的聲音應該保持原樣,那現在的電子音樂、舞曲音樂(EDM)就不會存在了。

太過了

      我一直很喜歡古典樂。在創作音樂時,我會將它寫在樂譜上,然後,透過自己的音樂與粉絲心靈相通。如果只是告訴AI「用藍色和紅色的形象」,就能做出曲子,那就太過了。作為一個音樂家和藝術家,我們的接受程度如何?音樂產業需要先確定AI的某個定義,才能進行討論。

    如果出現一個AI YOSHIKI,它學習了我過去的所有經歷,而且能完美重現我的音樂,而你無法分辨它和真正的我之間有什麼區別,到時候我該怎麼辦呢?當真正的我和AI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時,這會是怎樣的情況呢?我擔心的是,有可能某個不是我本人的人,冒充我,讓AI創作音樂。如果我的音樂被抄襲或複製,就會侵犯我的版權,這對專業人士來說也是一個自尊心的問題。

除了法律,還需要思考人們的意識

    AI不僅可以用演員的肖像,甚至可以自行使用他們的聲音。AI可以輕鬆的讓演員變年輕或變老。好萊塢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圍繞AI的法律,例如版權和肖像權,還不夠完善。目前來看,科技進步的速度遠超過立法的速度。我覺得光是制定法律還是不夠,人們的意識也需要受到質疑。

    我個人認為,目前身為葛萊美獎主辦機構的成員,2023年新規定明確表示「評選和獲獎僅限於人類創作者」是正確的。

    不過,最近的作品多少都會使用數位技術,這是一個比例問題。作為評選者,我們必須根據技術的進步,同步調整評選的標準,靈活應對。

    儘管如此,將來可能會出現獲獎後,才發現實際上是由AI生成的情況。AI的技術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事實上,要區分製作者是人類還是AI,這是很難的。即使是像我這樣的專業人士,也可能難以分辨。

業界正處於發展或毀滅的十字路口

    音樂和影像都充滿了技術,並且處於混亂狀態。現在,大家都在黑暗中瘋狂奔跑,討論著事情。

    即使我們說「AI不是好東西」,也無法阻擋這股潮流,問題是如何與AI共存。各行各業,包括音樂和影像等,都需要商討出規則,製作和觀眾雙方都必須意識到,我們正站在是否讓AI帶領行業發展或毀滅的十字路口上。

    如果我們考慮一下,AI是不是有利於偉大藝術的誕生?如果以這個為基準來思考,我們就能明白將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我希望這個環境可以提供藝術家創作,帶來觸動人心的藝術品。如果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被創造出來,那將會回饋給大眾。

https://www.yomiuri.co.jp/culture/music/20240105-OYT1T50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