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We Are X》是我在日舞影展看過最振奮人心的作品之一

作者/Paula Mejia

    在日舞影展的第三天,我坐在Main Street的一張公園長椅上,覺得有些孤獨。也許這就是滾石樂團所說的。朋友們要麼在我不知道的活動上,要麼去看電影了,城裡的每家餐廳都排了好長的隊。被一堆積雪包圍,我顫抖著,將一個蔬菜卷塞進嘴裡,偶爾換手以免凍傷。然後,一些奇怪的問題開始在我腦海中浮現,比如:我是誰?我是哪?

    三天多的失眠讓我有點神志不清,或許是一直糾結在哲學問題上的後果。但我也沒有遵循自己對日舞影展的規則:始終全力以赴。如果你停下來,你就會想起自己到底有多累。

    不過,關於日舞影展,有件趣事人們不會告訴你,在這場馬拉松式的活動中,你常常不會考慮圖像對你有什麼深遠影響,甚至可能會讓你說不出話 —— 更不用說去參加大家都在竊竊私語的狂歡派對了。我記得去年一天看了三部電影,第一部是布雷特·摩根的寇特·柯本紀錄片《煩惱的蒙太奇》。我被那場放映會震住了,我的感官麻木到了一個程度,以至於我之後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沒法觸動我。今年,雖然我決定在星期六只看兩部電影,但我選擇的《We Are X》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讓我淚流滿面。

    我看了史帝芬·凱亞感人的紀錄片《We Are X》的世界首映,這部片講述了五人樂團X Japan的崛起(不要把它跟加州的California X、或優秀的龐克樂團X混淆)。由傑出的作曲家、鋼琴家和鼓手Yoshiki(紀錄片的主題)領軍,X Japan在1980年代首次登台,立即在日本國內取得了成功,以其獨特的金屬、抒情和難以置信的技巧組合聞名,被稱為『視覺系』。他們華麗的服裝風格,受到大衛·鮑伊多變的火星時尚、歌舞伎文化和早期龐克樂團別針風格的啟發,這之間絕對有關係。還有樂團引人入勝的現場表演,包括火焰、萬花筒般的燈光秀和長達十多分鐘的鼓獨奏,有時甚至會讓Yoshiki倒在地板上。(後來,樂團為他提供了氧氣罐,讓他能夠繼續演奏。)

    然而,不是所有一切都是皮革和尖刺,也不是一帆風順。X Japan的樂團故事實際上是對勝利的沉思,而勝利往往被埋藏在毫無意義的悲劇中。在這個案例中,這包括失去幾個親密的朋友,還有自殺的家人,甚至不得不應對邪教的洗腦。Yoshiki的故事在這裡是中心敘述,透過他的個人故事、樂團為2014年麥迪遜廣場花園演出做準備、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鏡頭,以及深度挖掘一些舊檔案(包括意外的大衛·林區!),導演將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故事編織在一起,這個故事會與老粉絲和新觀眾產生共鳴。它也迫使我們去思考困難的問題,如創作目的、痛苦在藝術中的必然角色,以及音樂如何成為拯救的力量,對粉絲、對那些將歌曲打造成現實的音樂家,都是如此。

    Yoshiki —— 曾被形容為『亞洲的米克·傑格』 —— 首映後在全場起立的鼓掌聲中離場。雖然Yoshiki說話輕聲細語,講故事的時候也很親切,但他在銀幕上表現得就像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搖滾大咖,一身皮衣、爆炸的髮型,足以讓演員法拉·佛西都嫉妒得咬牙切齒。後來,Yoshiki告訴我,他在看這部電影時哭了「大約十次」,這部電影是我在日舞影展看過最振奮人心的作品之一。

(只翻與《We Are X》有關的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